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晓昕专利>正文

装饰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52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饰元件,包括框架以及若干宝石,所述若干宝石组装于所述框架中以形成至少一个装饰面,所述框架包括具有一开口的主体框架以及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开口处以封闭该开口的封闭框。位于框架中心的每一宝石在水平面的投影上呈矩形,与框架的每一边框相邻的每一宝石的对应边缘形状与该边框的内边缘形状相匹配,每一宝石均具有一第一面、平行设于所述第一面下方的第二面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面及第二面之间的连接柱,在水平面的投影上,所述连接柱的各个边均被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对应边覆盖以使得所述宝石的各个侧面均具有一嵌槽,所述若干宝石组装于所述框架内后,所述第一面形成第一装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饰元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饰元件。
技术介绍
已知装饰元件如珍贵宝石,这些宝石彼此组装在闭合框架内以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以增加装饰元件的装饰面积,使装饰元件更加大气、美观。现有的组装方式要么是先将宝石固定成一体,然后在每一个边上安装遮蔽边条,要么是先将宝石摆放在封闭的框架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复杂组装过程将宝石组装在框架中。传统的组装方式中,宝石之间不够紧凑,整改性和美观度均有待加强。组装复杂,需要足够多的组装时间。框架与宝石之间的结合度较低,框架与宝石明显分离,造成视觉效果差,用户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装简单、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巧妙的装饰元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饰元件,包括框架以及若干宝石,所述若干宝石组装于所述框架中以形成至少一个装饰面,所述框架包括具有一开口的主体框架以及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开口处以封闭该开口的封闭框。进一步的,位于框架中心的每一宝石在水平面的投影上呈矩形,与框架的每一边框相邻的每一宝石的对应边缘形状与该边框的内边缘形状相匹配,每一宝石均具有一第一面、平行设于所述第一面下方的第二面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面及第二面之间的连接柱,在水平面的投影上,所述连接柱的各个边均被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对应边覆盖以使得所述宝石的各个侧面均具有一嵌槽,所述若干宝石组装于所述框架内后,所述第一面形成第一装饰面;所述若干宝石排列组合成若干列,每相邻两列宝石之间通过一横截面呈T形的拼接轨道相拼接,所述拼接轨道的第一端抵于所述主体框架上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边框上,第二端抵于所述封闭框上,所述拼接轨道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向相反方向凸出的嵌入部分,所述拼接轨道的左侧嵌入部分嵌入左列宝石的右侧的嵌槽中,所述拼接轨道的右侧嵌入部分嵌入右列宝石的左侧嵌槽中。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由第一至第三边框首尾垂直相接而成,所述封闭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及第三边框远离第二边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靠近每一边框的每一宝石上对应于该边框的一侧嵌槽供所述边框嵌入其中;所述拼接轨道的第一端抵于第二边框的内侧面,第二端抵于封闭框的内侧面。进一步的,每一边框的横截面均呈L形,均具有一嵌入对应边缘的宝石的对应嵌槽的第一嵌入部以及由所述第一嵌入部的外侧面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侧挡部,所述第一嵌入部的高度和供该第一嵌入部嵌入的嵌槽的高度相匹配,所述第一侧挡部的底面与所述宝石的第二面位于同一平面。进一步的,在所述主体框架的第一边框上相应于所述封闭框的第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供其卡入的第一卡位,在与所述第一边框相对的第三边框上相应于所述封闭框的第二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供其卡入的第二卡位,在所述封闭框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卡位卡合的第一卡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卡位卡合的第二卡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边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边框的长度,所述第一卡位设于所述第一边框上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卡位为由所述第一边框的第一侧挡部的外侧面向内开设而成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位设于所述第三边框上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卡位为由所述第三边框的第一嵌入部的下表面向上开设形成的第二卡槽;所述封闭框包括一与所述第一边框卡合的纵向臂以及与所述纵向臂卡合的横向臂,所述纵向臂与所述第一边框卡合后的整体长度与所述第三边框的长度相等,所述纵向臂及横向臂均具有嵌入对应宝石的对应侧嵌槽的第二嵌入部以及由所述第二嵌入部的外侧面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二侧挡部;所述第一卡部为设于所述纵向臂的第二侧挡部上相应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位置处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卡部为设于所述横向臂的第二嵌入部上相应于所述第二卡槽的位置处的第二卡块。进一步的,在至少一拼接轨道的第二端设置有一第一内螺纹锁孔,在所述封闭框的第二侧挡部上相应于所述第一内螺纹锁孔的位置处设置有对应的第一沉孔,对应的第一螺栓由外至内穿过所述第一沉孔后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锁孔螺纹配合以锁紧所述封闭框。进一步的,位于框架中心的每一宝石在水平面的投影上均呈矩形,与框架的每一边框相邻的每一宝石的对应边缘形状与该边框的内边缘形状相匹配;每一宝石均具有第三面、平行设于所述第三面下方的第四面以及设于所述第三面及第四面之间的拼接块,所述拼接块的第一侧边缘外露于所述第三面及第四面的第一侧以形成一第一凸块,所述拼接块上与所述第一侧边缘相邻的第二侧边缘外露于所述第三面及第四面的第二侧以形成一第二凸块,所述拼接块上与所述第一侧边缘相对的第三侧边缘内凹于所述第三面及第四面的第三侧以形成一第一凹槽,所述拼接块上与所述第二侧边缘相对的第四侧边缘内凹于所述第三面及第四面的第四侧以形成一第二凹槽;所述若干宝石呈矩阵式组装在所述框架内,每一宝石的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另两个宝石的对应凹槽凹凸配合,每一宝石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分别与对应的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的另两个相邻的宝石的对应凸块凹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由第四至第六边框首尾垂直相接而成,所述封闭框的两端分别与第四至第六边框远离第五边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和封闭框中所围合形成的四个边框中,靠近第一凸块的一个边框设置一与所述第一凸块凹凸配合的第三凹槽,靠近所述第二凸块的一个边框设置与所述第二凸块配合的第四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个边框设置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三凸块,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个边框设置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的第四凸块。进一步的,在第四边框及第六边框上远离第五边框的一端分别向相对的方向延伸出一搭边,两搭边之间的空间为所述开口,所述封闭框包括搭接于两搭边上的第七边框以及设于所述第七边框的内侧面上相应于所述开口的位置处的插入部,在所述两搭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内螺纹孔,在所述第七边框上相应于所述内螺纹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二沉孔,对应的第二螺栓由外至内穿过所述第二沉孔后与所述第二内螺纹锁孔螺纹配合以锁紧所述封闭框。本技术的装饰元件,宝石与宝石之间、宝石与边框之间均能够很好地、有效的拼接和组装。采用半框状的主体框和封闭框结构,非常便于宝石和拼接轨道的拼接组装,可以降低组装时间,提升组装效率,节约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饰元件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装饰元件一实施例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装饰元件一实施例中宝石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装饰元件一实施例中拼接轨道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装饰元件一实施例的装配图。图7是本技术装饰元件另一实施例中宝石的正视图。图8是图7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装饰元件另一实施例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饰元件,包括框架以及若干宝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宝石组装于所述框架中以形成至少一个装饰面,所述框架包括具有一开口的主体框架以及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开口处以封闭该开口的封闭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元件,包括框架以及若干宝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宝石组装于所述框架中以形成至少一个装饰面,所述框架包括具有一开口的主体框架以及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主体框架的开口处以封闭该开口的封闭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元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框架中心的每一宝石在水平面的投影上呈矩形,与框架的每一边框相邻的每一宝石的对应边缘形状与该边框的内边缘形状相匹配,每一宝石均具有一第一面、平行设于所述第一面下方的第二面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面及第二面之间的连接柱,在水平面的投影上,所述连接柱的各个边均被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对应边覆盖以使得所述宝石的各个侧面均具有一嵌槽,所述若干宝石组装于所述框架内后,所述第一面形成第一装饰面;
所述若干宝石排列组合成若干列,每相邻两列宝石之间通过一横截面呈T形的拼接轨道相拼接,所述拼接轨道的第一端抵于所述主体框架上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边框上,第二端抵于所述封闭框上,所述拼接轨道的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向相反方向凸出的嵌入部分,所述拼接轨道的左侧嵌入部分嵌入左列宝石的右侧的嵌槽中,所述拼接轨道的右侧嵌入部分嵌入右列宝石的左侧嵌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由第一至第三边框首尾垂直相接而成,所述封闭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及第三边框远离第二边框的一端可拆卸连接,靠近每一边框的每一宝石上对应于该边框的一侧嵌槽供所述边框嵌入其中;所述拼接轨道的第一端抵于第二边框的内侧面,第二端抵于封闭框的内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一边框的横截面均呈L形,均具有一嵌入对应边缘的宝石的对应嵌槽的第一嵌入部以及由所述第一嵌入部的外侧面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侧挡部,所述第一嵌入部的高度和供该第一嵌入部嵌入的嵌槽的高度相匹配,所述第一侧挡部的底面与所述宝石的第二面位于同一平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框架的第一边框上相应于所述封闭框的第一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供其卡入的第一卡位,在与所述第一边框相对的第三边框上相应于所述封闭框的第二端的位置处设置有供其卡入的第二卡位,在所述封闭框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卡位卡合的第一卡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卡位卡合的第二卡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边框的长度,所述第一卡位设于所述第一边框上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卡位为由所述第一边框的第一侧挡部的外侧面向内开设而成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位设于所述第三边框上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卡位为由所述第三边框的第一嵌入部的下表面向上开设形成的第二卡槽;所述封闭框包括一与所述第一边框卡合的纵向臂以及与所述纵向臂卡合的横向臂,所述纵向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晓昕
申请(专利权)人:薛晓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