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晓昕专利>正文

自由组合的戒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475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由组合的戒指,包括内圈、环设于所述内圈第一端的第一外环以及环设于所述内圈第二端的第二外环,所述内圈第一端设有第一导向通道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内圈上的第一卡持件,所述第一卡持件具有置入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的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外环对应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顺着所述第一导向通道进入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并与所述第一卡持部卡合;所述内圈第二端设有第二导向通道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内圈上的第二卡持件,所述第二卡持件具有置入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的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外环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顺着所述第二导向通道进入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并与所述第二卡持部卡合。部卡合。部卡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由组合的戒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由组合的戒指。

技术介绍

[0002]人体佩戴之环形装饰元件如戒指、链条吊坠等采用贵金属或者珍贵宝石等制作而成,自古以来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环形装饰元件为单体结构,其主要由环形本体以及设置于环形本体上的装饰部组成。如上环形装饰元件的结构较为单一,不能随心随意将多款环形装饰元件结合以区别于其他装饰元件,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希望在佩戴的装饰元件上展现自我的需求,也即,不能满足人们追求个性化的需求。
[0003]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一些可更换装饰体的装饰元件,如中国专利号为201720639784.1,专利名称为可拆卸的戒指就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戒托和戒圈,所述戒托1包括由左向右并列设置的左戒托10和右戒托11,所述左戒托10包括左环体100和左环形凸台101,所述右戒托11包括右环体110和右环形凸台111,左环形凸台101 围绕在左环体100的左端外圆面,右环形凸台111围绕在右环体110的右端外圆面,所述左环体100和右环体110分别设置有螺纹配合的内外螺纹,所述左环体100和右环体110通过所述内外螺纹旋合安装,这样使得左环体100和右环体110形成一安装槽,所述戒圈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该方案具有以下缺陷:一、装配费时,需先将戒圈套于其中一环体上后,再将另一环体从所述戒圈中穿过,以与位于所述戒圈中的环体螺纹配合。由于位于戒圈中的环体被戒圈遮挡,导致丝口对准较难,若用力过大则容易损伤丝口。二、更换件较为单一,装饰性较差,左戒托和右戒托更倾向于功能性,装饰性能差,更换部分主要为戒圈,即使更换了戒圈后,戒指的外观区别较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亦不能提高人们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三、适配度低,由于两戒托连接后形成的凹槽需要与戒圈的宽度相匹配,导致两戒不能通用于各种戒圈,若更换不同宽度的戒圈,则需要更换与之宽度相匹配的两戒托,增加了人们的购买成本。综上,传统的装饰元件不能提高人们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更多可变性、结构简单巧妙、降低装配难度、装配稳定可靠、提升体验感的自由组合的戒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由组合的戒指,包括内圈、环设于所述内圈第一端的第一外环以及环设于所述内圈第二端的第二外环,所述内圈第一端设有第一导向通道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内圈上的第一卡持件,所述第一卡持件具有置入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的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外环对应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顺着所述第一导向通道进入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并与所述第一卡持部卡合;所述内圈第二端设有第二导向通道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内圈上的第二卡持件,所述第二卡持件具有置入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的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外环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顺着所述第二导向通道进入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并与所述第二卡持
部卡合。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内圈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平行的第一条形通口,所述第一条形通口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卡持件,所述第一卡持件中部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内拉伸形成所述第一卡持部;所述内圈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平行的第二条形通口,所述第二条形通口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卡持件,所述第二卡持件中部向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内拉伸形成所述第二卡持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持件、第一卡持部及第一条形通口通过精密数控加工成型。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持部为自所述第一卡持件中部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内拉伸形成的 V形的第一弹性卡钩;所述第二卡持部为自所述第二卡持件中部向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内拉伸形成的V形的第二弹性卡钩。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通道从所述内圈的径向向外贯穿所述内圈,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具有第一底壁、靠近所述内圈的第一端的第一导向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导向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向侧壁;所述第一卡持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之间并靠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所述第一卡持件朝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的一侧面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的第二导向侧壁,所述第一弹性卡钩与所述第一导向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的宽度;所述第二导向通道从所述内圈的径向向外贯穿所述内圈,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具有第二底壁、靠近所述内圈的第二端的第三导向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二导向侧壁相对设置的第四导向侧壁;所述第二卡持件位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之间并靠近所述第二导向通道,所述第二卡持件朝向所述第二导向通道的一侧面形成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的第四导向侧壁,所述第二弹性卡钩与所述第三导向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的宽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及第一卡持件均设于所述内圈的外表面上靠近第一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具有一供所述第一卡扣沿所述内圈的轴向装入的第一入口以及自所述第一入口沿所述内圈周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通槽,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为所述第一导向通槽远离所述第一入口的末端部;
[0011]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及第二卡持件均设于所述内圈的外表面上靠近第二端的位置处,第二导向通道具有一供所述第二卡扣沿所述内圈的轴向装入的第二入口以及自所述第二入口沿所述内圈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通槽,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为所述第二导向通槽远离所述第二入口的末端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入口由所述内圈的第一端端面向第二端方向凹陷而形成,所述第一入口底部朝向所述第一导向通槽的一侧形成与所述第一导向通槽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入口及所述第一导向通槽均沿所述内圈的径向向外贯穿所述内圈;
[0013]所述第二入口由所述内圈的第二端端面向所述第一端方向凹陷而形成,所述第二入口底部朝向所述第一导向通槽的一侧形成与所述第二导向通槽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入口及所述第二导向通槽均沿所述内圈的径向向外贯穿所述内圈。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入口还具有一第一导向侧面,所述第一导向侧面由所述第一入口的底面向第一端方向且向远离所述第一导向通槽的方向倾斜延伸而形成;
[0015]所述第二入口还具有一第二导向侧面,所述第二导向侧面由所述第二入口的底面
向所述第二端方向且向远离所述第二导向通道的方向倾斜延伸而形成。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持件及第一导向通道形成一组第一卡持组件,所述内圈第一端沿周向间隔分布有数组所述第一卡持组件;所述第二卡持件及第二导向通道形成一组第二卡持组件,所述内圈第二端沿周向间隔分布有数组所述第二卡持组件。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内圈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外环及第二外环之间的内环,所述内环能够绕所述内圈转动。
[0018]本技术的自由组合的戒指与现有技术相比,更便于用户组合装配,极大的提高了装配时间和效率。用户在装配时能够更准确、更快的将第一外环和第二外环装配于所述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由组合的戒指,包括内圈、环设于所述内圈第一端的第一外环以及环设于所述内圈第二端的第二外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第一端设有第一导向通道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内圈上的第一卡持件,所述第一卡持件具有置入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的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一外环对应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顺着所述第一导向通道进入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并与所述第一卡持部卡合;所述内圈第二端设有第二导向通道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内圈上的第二卡持件,所述第二卡持件具有置入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的第二卡持部,所述第二外环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顺着所述第二导向通道进入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并与所述第二卡持部卡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组合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平行的第一条形通口,所述第一条形通口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卡持件,所述第一卡持件中部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内拉伸形成所述第一卡持部;所述内圈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平行的第二条形通口,所述第二条形通口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尾部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卡持件,所述第二卡持件中部向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内拉伸形成所述第二卡持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由组合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件、第一卡持部及第一条形通口通过精密数控加工一体成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由组合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为自所述第一卡持件中部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内拉伸形成的V形的第一弹性卡钩;所述第二卡持部为自所述第二卡持件中部向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内拉伸形成的V形的第二弹性卡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由组合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从所述内圈的径向向外贯穿所述内圈,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具有第一底壁、靠近所述内圈的第一端的第一导向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导向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向侧壁;所述第一卡持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之间并靠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所述第一卡持件朝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的一侧面形成所述第一导向通道尾部的第二导向侧壁,所述第一弹性卡钩与所述第一导向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的宽度;所述第二导向通道从所述内圈的径向向外贯穿所述内圈,所述第二导向通道具有第二底壁、靠近所述内圈的第二端的第三导向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二导向侧壁相对设置的第四导向侧壁;所述第二卡持件位于所述第二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晓昕薛晓晖
申请(专利权)人:薛晓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