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检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577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光板检测机,包括工作台、外罩、计算机、NG产品收集盒、FFU风机、离子风机、覆膜装置;覆膜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其包括良品覆膜机、不良品覆膜机;还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进料机构、取料机构、检测机构;导光板在进料机构中进料,取料机构将导光板转移至检测机构中,检测机构中的视觉相机对导光板进行采像,并发往计算机进行分析;取料机构根据计算机分析结果将该导光板转移,分析结果通过则由取料机构将该导光板转移至良品覆膜机中进行覆膜,分析结果不通过则由取料机构将该导光板转移至不良品覆膜机中进行覆膜或NG产品收集盒中收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比于以往人工检测的方式,具有检验效率高、避免二次污染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光板检测机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检测机。
技术介绍
导光板设计原理源于笔记本电脑的液晶显示屏,是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的产品。采用PMMA、PC为基材,运用LCD显示屏及笔记本电脑的背光模组技术,透过导光点的高光线传导率,经电脑对导光点计算,使导光板光线折射成面光源均光状态制造成型。产品采用光谱分析原理与数码UV印刷技术相结合并在恒温、恒湿、无尘的环境条件下制作而成。因此,对导光板的生产环境、以及产品检验都非常严格,导光板在生产后,都需要进行检验,查看导光板上是否有划伤、白点、油污等缺陷,而以往都是采用人工查看的方式进行检验,但由于人工检验效率慢,检验质量差,在人工检验时,还需要在高亮光的环境下进行,对人的视力有害,并且导光板容易因为环境的因素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导光板检测机,来实现导光板的自动检验,并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检测机,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导光板检测机,包括工作台、外罩、计算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板检测机,包括工作台、外罩、计算机、NG产品收集盒、覆膜装置;所述外罩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部,其四面均具有开合门窗,其右侧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右侧与生产运输带相连,所述NG产品收集盒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覆膜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其包括良品覆膜机、不良品覆膜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进料机构、取料机构、检测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运输带、定位组件;所述进料运输带与所述生产运输带相连;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料运输带下方,用于定位并抬起从所述进料运输带运输至其上方的导光板;所述取料机构包括机械手、设置于所述机械手输出端的夹持组件,用于转移被所述定位组件顶升起的导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检测机,包括工作台、外罩、计算机、NG产品收集盒、覆膜装置;所述外罩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部,其四面均具有开合门窗,其右侧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右侧与生产运输带相连,所述NG产品收集盒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覆膜装置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其包括良品覆膜机、不良品覆膜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进料机构、取料机构、检测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运输带、定位组件;所述进料运输带与所述生产运输带相连;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进料运输带下方,用于定位并抬起从所述进料运输带运输至其上方的导光板;所述取料机构包括机械手、设置于所述机械手输出端的夹持组件,用于转移被所述定位组件顶升起的导光板至所述检测机构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视觉相机、光源;所述视觉相机与计算机电连接,用于对导光板进行采像,并发往计算机进行分析,分析结果通过则由所述取料机构将该导光板转移至所述良品覆膜机中进行覆膜,分析结果不通过则由所述取料机构将该导光板转移至所述不良品覆膜机中进行覆膜或所述NG产品收集盒中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设有第一滑轨支架、第二滑轨支架、导滑板、分别与计算机电连接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滑轨支架设置于所述进料运输带上方;所述第二滑轨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支架前方;所述导滑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支架上,其前侧还设有分别向前侧左右展开的导向条;所述第一传感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支架上,其感应方向指向下方;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支架后方,并位于所述进料运输带下方,其感应方向指向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板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Z轴气缸、定位平台、旋转气缸、第二Z轴气缸、顶起块、侧边夹持定位柱、前定位柱、后定位柱、第三传感器;所述定位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Z轴气缸的输出端;所述旋转气缸设置于定位平台上;所述第二Z轴气缸设置于所述定位平台后端;所述顶起块设置于所述定位平台上;所述侧边夹持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定位平台左右两侧,并与所述旋转气缸通过铰链驱动连接;所述前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定位平台前端;所述后定位柱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余红黄燕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科卓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