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履带车悬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55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履带车悬挂结构,涉及悬挂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外侧设置有油槽,所述伸缩杆的末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伸缩杆的外侧位于连接块与主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设置的伸缩杆、活塞和弹簧,根据主体内部填充有硅油,在履带车行驶过程中,如发生碰撞的情况,便会时伸缩杆收缩,并促使主体内部位于活塞一侧的硅油由油槽流向活塞的另一侧,在此过程中,将伸缩杆所受的力大幅度降低,有效避免主动辊与其外侧的卡齿遭到直接损坏,提高装置使用寿命,而在失去外部压力后,弹簧便会带动伸缩杆复位,提高车身整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履带车悬挂结构
本技术涉及悬挂结构
,具体为一种新型履带车悬挂结构。
技术介绍
履带由履带板和履带销等组成,履带销将各履带板连接起来构成履带链环,履带板的两端有孔,与主动轮啮合,中部有诱导齿,用来规正履带,并防止坦克转向或侧倾行驶时履带脱落,在与地面接触的一面有加强防滑筋,以提高履带板的坚固性和履带与地面的附着力。现有的履带车悬挂结构内,为履带提供动力的主动辊位置大多为固定,一旦车辆发生碰撞,极容易对其造成损坏,进而导致车辆无法造成行驶,同时现有的履带车悬挂结构减震性能不佳,在不平路面行驶时,车声晃动情况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履带车悬挂结构内,为履带提供动力的主动辊位置大多为固定,一旦车辆发生碰撞,极容易对其造成损坏,进而导致车辆无法造成行驶,同时现有的履带车悬挂结构减震性能不佳,在不平路面行驶时,车声晃动情况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履带车悬挂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履带车悬挂结构,包括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外侧设置有油槽,所述伸缩杆的末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伸缩杆的外侧位于连接块与主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连接块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主体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第二主体,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所述主体的两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端设置有压板。优选地,所述连接块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所述连接块分别位于主体的两侧,两组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主动辊和从动辊。优选地,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侧均设置有卡齿,且主动辊的直径大于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从动辊和导向轮的外侧套接有履带。优选地,所述主体的结构与第二主体相同,且主体的体积大于第二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座。优选地,所述导向轮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所述导向轮分别位于第二主体的两侧。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连接杆分别与导向轮和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主体与第二主体内部均填充有硅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伸缩杆、活塞和弹簧,根据主体内部填充有硅油,在履带车行驶过程中,如发生碰撞的情况,便会时伸缩杆收缩,并促使主体内部位于活塞一侧的硅油由油槽流向活塞的另一侧,在此过程中,将伸缩杆所受的力大幅度降低,有效避免主动辊与其外侧的卡齿遭到直接损坏,提高装置使用寿命,而在失去外部压力后,弹簧便会带动伸缩杆复位,提高车身整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连接杆和第二主体,根据第二主体与主体结构相同,而四组连接杆又分别与固定块和第二主体转动连接,一旦车辆行驶在路面不平的道路上,由主动辊与从动辊所受的力便会由连接杆传导至第二主体,并促使第二主体向内收缩,原理同上,以此对车轮起到减震效果,避免车身发生剧烈摇摆的情况,适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活塞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伸缩杆;3、活塞;4、油槽;5、连接块;6、弹簧;7、主动辊;8、从动辊;9、卡齿;10、固定块;11、连接杆;12、第二主体;13、导向轮;14、安装座;15、气缸;16、压板;17、履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提到的气缸(型号为TDA20)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履带车悬挂结构,包括主体1和第二主体12,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2,伸缩杆2的外侧设置有活塞3,活塞3的外侧设置有油槽4,伸缩杆2的末端设置有连接块5,伸缩杆2的外侧位于连接块5与主体1之间设置有弹簧6,连接块5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11,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第二主体12,连接杆11的顶端连接有第二主体12,第二主体12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13,主体1的两端设置有气缸15,气缸15的底端设置有压板16。通过设置的伸缩杆2、活塞3和弹簧6,根据主体1内部填充有硅油,在履带车行驶过程中,如发生碰撞的情况,便会时伸缩杆2收缩,并促使主体1内部位于活塞3一侧的硅油由油槽4流向活塞3的另一侧,在此过程中,将伸缩杆2所受的力大幅度降低,有效避免主动辊7与其外侧的卡齿9遭到直接损坏,提高装置使用寿命,而在失去外部压力后,弹簧6便会带动伸缩杆2复位,提高车身整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连接杆11和第二主体12,根据第二主体12与主体1结构相同,而四组连接杆11又分别与固定块10和第二主体12转动连接,一旦车辆行驶在路面不平的道路上,由主动辊7与从动辊8所受的力便会由连接杆11传导至第二主体12,并促使第二主体12向内收缩,原理同上,以此对车轮起到减震效果,避免车身发生剧烈摇摆的情况,适用性高。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2,连接块5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连接块5分别位于主体1的两侧,两组连接块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主动辊7和从动辊8,主动辊7和从动辊8的外侧均设置有卡齿9,且主动辊7的直径大于从动辊8,主动辊7、从动辊8和导向轮13的外侧套接有履带17,通过设置的连接块5,起到力的传导。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2,主体1的结构与第二主体12相同,且主体1的体积大于第二主体12,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安装座14,导向轮13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导向轮13分别位于第二主体12的两侧,通过设置的第二主体12,对车轮起到减震效果,避免车身发生剧烈摇摆的情况,适用性高。请着重参阅图1,连接杆11的数量为四组,四组连接杆11分别与导向轮13和固定块10转动连接,主体1与第二主体12内部均填充有硅油,通过设置的主体1,将伸缩杆2所受的力大幅度降低,有效避免主动辊7与其外侧的卡齿9遭到直接损坏。工作原理:根据主体1内部填充有硅油,在履带车行驶过程中,如发生碰撞的情况,便会时伸缩杆2收缩,并促使主体1内部位于活塞3一侧的硅油由油槽4流向活塞3的另一侧,在此过程中,将伸缩杆2所受的力大幅度降低,有效避免主动辊7与其外侧的卡齿9遭到直接损坏,提高装置使用寿命,而在失去外部压力后,弹簧6便会带动伸缩杆2复位,提高车身整体的稳定性,根据第二主体12与主体1结构相同,而四组连接杆11又分别与固定块10和第二主体12转动连接,一旦车辆行驶在路面不平的道路上,由主动辊7与从动辊8所受的力便会由连接杆11传导至第二主体12,并促使第二主体12向内收缩,原理同上,以此对车轮起到减震效果,避免车身发生剧烈摇摆的情况,适用性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履带车悬挂结构,包括主体(1)和第二主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的外侧设置有活塞(3),所述活塞(3)的外侧设置有油槽(4),所述伸缩杆(2)的末端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伸缩杆(2)的外侧位于连接块(5)与主体(1)之间设置有弹簧(6),所述连接块(5)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11),所述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第二主体(12),所述连接杆(11)的顶端连接有第二主体(12),所述第二主体(12)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13),所述主体(1)的两端设置有气缸(15),所述气缸(15)的底端设置有压板(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履带车悬挂结构,包括主体(1)和第二主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2),所述伸缩杆(2)的外侧设置有活塞(3),所述活塞(3)的外侧设置有油槽(4),所述伸缩杆(2)的末端设置有连接块(5),所述伸缩杆(2)的外侧位于连接块(5)与主体(1)之间设置有弹簧(6),所述连接块(5)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11),所述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伸缩杆第二主体(12),所述连接杆(11)的顶端连接有第二主体(12),所述第二主体(12)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13),所述主体(1)的两端设置有气缸(15),所述气缸(15)的底端设置有压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履带车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所述连接块(5)分别位于主体(1)的两侧,两组所述连接块(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主动辊(7)和从动辊(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志成余宗胜许转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远翔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