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晓昕专利>正文

装饰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49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饰件,包括环形基体、可拆卸的环设于所述环形基体一端的第一环形装饰件、可拆卸的环设于所述环形基体另一端的第二环形装饰件以及可拆卸的设于所述环形基体上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及第二环形装饰件之间的位置处的第三环形装饰件;所述第三环形装饰件包括相互独立的若干装饰体,所述若干装饰体绕所述环形基体的周向布置。第一至第三环形装饰件均以可拆卸的方式环设于所述环形基体的外周面,每一环形装饰件均可更换,用户可以随心随意的进行组合装配,根据不同场合变换所述装饰件的每一环形装饰件,用最少的成本得到更多的不同变换的装饰件,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更能够满足用户追求佩戴之装饰件的修改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饰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饰件。
技术介绍
人体佩戴之环形装饰件如戒指、链条吊坠等采用贵金属或者珍贵宝石等制作而成,自古以来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环形装饰件为单体结构,其主要由环形本体以及设置于环形本体上的装饰部组成。如上环形装饰件的结构较为单一,不能随心随意将多款环形装饰件结合以区别于其他装饰件,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希望在佩戴的装饰件上展现自我的需求,也即,不能满足人们追求个性化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一些可更换装饰体的装饰件,如中国专利号为201720639784.1,专利名称为可拆卸的戒指就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方案(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戒托和戒圈,所述戒托1包括由左向右并列设置的左戒托10和右戒托11,所述左戒托10包括左环体100和左环形凸台101,所述右戒托11包括右环体110和右环形凸台111,左环形凸台101围绕在左环体100的左端外圆面,右环形凸台111围绕在右环体110的右端外圆面,所述左环体100和右环体110分别设置有螺纹配合的内外螺纹,所述左环体100和右环体110通过所述内外螺纹旋合安装,这样使得左环体100和右环体110形成一安装槽,所述戒圈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该方案具有以下缺陷:一、装配费时,需先将戒圈套于其中一环体上后,再将另一环体从所述戒圈中穿过,以与位于所述戒圈中的环体螺纹配合。由于位于戒圈中的环体被戒圈遮挡,导致丝口对准较难,若用力过大则容易损伤丝口。二、更换件较为单一,装饰性较差,左戒托和右戒托更倾向于功能性,装饰性圈差,更换部分主要为戒圈,即使更换了戒圈后,戒指的外观区别较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亦不能提高人们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三、匹配度低,由于两戒托连接后形成的凹槽需要与戒圈的宽度相匹配,导致两戒不能通用于各种戒圈,若更换不同宽度的戒圈,则需要更换与之宽度相匹配的两戒托,增加了人们的购买成本。总之不能提高人们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更多可变性、结构简单巧妙、装配简单方便、组合性更高、满足人们对个性化的需求的装饰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饰件,包括环形基体、可拆卸的环设于所述环形基体一端的第一环形装饰件、可拆卸的环设于所述环形基体另一端的第二环形装饰件以及可拆卸的设于所述环形基体上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及第二环形装饰件之间的位置处的第三环形装饰件;所述第三环形装饰件包括相互独立的若干装饰体,所述若干装饰体绕所述环形基体的周向布置,所述若干装饰体以相互间隔预定距离方式的布置于所述环形基体上;或者所述若干装饰体以紧邻的方式布置于所述环形基体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与所述第二环形装饰件螺纹配合于所述环形基体的两端。进一步的,所述装饰体上朝向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的第一端凸设有第一卡块,在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上相应于所述第一卡块的位置处凹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块卡合的第一卡槽;所述装饰体上朝向所述第二环形装饰件的第二端凸设有第二卡块,在所述第二环形装饰件上相应于所述第二卡块的位置处凹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块卡合的第二卡槽。进一步的,所述装饰体的内表面向内凸设有第三卡块,在所述环形基体的外周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三卡块的位置处凹设有第三卡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卡槽具有沿径向向外贯穿所述环形基体的第一槽口以及向所述环形基体上与所述第三卡槽相邻的一端贯穿所述环形基体的第二槽口。进一步的,所述装饰体包括一镶口以及一嵌设于所述镶口内的装饰元件,所述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分别凸设于所述镶口的两端,所述第三卡块凸设于所述镶口的内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均为绕对应的环形装饰件周向设置的环形卡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及第二环形装饰件均具有一朝向所述环形基体的第一内周面、一远离所述环形基体的外周面、一与所述第一内周面及外周面相邻且与另一环形装饰件相对的第一内侧面以及一与所述第一内周面及外周面相邻且远离所述另一环形装饰件的外侧面,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及第二环形装饰件的外周面均外凸于所述环形基体的外周面;第一卡槽环设于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的第一内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卡块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卡槽环设于所述第二环形装饰件的第一内侧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二卡槽的位置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及第二环形装饰件还具有一端与所述内周面上靠近外侧面的一端相交、另一端向中心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及第二环形装饰件还具有一端与所述第二内侧面的另一端相交、另一端与所述外侧面上远离所述外周面的一端相交的第二内周面;所述第二内侧面、第二内周面以及外侧面上相应于第二内侧面的部分形成一向所述中心方向延伸的环形遮挡匹配部,所述第二内周面至所述第一周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环形基体的厚度相匹配。本专利技术的装饰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更便于用户组合装配,极大的提高了装配时间和效率。由于环形基体两端的外螺纹均外露,用户在装配时能够更准确、更快的将第一环形装饰件和第二环形装饰件装配于所述环形基体上,解决了因看不到丝口而易拧坏或者将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第二环形装饰件或环形基体拧变形的问题。第一至第三环形装饰件均以可拆卸的方式环设于所述环形基体的外周面,每一环形装饰件均可更换,用户可以随心随意的进行组合装配,根据不同场合、不同衣着而变换所述装饰件的每一环形装饰件,用最少的成本得到更多的不同变换的装饰件,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更能够满足用户追求佩戴之装饰件的修改化的需求。其中,进一步的还可以更换第三环形装饰件的全部或者部分装饰体,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场合、不同衣着或其他配饰更换不同的装饰体,极大地提高了本装饰件的灵活可变度,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和满意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可拆卸的戒指的左戒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可拆卸的戒指的右戒托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拆分图。图5是图3中第三环形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得图5中装饰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3至图6,本实施例的装饰件包括环形基体20、可拆卸的环设于所述环形基体20一端的第一环形装饰件22、可拆卸的环设于所述环形基体20另一端的第二环形装饰件24以及可拆卸的设于所述环形基体20上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22及第二环形装饰件24之间的位置处的第三环形装饰件;所述第三环形装饰件包括相互独立的若干装饰体26,所述若干装饰体26绕所述环形基体20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22、第二环形装饰件24和/或第三环形装饰件可以采用任何一种能够拆卸地方式设于所述环形基体20上,例如所述第一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基体、可拆卸的环设于所述环形基体一端的第一环形装饰件、可拆卸的环设于所述环形基体另一端的第二环形装饰件以及可拆卸的设于所述环形基体上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及第二环形装饰件之间的位置处的第三环形装饰件;所述第三环形装饰件包括相互独立的若干装饰体,所述若干装饰体绕所述环形基体的周向布置,所述若干装饰体以相互间隔预定距离方式的布置于所述环形基体上;或者所述若干装饰体以紧邻的方式布置于所述环形基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基体、可拆卸的环设于所述环形基体一端的第一环形装饰件、可拆卸的环设于所述环形基体另一端的第二环形装饰件以及可拆卸的设于所述环形基体上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及第二环形装饰件之间的位置处的第三环形装饰件;所述第三环形装饰件包括相互独立的若干装饰体,所述若干装饰体绕所述环形基体的周向布置,所述若干装饰体以相互间隔预定距离方式的布置于所述环形基体上;或者所述若干装饰体以紧邻的方式布置于所述环形基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与所述第二环形装饰件螺纹配合于所述环形基体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体上朝向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的第一端凸设有第一卡块,在所述第一环形装饰件上相应于所述第一卡块的位置处凹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块卡合的第一卡槽;所述装饰体上朝向所述第二环形装饰件的第二端凸设有第二卡块,在所述第二环形装饰件上相应于所述第二卡块的位置处凹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块卡合的第二卡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体的内表面向内凸设有第三卡块,在所述环形基体的外周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三卡块的位置处凹设有第三卡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槽具有沿径向向外贯穿所述环形基体的第一槽口以及向所述环形基体上与所述第三卡槽相邻的一端贯穿所述环形基体的第二槽口。


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晓昕
申请(专利权)人:薛晓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