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撞智能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8375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智能报警系统,包括:红外检测模块、图像处理模块、运动检测模块、轨迹计算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与所述红外检测模块连接,所述运动检测模块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轨迹计算模块与所述运动检测模块连接,所述轨迹计算模块用于判断行人是否会与汽车相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自动检测车身附近行人的位置,并能通计算行人运动轨迹结合自身车速判断是否有行车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撞智能报警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智能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代错综复杂的城市交通环境中,需要驾驶员高度的集中注意力。但是,一些人为的疏忽和视线盲区是不可避免的,驾驶员在长时间驾车的过程当中,很容易会出现注意力下降的情况,无法准确的判断交通状况,一旦出现驾驶员注意力下降的情况,极容易酿成重大交通事故。目前,借助毫米波雷达、快速摄像头、图像处理等先进技术手段,可实现驾驶过程中对安全隐患进行报警的功能,这对于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因交通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人身安全问题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撞智能报警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检测车身附近行人的位置,并能通计算行人运动轨迹结合自身车速判断是否有行车安全风险,通过报警装置,提醒车内驾驶员以及车外行人及时规避风险,检测准确率高,及时迅速,误报率低,不会对驾驶员与行人造成额外的干扰,能够较好的规避行车中的风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防撞智能报警系统,包括:红外检测模块,所述红外检测模块用于判断附近是否有接近的物体;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与所述红外检测模块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物体的图像信息并判断是否为行人;运动检测模块,所述运动检测模块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连接,所述运动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行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信息;轨迹计算模块,所述轨迹计算模块与所述运动检测模块连接,所述轨迹计算模块用于判断行人是否会与汽车相撞。优选的,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轨迹计算模块连接,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发出报警提示。优选的,所述红外检测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获取环境数据;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红外传感器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红外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并判断附近是否有接近的物体。优选的,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获取接近物体的图像信息;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及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图像信息并判断是否为行人。优选的,所述运动检测模块包括:雷达探测器,所述雷达探测器用于检测该行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第三处理器,所述第三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的输出端及所述雷达探测器连接,所述第三处理器用于计算行人的位置。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利用Zigbee发送位置信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防撞人智能报警系统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自动检测车身附近的行人,并通过雷达探测器获取行人运动速度、运动方向,综合多方面信息,及时判断出是否会出现行车安全问题,并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将信息传输至报警模块。该系统检测准确率高,及时迅速,可大大地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的损失,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积极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防撞智能报警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例示的目的,并不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实施例1参见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智能报警系统,包括:红外检测模块1,红外检测模块1用于判断附近是否有接近的物体;图像处理模块2,图像处理模块2与红外检测模块1连接,图像处理模块2用于获取待检测物体的图像信息并判断是否为行人;运动检测模块3,运动检测模块3与图像处理模块2连接,运动检测模块3用于检测行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信息;轨迹计算模块4,轨迹计算模块4与运动检测模块3连接,轨迹计算模块4用于判断行人是否会与汽车相撞。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报警模块5,报警模块5与轨迹计算模块4连接,报警模块5用于发出报警提示。具体的,报警模块5可以分为车外报警器和车内报警器,车内报警器通过语音提示使驾驶员能够对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防范,同时车外报警器利用语音将对行人进行报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红外检测模块1包括:红外传感器11,红外传感器11用于获取环境数据,其中红外传感器11可以有多个,可以同时设置在车头、车尾及车身周围;第一处理器12,第一处理器12的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11连接,输出端与图像处理模块2连接,第一处理器12用于处理红外传感器11获取的数据,并判断附近是否有接近的物体。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模块2包括:图像传感器21,图像传感器21用于获取接近物体的图像信息;第二处理器22,第二处理器22的输入端与第一处理器12及图像传感器21连接,第二处理器22用于处理图像信息并判断是否为行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运动检测模块3包括:雷达探测器31,雷达探测器31用于检测该行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第三处理器32,第三处理器32与第二处理器22的输出端及雷达探测器31连接,第三处理器32用于计算行人的位置。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报警模块5利用Zigbee发送位置信息。具体的,上述模块均可以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发送数据。实施例2一种利用实施例1中任一项的汽车智能防撞报警方法,通过置于车身上的多个红外传感器11检测附近是否有接近的物体出现,如果检测出附近有接近的物体,则红外传感器11给出信号启动图像传感器21进行拍摄,并将图像送至第二处理器22进行处理,判断该接近的物体是否为行人,若是行人则启动雷达探测器31,检测该行人的位置以及运动速度和方向,数据通过轨迹计算模块4计算,判断行人是否会与汽车相撞,若可能会相撞则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使车内的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醒驾驶员采取适当的避险措施,同时,车外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醒路上行人对危险进行规避。区别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防撞人智能报警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到车身附近的行人,并且根据行人的运动速度运动轨迹及自身的车速,综合多方面信息,及时对可能出现的交通碰撞风险做出判断,并通过无线通信使车内、车外的报警器发出警报,同时提醒驾驶员和车外行人规避风险;该系统使用多种类型传感器同时检测,检测准确率高,及时迅速,可大大地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失,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积极意义。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防撞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红外检测模块(1),所述红外检测模块(1)用于判断附近是否有接近的物体;/n图像处理模块(2),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与所述红外检测模块(1)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用于获取待检测物体的图像信息并判断是否为行人;/n运动检测模块(3),所述运动检测模块(3)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连接,所述运动检测模块(3)用于检测行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信息;/n轨迹计算模块(4),所述轨迹计算模块(4)与所述运动检测模块(3)连接,所述轨迹计算模块(4)用于判断行人是否会与汽车相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撞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红外检测模块(1),所述红外检测模块(1)用于判断附近是否有接近的物体;
图像处理模块(2),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与所述红外检测模块(1)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用于获取待检测物体的图像信息并判断是否为行人;
运动检测模块(3),所述运动检测模块(3)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连接,所述运动检测模块(3)用于检测行人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信息;
轨迹计算模块(4),所述轨迹计算模块(4)与所述运动检测模块(3)连接,所述轨迹计算模块(4)用于判断行人是否会与汽车相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撞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模块(5),所述报警模块(5)与所述轨迹计算模块(4)连接,所述报警模块(5)用于发出报警提示。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防撞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检测模块(1)包括:
红外传感器(11),所述红外传感器(11)用于获取环境数据;
第一处理器(12),所述第一处理器(12)的输入端与所述红外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树先陈凌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