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解吸离子化质谱,具体地说是碳纳米管作为基质在MALDI-TOF-MS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988年,Tanaka和Hillenkamp各自独立地提出了MALDI技术,这种新的将热不稳定分子完整携带进入气相解吸离子化技术。这种方法的成功之处是在质谱中引入了基体,称为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辅助基体的引入解决了非挥发性和热不稳定的生物大分子在质谱中的解析离子化问题,使其能够成功检测。目前, 市场上出售的常用基体为2,5-二羟基苯甲酸(DHB),α-氰基-4-羟基肉桂酸HXXA),及它们的衍生物等。基体的存在对于能量传递以及保持分子的完整性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基体的引入不可避免地导致在低分子量域内基体峰的存在,因此限制了该方法在小分子分析中的应用,此外,基体种类的选择,浓度的大小,样品和基体的比例大小的选择等因素使样品制备更加复杂,很难实现对小分子化合物的快速分析。因此,没有基体参与的直接解吸离子化质谱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但成效不大。直到1999年,Gary Suidak(文献1.Wei,J.;Buriak,J.M.;Siuzdak,G.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汉法,徐松云,郭忠,潘晨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