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型支重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55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用型支重轮,包括支重轮,所述支重轮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支重轮两侧通过轴承与转轴连接,所述支重轮的顶部开设有水平的油道,所述油道的一端垂直安装有注油栓,所述油道的另一端垂直安装有油塞,所述油塞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塞,油道的底部设置有储油桶,所述储油桶与油道靠近油塞的竖直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注油栓、油塞和固定塞的设置,保证了储油桶的稳定性,无论注油栓还是固定栓脱落时,都不会导致储油桶出现漏油,同时由外至内,防泥盖、密封帽和密封盖的设置,进一步防止漏油,提高了支重轮的使用性,提高了支重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用型支重轮
本技术涉及支重轮
,尤其涉及一种耐用型支重轮。
技术介绍
履带支重轮是履带挖掘机行走机构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机体重量通过履带传给地面,并在履带上滚动,阻止履带对机架产生横向相对移动。然而现有的支重轮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支重轮通过油封密封,当油栓不密封时,会出现漏油的现象,降低支重轮的使用性,而且,支重轮的侧面有的设割刀,然而碰到坚硬的石头,很容易导致割刀朝向支重轮内侧,造成支重轮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支重轮的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耐用型支重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用型支重轮,包括支重轮,所述支重轮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支重轮两侧通过轴承与转轴连接,所述支重轮的顶部开设有水平的油道,所述油道的一端垂直安装有注油栓,所述油道的另一端垂直安装有油塞,所述油塞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塞,油道的底部设置有储油桶,所述储油桶与油道靠近油塞的竖直端连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重轮的内侧,位于两个轴承的外侧安装有密封盖。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重轮的两侧安装有密封帽,所述密封帽通过抵块与密封盖相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重轮的两侧连接有防泥盖,所述防泥盖的外侧面与支重轮的外侧面相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泥盖的外侧端面设置有多个球凸。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油塞在安装状态下,储油桶与油道断开连通。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注油栓、油塞和固定塞的设置,保证了储油桶的稳定性,无论注油栓还是固定栓脱落时,都不会导致储油桶出现漏油,同时由外至内,防泥盖、密封帽和密封盖的设置,进一步防止漏油,提高了支重轮的使用性,提高了支重轮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中,通过防泥盖、密封帽和密封盖填充支重轮的两端,提高了支重轮两端的抵抗力,同时,防泥盖的侧端面与支重轮齐平,球凸的结构,提高了支重轮侧端面的抵抗力,提高了支重轮的使用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正剖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处放大结构图。图例说明:1、支重轮;2、转轴;3、轴承;4、密封盖;5、密封帽;6、抵块;7、防泥盖;8、球凸;9、油道;10、注油栓;11、油塞;12、固定塞;13、储油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用型支重轮,包括支重轮1,支重轮1中部设置有转轴2,支重轮1两侧通过轴承3与转轴2连接,支重轮1的顶部开设有水平的油道9,水平的油道9的一端连通有呈L型结构的与储油桶13连通的管道,油道9的一端垂直安装有注油栓10,注油栓10使用时,油塞11处于闭合状态,油道9的另一端垂直安装有油塞11,油塞1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塞12,固定塞12与油塞11螺纹固定连接,固定塞12与支重轮1螺纹旋合连接,油道9的底部设置有储油桶13,通过从油塞11处注入油至储油桶13内,储油桶13与油道9靠近油塞11的竖直端连通。具体的,如图1所示,支重轮1的内侧,位于两个轴承3的外侧安装有密封盖4,保证了油的密封,避免出现漏油现象。具体的,如图1所示,支重轮1的两侧安装有密封帽5,密封帽5通过抵块6与密封盖4相贴,密封帽5作为防漏油的第二道屏障,密封帽5的连接,同时更加加固了密封盖4的安装。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支重轮1的两侧连接有防泥盖7,防泥盖7的外侧面与支重轮1的外侧面相贴,保证了支重轮1两端的硬度,提高了支重轮1的使用寿命。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防泥盖7的外侧端面设置有多个球凸8,用于抵抗支重轮1与坚硬物体碰撞,提高了球凸8的使用性,提高了支重轮1的使用寿命。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油塞11在安装状态下,储油桶13与油道9断开连通。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将支重轮1通过两个轴承3与转轴2连接,然后将轴承3外侧的密封盖4封上,然后再将密封帽5和防泥盖7与支重轮1连接,最后,将注油栓10连接,然后通过油塞11的一端,将润滑油加入,润滑油流入储油桶13内,然后将油塞11和固定塞12安装上,最后将注油栓10打开,灌入备用油至油道9内,使得注油栓10和固定塞12脱落时,不会影响储油桶13内的润滑油,二次注油时,直接通过油塞11打开,备用油流入储油桶13即可,实现了一种坚实的,防撞击防漏油的支重轮1,大大提高了支重轮1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支重轮1的使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用型支重轮,包括支重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重轮(1)中部设置有转轴(2),所述支重轮(1)两侧通过轴承(3)与转轴(2)连接,所述支重轮(1)的顶部开设有水平的油道(9),所述油道(9)的一端垂直安装有注油栓(10),所述油道(9)的另一端垂直安装有油塞(11),所述油塞(1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塞(12),油道(9)的底部设置有储油桶(13),所述储油桶(13)与油道(9)靠近油塞(11)的竖直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用型支重轮,包括支重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重轮(1)中部设置有转轴(2),所述支重轮(1)两侧通过轴承(3)与转轴(2)连接,所述支重轮(1)的顶部开设有水平的油道(9),所述油道(9)的一端垂直安装有注油栓(10),所述油道(9)的另一端垂直安装有油塞(11),所述油塞(1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塞(12),油道(9)的底部设置有储油桶(13),所述储油桶(13)与油道(9)靠近油塞(11)的竖直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用型支重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重轮(1)的内侧,位于两个轴承(3)的外侧安装有密封盖(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二涛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铭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