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803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面叶生产工艺,其包括步骤一;压面工序,通过压面机对面浆进行压制成长条面皮;步骤二;一次成型工序,转动件对面皮的中间进行M型中部的成型;步骤三;二次成型工序,由第二成型机构中的配合组件配合对面皮的两侧进行M型定型;切割工序,由持续转动的切割辊上的切刀对面皮进行切割;以及步骤五;余料收集回用工序,由切割辊上部的输送带将余料输送回压面机进行重新压面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成型机构将面皮成型呈M型,再通过成型机构间隔对M型的面皮进行内部黏连和外部黏连,使得面皮呈整体波浪形,再由切割机构对面皮切割成型为蝴蝶面,提高了蝴蝶面的质量,同时减少了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面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面叶因其具有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易消化、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它是一种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和成面团后或者压或擀制成片再切或压,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窄或宽,或扁或圆)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的一种食品。其中以小麦粉制成的面条最为常见;面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比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面食制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面皮加工采用自动化机器进行生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面皮的加工过程中存在一种小孩食用的面食,蝴蝶面又叫花型面,源自意大利。蝴蝶面的面质以两侧较为细柔,中间较厚实,将面做成蝴蝶面不仅外观好看,让人赏心悦目,吃起来口感也较为上佳,现有的在进行蝴蝶面的制作成型时,都采用先将面皮切成蝴蝶面大小的面片,再进行蝴蝶面的成型,这样制作速度慢,效率低;蝴蝶面又叫花型面,源自意大利。蝴蝶面的面质以两侧较为细柔,中间较厚实,将面做成蝴蝶面不仅外观好看,让人赏心悦目,吃起来口感也较为上佳。申请号为CN201510479947.X的一篇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蝴蝶面成型装置,包括固定座和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机械手包括两组互为对称设置的夹持臂、使夹持臂收拢或张开的作动件和控制作动件移动的作动气缸;夹持臂上设置有铰接孔,夹持臂通过其铰接孔铰接在固定座上,夹持臂上设置有一个以铰接孔为中心的扇形齿片;作动件在其轴向方向上依次开设有若干齿槽,作动件的扇形齿片与齿槽啮合,作动气缸固定在固定座上,作动气缸与作动件连接并控制作动件移动,从而使夹持臂以其铰接孔孔位中心转动,但是,该专利技术制作处的形状一致,也不易粘连,但制作的速度慢、效率低,操作复杂,且现有的蝴蝶面成型设备均需要将面皮先横向切割后,再进行整体纵向切割,当切成小块时,再进行蝴蝶面的成型,操作繁琐,且增加了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叶生产工艺,其通过第一成型机构将面皮成型呈M型,再通过成型机构间隔对M型的面皮进行内部黏连和外部黏连,使得面皮呈整体波浪形,再由切割机构对面皮切割成型为蝴蝶面,解决了现有蝴蝶面成型不易黏连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蝴蝶面的质量,同时减少了设备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叶生产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压面工序,通过压面机对面浆进行压制成长条面皮,再通过第一输送机构输送面皮进入第一成型机构;步骤二;一次成型工序,面皮第一成型机构时,由成型辊承载面皮,由转动件对面皮的中间进行M型中部的成型;步骤三;二次成型工序,面皮经过第一转动辊的成型后,由第二成型机构中的配合组件配合对面皮的两侧进行M型定型,再由挤压组件内侧的挤压球相互配合将面皮底部中间进行黏连,再通过第二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设置使得挤压件转动,由挤压件外侧的挤压球相互配合将面皮底部两侧和中间进行黏连,形成连续的蝴蝶面形状;步骤四;切割工序,由持续转动的切割辊上的切刀对面皮进行切割,形成蝴蝶面;以及步骤五;余料收集回用工序,由切割辊上部的输送带将余料输送回压面机进行重新压面利用。作为改进,所述成型辊为局部加热辊,其加热所述面皮M型的顶部两端。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成型机构中的第二底座上设置有轨道,所述配合组件和所述挤压组件均与所述轨道抵触设置。作为改进,所述挤压件的内圈设置有齿圈,该齿圈与啮合件啮合设置,所述啮合件与第一齿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垂直且啮合设置。作为改进,所述转动件的宽度H与两个所述成型辊之间的距离H相等。作为改进,所述挤压球分别设置于所述挤压件的两端。作为改进,所述挤压件上设置有限位块,该限位块与第四底座可抵触设置。作为改进,所述配合组件包括:第一抵触杆,所述第一抵触杆中部设置有第一凸块,且其一端部与所述轨道可抵触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抵触杆外,且其连接所述传输带和所述第一凸块;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抵触杆的另一端部;以及配合件,且其与所述成型辊可配合设置,两个所述配合件配合承载所述面皮。作为改进,所述配合件呈凹轮型设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与一种面叶生产工艺相匹配的一种面叶生产设备,其包括: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设置有压面机;第一成型机构,所述第一成型机构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该第一成型机构包括第一底座、成型辊和成型件,两个所述成型辊沿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成型件沿所述成型辊的长度方向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其位于两个所述成型辊之间;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型机构的输出端;第二成型机构,两个所述第二成型机构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成型机构配合将面皮压制成型;以及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沿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出端,其对所述面皮进行切割。作为改进,所述成型件包括: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上;以及转动件,所述转动件通过连杆与所述第一转动辊连接设置,其跟随所述第一转动辊同步转动。作为改进,所述转动件转动与两个所述成型辊配合将所述面皮挤压成M型。作为改进,所述转动件的宽度H1与两个所述成型辊之间的距离H2相等。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成型机构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一侧;传输带,所述传输带呈水平设置,且其传输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配合组件,所述配合组件沿所述传输带的传输方向阵列设置于所述传输带上,两个所述配合组件挤压所述面皮的两侧;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沿所述传输带的传输方向阵列设置于所述传输带上,且其与所述配合组件间隔阵列设置,两个所述挤压组件配合将所述面皮挤压成型;以及轨道,所述轨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且其与所述配合组件和所述挤压组件均可抵触设置。作为改进,所述配合组件包括:第一抵触杆,所述第一抵触杆中部设置有第一凸块,且其一端部与所述轨道可抵触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抵触杆外,且其连接所述传输带和所述第一凸块;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抵触杆的另一端部;以及配合件,所述配合件呈凹轮型设置,且其与所述成型辊可配合设置,两个所述配合件配合承载所述面皮。作为改进,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第二抵触杆,所述第二抵触杆中部设置有第二凸块,其一端部与所述轨道可抵触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抵触杆外,且其连接所述传输带和所述第二凸块;第四底座,所述第四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二抵触杆的另一端部;挤压件,所述挤压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压面工序,通过压面机(9)对面浆进行压制成长条面皮,再通过第一输送机构1输送面皮(10)进入第一成型机构(2);/n步骤二;一次成型工序,面皮(10)第一成型机构(2)时,由成型辊(22)承载面皮(10),由转动件(232)对面皮(10)的中间进行M型中部的成型;/n步骤三;二次成型工序,面皮(10)经过第一转动辊(231)的成型后,由第二成型机构(4)中的配合组件(43)配合对面皮(10)的两侧进行M型定型,再由挤压组件(44)内侧的挤压球(4442)相互配合将面皮(10)底部中间进行黏连,再通过第二齿轮(447)与齿条(448)的啮合设置使得挤压件(444)转动,由挤压件(444)外侧的挤压球(4442)相互配合将面皮(10)底部两侧和中间进行黏连,形成连续的蝴蝶面形状;/n步骤四;切割工序,由持续转动的切割辊(51)上的切刀(52)对面皮(10)进行切割,形成蝴蝶面;以及/n步骤五;余料收集回用工序,由切割辊(51)上部的输送带将余料输送回压面机(9)进行重新压面利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压面工序,通过压面机(9)对面浆进行压制成长条面皮,再通过第一输送机构1输送面皮(10)进入第一成型机构(2);
步骤二;一次成型工序,面皮(10)第一成型机构(2)时,由成型辊(22)承载面皮(10),由转动件(232)对面皮(10)的中间进行M型中部的成型;
步骤三;二次成型工序,面皮(10)经过第一转动辊(231)的成型后,由第二成型机构(4)中的配合组件(43)配合对面皮(10)的两侧进行M型定型,再由挤压组件(44)内侧的挤压球(4442)相互配合将面皮(10)底部中间进行黏连,再通过第二齿轮(447)与齿条(448)的啮合设置使得挤压件(444)转动,由挤压件(444)外侧的挤压球(4442)相互配合将面皮(10)底部两侧和中间进行黏连,形成连续的蝴蝶面形状;
步骤四;切割工序,由持续转动的切割辊(51)上的切刀(52)对面皮(10)进行切割,形成蝴蝶面;以及
步骤五;余料收集回用工序,由切割辊(51)上部的输送带将余料输送回压面机(9)进行重新压面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辊(22)为局部加热辊,其加热所述面皮(10)M型的顶部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机构(4)中的第二底座(41)上设置有轨道(45),所述配合组件(43)和所述挤压组件(44)均与所述轨道(45)抵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叶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启刚
申请(专利权)人:临泉县康寿面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