一种轮胎上料装置及自动装胎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097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轮胎上料装置,旋转机构、夹紧机构和推出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安装架和夹紧框,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旋转机构上,且其能够随所述旋转机构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夹紧框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边框和第二侧边框;所述第一侧边框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第二侧边框滑动安装于安装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侧边框和第二侧边框能够同时沿着安装架向中间或两侧方向滑动,实现对轮胎垛的夹紧或松开;且所述夹紧框的设有开口。所述推出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框与第二侧边框之间,其推出方向朝向所述夹紧框的开口,实现将轮胎垛推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胎需要人工单个摆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上料装置及自动装胎设备
本申请属于搬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上料装置及自动装胎设备。
技术介绍
现阶段轮胎生产过程中的硫化机前的取胎工作和成型机处的卸胎工作基本都靠人工单个摆放装笼,并辅助一些胎胚搬运小车等工具进行搬运,这种搬运方式工作效率低,耗费时间长,人员劳动强度高,人工搬运过程还可能出现轮胎分类装笼错误,导致客户投诉和经济损失,由此这种现象急需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轮胎需要人工单个转笼的问题。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优选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旋转机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旋转机构上,且其能够随所述旋转机构的转动而转动;夹紧框,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边框和第二侧边框;所述第一侧边框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第二侧边框滑动安装于安装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侧边框和第二侧边框能够同时沿着安装架向中间或两侧方向滑动,实现对轮胎垛的夹紧或松开;且所述夹紧框的设有开口;推出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框与第二侧边框之间,其推出方向朝向所述夹紧框的开口,实现将轮胎垛推出。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动力件,所述旋转动力件固定于架体上;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旋转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旋转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大齿轮,所述大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架体上,且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相啮合,且大齿轮与夹紧机构的安装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侧边框的顶端设有动力源,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连有开合件,所述开合件滑设于所述第一侧边框的顶端,且在所述动力源的作用下,开合件可由所述第一侧边框朝向第二侧边框做来回伸缩运动,实现夹紧框顶端的开合。优选的,所述第一侧边框顶端水平设有支架,所述动力源固定于支架上;所述开合件包括连接板和平行设置的多根导向柱,多根导向柱的同一端均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多根导向柱的另一端分别滑设于支架上,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夹紧电机,所述夹紧电机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与第一侧边框螺纹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边框论文连接;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夹紧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相接,并与所述第一带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带轮套设于所述丝杠上,且能够带动丝杠同步转动。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由安装架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通过所述导轨使所述夹紧框的第一侧边框和第二侧边框对称滑动安装于安装架上,且第一侧边框和第二侧边框均能够沿着导轨的延伸方向来回滑动。优选的,所述推出机构包括推出动力组件和推手,所述推出动力组件包括:第一推出动力件,其固定于所述架体上,且所述第一推出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推手转动连接;第二推出动力件,其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二推出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推手相连接;第三推出动力件,其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且第三推出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推手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推手位于所述第一边侧边框与第二侧边框之间,所述推手由夹紧框的底端延伸至夹紧框的顶端,且所述推手的结构与轮胎垛的结构相配合,实现轮胎垛的稳定推出。一种自动装胎设备,包括轮胎上料装置,所述轮胎上料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轮胎上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申请设计了一种轮胎上料装置,通过在架体上设有旋转机构、夹紧机构、推出机构,并且夹紧机构安装与旋转机构上,同时推出机构安装于夹紧机构的安装架上,由此夹紧机构能够随着旋转机构的转动而转动,同时推出机构能够与夹紧机构同步转动。当轮胎垛被运送至夹紧框时,两个侧边框会同时朝向轮胎垛处移动,直至将轮胎垛夹紧,然后旋转机构开始旋转,由于夹紧机构安装于旋转机构,所以夹紧机构随旋转机构转动,直至轮胎垛与轮胎装笼的存放处方向一致,此时推出机构将整个轮胎垛推出,使整个轮胎垛一次装入轮胎装笼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胎需要人工单个摆放的问题,由此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轮胎搬运效率,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装胎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3、图4为本技术中轮胎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放料装置;2、搬运装置;3、轮胎上料装置;4、轮胎装笼;21、搬运桁架;211、第一支撑柱;212、第二支撑柱;213、搬运横梁;214、横梁滑道;22、搬运机构;221、横向移动件;222、竖向导轨;223、搬运机械手;31、架体;311、安装座;312、支撑件;313、架体横梁;314、架体滑轨;32、升降机构;321、升降板;3211、升降滑块;322、升降动力件;323、第一转动轮;324、第二转动轮;325、链条;326、拽引轮;327、拽引绳;328对重;33、旋转机构;331、旋转电机;332、小齿轮;333、大齿轮;34、夹紧机构;341、安装架;342、夹紧框;3421、第一侧边框;3422、第二侧边框;343、夹紧电机;344、第一带轮;345、第二带轮;346、丝杠;347、夹紧导轨;348、连接架;3481、夹紧滑块;349、连接螺母;35、支架;351、环扣;36、开合组件;361、动力源;362、导向柱;363、连接板;37、推出机构;371、推手;372、第一推出动力件;373、第二推出动力件;374、第三推出动力件;4、轮胎装笼;41、装笼框;42、装笼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自动装胎设备,如图1-7所示,包括控制系统、搬运装置2、放料装置1、轮胎上料装置3、轮胎装笼4;控制系统与搬运装置2、轮胎上料装置3电连接;用于控制搬运装置2和轮胎上料装置3的各项操作。如图1所示,搬运装置2包括搬运桁架21和搬运机构22,搬运桁架21包括搬运横梁213及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柱211和第二支撑柱212,且搬运横梁213安装在两支撑柱上,即搬运横梁21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撑柱211上,其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支撑柱212上;同时,搬运横梁213上设有横梁滑道214,且所述横梁滑道214由搬运横梁213的一端延伸至搬运横梁213的另一端。同时,所述搬运机构22滑动安装于所述横梁上,且所述搬运装置2能够沿着水平方向由所述搬运桁架21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搬运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n旋转机构;/n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n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旋转机构上,且其能够随所述旋转机构的转动而转动;/n夹紧框,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边框和第二侧边框;/n所述第一侧边框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第二侧边框滑动安装于安装架的另一侧;/n所述第一侧边框和第二侧边框能够同时沿着安装架向中间或两侧方向滑动,实现对轮胎垛的夹紧或松开;且所述夹紧框的设有开口;/n推出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框与第二侧边框之间,其推出方向朝向所述夹紧框的开口,实现将轮胎垛推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上设有:
旋转机构;
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旋转机构上,且其能够随所述旋转机构的转动而转动;
夹紧框,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侧边框和第二侧边框;
所述第一侧边框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一侧,所述第二侧边框滑动安装于安装架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侧边框和第二侧边框能够同时沿着安装架向中间或两侧方向滑动,实现对轮胎垛的夹紧或松开;且所述夹紧框的设有开口;
推出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框与第二侧边框之间,其推出方向朝向所述夹紧框的开口,实现将轮胎垛推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旋转动力件,所述旋转动力件固定于架体上;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与旋转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旋转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
大齿轮,所述大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架体上,且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相啮合,且大齿轮与夹紧机构的安装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框的顶端设有动力源,所述动力源的动力输出端连有开合件,所述开合件滑设于所述第一侧边框的顶端,且在所述动力源的作用下,开合件可由所述第一侧边框朝向第二侧边框做来回伸缩运动,实现夹紧框顶端的开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边框顶端水平设有支架,所述动力源固定于支架上;
所述开合件包括连接板和平行设置的多根导向柱,多根导向柱的同一端均固定于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喜冰李远强于美森苏志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