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再制造的起动机端盖内衬套拔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21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起动机再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再制造的起动机端盖内衬套拔取装置,其包括机架、压顶气缸、第一压块、夹紧气缸和用于卡住内衬套的夹紧工装。压顶气缸设置于机架上方,轴端与第一压块连接。夹紧气缸固定于机架的侧边,用于控制夹紧工装的松紧。夹紧工装可拆卸的安装于机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快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还可实现多品种的内衬套拔取,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再制造的起动机端盖内衬套拔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起动机再制造
,尤其是一种用于再制造的起动机端盖内衬套拔取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起动机的寿命和便于更换维修,在起动机端盖内部设置有耐磨的内衬套。在再制造起动机的过程中,需要将起动机端盖上损坏的内衬套从端盖上拆卸下来时,更换新的内衬套。目前拆卸起动机端盖内衬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工作人员使用专用反向钳子,将钳子深入内衬套中,捏紧钳子卡住内衬套,然后将内衬套慢慢拉出,改方法费时费力。二、通过跟内衬套相匹配的套筒,通过内衬套的另一端将内衬套敲下来。此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只能适应嵌于内衬套的孔为规则通孔,而且在套筒跟内衬套的定位要求比较精确。在进行批量取下内衬套的时候,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还增加人员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拆卸内衬套工作效率低下,增加人员工作强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高效率的将起动机端盖内衬套拔取的用于再制造的起动机端盖内衬套拔取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可实现多品种的内衬套拔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再制造的起动机端盖内衬套拔取装置,其包括机架、压顶气缸、第一压块、夹紧气缸和用于卡住内衬套的夹紧工装。所述压顶气缸设置于机架上方,轴端与第一压块连接。所述夹紧气缸固定于机架的侧边,用于控制夹紧工装的松紧。所述夹紧工装可拆卸的安装于机架上。使用时,将带有内衬套的端盖套于夹紧工装上,由于夹紧气缸的行程比压顶气缸短,使得夹紧气缸带动夹紧工装将内衬套先卡住,压顶气缸带动第一压块将端盖往下压,从而将内衬套拔出。其中,所述夹紧工装包括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卡住内衬套的半圆状的卡头。所述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可开合的铆接在一起,成钳子状。所述第一压杆与所述的夹紧气缸轴端接触,第二压杆安装在机架上。当夹紧气缸轴端往前顶时,按压第一压杆,使得两个半圆状的卡头之间撑开,从而固定住内衬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当夹紧气缸收缩,不再挤压第一压杆时,由于弹簧的弹力,使得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恢复原来状态,两个卡头闭合,从而松开内衬套。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工装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的上端与第一压块的下端相接触。设置第二压块,使得卡头与机架之间有更大的距离,防止内衬套和端盖面之间距离较大的情况下端盖与机架之间产生位置干涉。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块侧面设置有U型槽。铆钉通过U型槽,将第二压块连接在夹紧工装上,U型槽的宽度大于铆钉的直径,使得铆钉可在U型槽中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卡头四周设有增大摩擦力的锯齿,当内衬套底部与端盖没有空间时,设置的锯齿能够紧紧将内衬套卡紧。进一步地,所述卡头的末端设置有凸起,当内衬套底部与端盖有一定空间时,卡头伸入内衬套底部,凸起卡住内衬套的上端面,从而固定住内衬套。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的第一通孔。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二通孔。销钉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夹紧工装安装在机架上。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夹紧工装,安装拆卸方便快捷。进一步地,其还包括用于控制压顶气缸和夹紧气缸运行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磁阀和时间继电器;所述电磁阀和时间继电器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压顶气缸和夹紧气缸为双作用气缸,相对于单作用气缸,使用寿命更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2、另外该夹紧工装使用方便,只需将内衬套放置于夹紧工装上,启动气缸即可快速拔取内衬套。3、一个夹紧工装可适应多个种类的内衬套,再加上夹紧工装便捷的可拆卸安装,使得本技术可实现多品种的内衬套拔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未安装夹紧工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夹紧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的起动机端盖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中夹紧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三中夹紧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四中夹紧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机架,2-压顶气缸,3-第一压块,4-夹紧气缸,5-夹紧工装,6-第一压杆,7-第二压杆,8-卡头,9-凸起,10-弹簧,11-第二压块,12-锯齿,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U型槽,16-端盖,17-内衬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再制造的起动机端盖内衬套拔取装置,其包括机架1、压顶气缸2、第一压块3、夹紧气缸4和用于卡住内衬套17的夹紧工装5。压顶气缸2设置于机架1上方,轴端与第一压块3连接。夹紧气缸4固定于机架1的侧边,用于控制夹紧工装5的松紧。夹紧工装5可拆卸的安装于机架1上。其中,夹紧工装5包括第一压杆6和第二压杆7,第一压杆6和第二压杆7的一端均设置有半圆状的卡头8,所述卡头8的末端设置有凸起9。第一压杆6和第二压杆7可开合的铆接在一起,成钳子状。第二压杆7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13。机架1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3相配合的第二通孔14。销钉穿过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将夹紧工装5安装在机架1上。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夹紧工装5,安装拆卸方便快捷。第一压杆6与夹紧气缸4轴端接触,第二压杆7安装在机架1上。当夹紧气缸4轴端往前顶时,按压第一压杆6,使得两个半圆状的卡头8之间撑开,卡头8压紧内衬套17的内圈,凸起9卡住内衬套17的端面,从而固定住内衬套17。其中,压顶气缸2和夹紧气缸4为双作用气缸,相对于单作用气缸,使用寿命更长。为了更方便的使用,第一压杆6和第二压杆7之间设置有弹簧10,当夹紧气缸4收缩,不再挤压第一压杆6时,由于弹簧10的弹力,使得第一压杆6和第二压杆7恢复原来状态,两个卡头8闭合,松开内衬套17。为了让夹紧气缸和压顶气缸运行顺序配合的更加稳定,该装置还设置了用于控制压顶气缸2和夹紧气缸4运行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电磁阀和时间继电器,电磁阀和时间继电器电性连接。通过电磁阀和时间继电器使得先运行夹紧气缸4,延迟设定时间后,在运行拉拔气缸2。使用时,将带有内衬套17的端盖16套于夹紧工装5上,控制系统控制夹紧气缸4先运行,轴端将第一压杆6往前顶,使得两个半圆状的卡头8之间撑开,卡头8压紧内衬套17的内圈,凸起9卡住内衬套17的端面,将内衬套17卡住,然后压顶气缸2带动第一压块3将端盖16往下压,从而将内衬套17拔出,方便快捷。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为了适用于内衬套17和端盖16面之间距离较大的情况,夹紧工装5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二压块11。第二压块11的上端与第一压块3的下端相接触。设置第二压块11,使得卡头8与机架1之间有更大的距离,防止内衬套17和端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再制造的起动机端盖内衬套拔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压顶气缸、第一压块、夹紧气缸和用于卡住内衬套的夹紧工装;所述压顶气缸设置于机架上方,轴端与第一压块连接;所述夹紧气缸固定于机架的侧边,用于控制夹紧工装的松紧;所述夹紧工装可拆卸的安装于机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再制造的起动机端盖内衬套拔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压顶气缸、第一压块、夹紧气缸和用于卡住内衬套的夹紧工装;所述压顶气缸设置于机架上方,轴端与第一压块连接;所述夹紧气缸固定于机架的侧边,用于控制夹紧工装的松紧;所述夹紧工装可拆卸的安装于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制造的起动机端盖内衬套拔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工装包括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的一端均设置有半圆状的卡头;所述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可开合的铆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压杆与所述的夹紧气缸轴端接触,第二压杆安装在机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再制造的起动机端盖内衬套拔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之间设置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再制造的起动机端盖内衬套拔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工装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一可上下移动的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的上端与第一压块的下端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再制造的起动机端盖内衬套拔取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卫平吴冬鸣黄裕梗李宪国刘小平吕金龙邓湘波
申请(专利权)人:三立厦门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