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979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分析用光盘上的分析对象部分,也能得到合适的对比度的图像的分析装置。在取得分析对象(111)的图像时,控制手段(210)对切换开关(208)进行切换,将积分电路(209)的输出信号反馈至对激光驱动电路(116)进行控制的APC电路(115),以使照射分析用光盘并反射或透射的激光的检测信号的平均值成为恒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血液等分析对象安放在分析用的光盘上,对该分析对象进行扫描以获取图像的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如日本专利特表平10-504397号公报等所揭示的那样,有一种利用光盘的重放功能,在盘片上的某一部分设置需要试验的分析对象,对其扫描以取得分析对象的图像的方法。通常,光盘101如图6、图7所示,在基盘102的面上形成铝反射层的光道103,由该光道上微细的凹凸的凹坑和凹槽104记录有信息。105是保护层。图5所示的一般的光盘驱动器中,盘片电动机106边将光盘101朝箭头C方向旋转边利用来自光拾取头107的激光Ph从光道103上进行读取。光拾取头107与由进给电动机108驱动的进给丝杆109螺合,伺服控制电路110为了根据光拾取头107的再生输出追踪光道103进行扫描,驱动进给电动机108使光拾取头107朝径向移动。另外,伺服控制电路110驱动盘片电动机106(CLV控制),以检测记录于光道103的地址信息,使线速度恒定。更详细地说,激光Ph对光盘101的照射位置构成为,不仅通过进给电动机108的驱动,而且通过设置在光拾取头107的内部的跟踪作动器(未图示)将激光Ph的光路相对于光盘101的面根据需要朝左右方向(径向)进行驱动,在进行位置控制的同时对光道103正确地进行扫描。这里,分析用盘片的场合,与音频用和视频用CD的场合不同,而且如图6、图7所示,分析对象111配置在光盘101上,使用已有的光盘驱动器技术的分析装置,利用图8所示的光拾取头107的PD(光电检测器)117对来自该分析对象111的反射光进行读取,经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12处理后得到分析对象111的图像。图8表示图5所示的光拾取头107的功率控制电路。用于读取由光盘101的凹坑和凹槽等写入的信息和各驱动伺服用的信息的激光输出从光拾取头107的LD(激光LED)113发出,在照射光盘101的同时照射监控受光元件即前监控器114。该前监控器114的输出电压输入APC电路(自动功率控制电路)115。APC电路115使激光驱动电路116动作以使前监控器114的电压恒定,并使LD113的输出为恒定地进行反馈控制。在所述分析装置中也无例外地进行同样的控制。这能有效地帮助稳定地捕捉盘片上的凹坑和凹槽等的信号。图5和图8所示的光盘驱动器中,构成为将光拾取头107的LD113和PD117设置在光盘101的单侧,对照射在光盘101上而反射的激光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但如图9的假想线所示那样将光拾取头107构成为,夹着光盘101配设LD113和PD117,对照射在光盘101上而透射的激光的检测信号进行处理,这样的光盘驱动器的光拾取头107的功率控制电路也与图8相同。但是,最适合分析对象111的部分的图像取得的激光输出并不一定使对所述凹坑和凹槽等进行捕捉的输出最佳。这是因为从设置在光盘101的内部的凹坑和凹槽取得信息的激光路径与从分析对象111取得图像的激光路径不同的缘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得到最适合于从凹坑和凹槽取得信息的激光输出,而且能得到最适合于从分析对象111取得图像的激光输出的分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构成是,在取得分析对象的图像时利用检测图像的明暗进行控制。由此,在从分析对象取得图像时能得到最佳对比度的图像。本专利技术的分析装置,对局部配置了分析对象的分析用光盘照射检测光,以读取所述分析对象的状态,其特征在于,作为产生照射分析用光盘的激光的激光元件的功率控制系统,设有利用监控受光元件对所述激光的输出进行检测,使该监控受光元件的值为恒定地进行反馈的第1切换状态、以及照射于分析用光盘,而使反射或透射的激光的检测信号的平均值为恒定地进行反馈的第2切换状态,并设有在检测出分析用光盘的分析对象的读取位置之前将所述功率控制系统切换为第1切换状态,在分析用光盘的分析对象的读取位置处将所述功率控制系统切换为第2切换状态的控制手段。又,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控制手段形成这样的结构,即检测出设置在分析用光盘的读取位置的稍微靠前的位置上的标记,将激光元件的功率控制系统切换为第2切换状态。另外,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控制手段形成这样的结构,即检测出设置在分析用光盘的读取位置的稍微靠前的位置上的标记,将激光元件的功率控制系统切换为第2切换状态,检测到经过了规定时间后,使功率控制系统恢复为第1切换状态。另外,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控制手段形成这样的结构,即检测出设置在分析用光盘的读取位置的稍微靠前的位置上的标记,将激光元件的功率控制系统切换为第2切换状态,检测出设置在所述读取位置的稍微靠后的位置上的标记,使功率控制系统恢复为第1切换状态。本专利技术的分析用盘片,可对凹坑或凹槽进行扫描重放,具有用于控制盘片旋转的数据区域和配置有分析对象的读取区域,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配置有所述分析对象的读取区域,在旋转方向的稍微靠前的位置上的所述读取区域的整个径向区间内记录有标记。本专利技术的分析用盘片,可对凹坑或凹槽进行扫描重放,具有用于控制盘片旋转的数据区域和配置有分析对象的读取区域,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配置有所述分析对象的读取区域,在旋转方向的稍微靠前的位置和稍微靠后的位置的所述读取区域的整个径向区间内记录有标记。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分析装置的构成图。图2是表示同一实施形态所使用的分析用光盘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同一实施形态的分析用光盘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在分析对象的前后位置设有标记的分析用光盘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一般的光盘驱动器装置的构成图。图6是表示已有的分析用光盘的局部剖切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已有的分析用光盘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已有的光拾取头的功率控制电路的构成图。图9是表示已有的透射型光拾取头的LD(激光LED)和PD(光电检测器)的配置状态的分析用光盘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不过,与图5~图9所示的已有技术例相同的部分标上同一符号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的分析装置的光拾取头107的功率控制电路,图2~图4表示该分析装置所使用的分析用光盘201。首先对分析用光盘201进行说明。分析用光盘201如图2所示,将与检体和检查项目对应的试药的混合物作为分析对象111安放在光盘上,相对于配置有分析对象111的读取区域203,仅在旋转方向C的靠前位置上的读取区域的径向(箭头A方向)上记录标记204。分析用光盘201上的分析对象111的位置及标记204相对于分析用光盘201的具体例的构成如图3所示。如图3(a)所示,分析对象111设置在分析用光盘201的表面202a与光道103之间。标记204是通过将墨水205等带状地印刷在分析用光盘201的背面202b上而形成的。该图3(a)中,206是镜面加工而成的光道103上形成的凹坑或凹槽。207是镜面加工而成的光道103上形成的凸区。分析对象111如图3(a)的假想线所示,设置在分析用光盘201的背面202b与光道103之间所构成的场合也相同。图1所示的功率控制电路通过切换开关208将向APC电路115进行反馈的输入信号进行切换。该切换开关208将前监控器114的输出信号或积分电路209的输出信号中的任何一方反馈至APC电路115,该切换开关208由微机210进行以下控制。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析装置,对局部配置了分析对象的分析用光盘照射检测光,以读取所述分析对象的状态,其特征在于,作为产生照射分析用光盘的激光的激光元件的功率控制系统,设有利用监控受光元件对所述激光的输出进行检测,并使该监控受光元件的值为恒定地进行反 馈的第1切换状态、以及照射于分析用光盘而使反射或透射的激光的检测信号的平均值为恒定地进行反馈的第2切换状态,而且设有在检测出分析用光盘的分析对象的读取位置之前将所述功率控制系统切换为第1切换状态,在分析用光盘的分析对象的读取位置处将 所述功率控制系统切换为第2切换状态的控制手段。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胁田次雄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