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日球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55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包括用于将首饰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佩戴部和设置于佩戴部上用于装饰的冠部,佩戴部上设置有第一组合部,冠部下方设置有第二组合部,第二组合部可拆卸地插接在第一组合部内;佩戴部上方位于第一组合部的两侧设置有弹片口,弹片口内部设置有弹片,弹片的一端由第一组合部的侧面延伸至第一组合部内;第二组合部的表面开设有方形的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组合首饰,该首饰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用于将首饰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佩戴部,另一部分是设置于佩戴部上用于装饰的冠部,而佩戴部和冠部之间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可拆卸组合连接,使得该首饰的冠部和佩戴部可以随意进行搭配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
本技术属于首饰
,具体是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
技术介绍
首饰指戴于头上的装饰品,现在广泛指以贵重金属、宝石等加工而成的雀钗、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而现有的首饰,如戒指和项链,大多是采用一体式结构,佩戴起来较为单调,且现有的戒指只能单一地作为戒指使用,无法进行戒指项链的互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包括用于将首饰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佩戴部和设置于所述佩戴部上用于装饰的冠部,所述佩戴部上设置有第一组合部,所述冠部下方设置有第二组合部,所述第二组合部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第一组合部内;所述佩戴部上方位于所述第一组合部的两侧设置有弹片口,所述弹片口内部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由所述第一组合部的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一组合部内;所述第二组合部的表面开设有方形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凸块,所述弹片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通槽内,并与所述凸块的一侧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组合部采用镂空多棱柱结构,所述第二组合部采用多棱柱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组合部采用镂空圆柱结构,所述第二组合部采用圆柱结构,所述第二组合部的外径与所述第一组合部的内径相一致。优选的,所述通槽底部位于所述弹片的两端处采用坡面结构,通过所述坡面结构使所述第二组合部旋转时,所述弹片可以从所述通槽内退出。优选的,所述第二组合部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冠部下表面设置有凸粒,所述凸粒卡合在所述凹槽内。优选的,所述弹片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弹片关于所述佩戴部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优选的,所述第二组合部底部位于所述弹片的两侧设置有坡面槽,所述第二组合部的底部位于所述坡面槽位置的宽度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依次递增。本技术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该首饰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用于将首饰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佩戴部,另一部分是设置于佩戴部上用于装饰的冠部,而佩戴部和冠部之间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可拆卸组合连接,使得该首饰的冠部和佩戴部可以随意进行搭配更换,且在第二组合部上开设有通槽,当佩戴部在拆下时,可以通过在通槽内部穿插项链,使冠部作为项链的吊坠使用,从而的该首饰可以作为项链戒指两用,使用方式多样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一;图2是本技术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二;图3是本技术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三;图4是本技术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四;图5是本技术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的实施例1中冠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的实施例2的结构图一;图7是本技术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的实施例2的结构图二;图8是本技术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的实施例2中佩戴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的实施例2中冠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佩戴部;2、弹片口;3、弹片;4、冠部;5、第二组合部;6、第一组合部;7、凸块;8、通槽;9、凸粒;10、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9,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的具体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用于将首饰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佩戴部1和设置于佩戴部1上用于装饰的冠部4,佩戴部1上设置有第一组合部6,冠部4下方设置有第二组合部5,第二组合部5可拆卸地插接在第一组合部6内;佩戴部1上方位于第一组合部6的两侧设置有弹片口2,弹片口2内部设置有弹片3,弹片3的一端由第一组合部6的侧面延伸至第一组合部6内;第二组合部5的表面开设有方形的通槽8,通槽8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凸块7,弹片3的一端延伸至通槽8内,并与凸块7的一侧接触。第一组合部6采用镂空多棱柱结构,第二组合部5采用多棱柱结构。弹片3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弹片3关于佩戴部1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第二组合部5底部位于弹片3的两侧设置有坡面槽,第二组合部5的底部位于坡面槽位置的宽度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依次递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时,首先将冠部4下方的第二组合部5插入佩戴部1上的第一组合部6内,在第二组合部5底部接触到弹片3时,第二组合部5的底部会将弹片3逐渐向两侧顶开,当弹片3进入通槽8内部时,弹片3会由于自身弹性插入通槽8内部,完成冠部4与佩戴部1的组装,拆卸时,通过拉动弹片3位于弹片口2中的部分,使弹片3弯曲,直至弹片3的一端脱离通槽8,再抽出第二组合部5即可,完成拆卸。实施例2: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的具体结构,如图6-9所示,包括用于将首饰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佩戴部1和设置于佩戴部1上用于装饰的冠部4,佩戴部1上设置有第一组合部6,冠部4下方设置有第二组合部5,第二组合部5可拆卸地插接在第一组合部6内;佩戴部1上方位于第一组合部6的两侧设置有弹片口2,弹片口2内部设置有弹片3,弹片3的一端由第一组合部6的侧面延伸至第一组合部6内;第二组合部5的表面开设有方形的通槽8,通槽8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凸块7,弹片3的一端延伸至通槽8内,并与凸块7的一侧接触。第一组合部6采用镂空圆柱结构,第二组合部5采用圆柱结构,第二组合部5的外径与第一组合部6的内径相一致。通槽8底部位于弹片3的两端处采用坡面结构,通过坡面结构使第一组合部6旋转时,弹片3可以从通槽8内退出。第二组合部5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0,冠部4下表面设置有凸粒9,凸粒9卡合在凹槽10内,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当佩戴部1和冠部4组合后,冠部4无法进行转动,若需要旋转冠部4,则需要向上拉动冠部4,使凸粒9从凹槽10内脱离,有效地防止了冠部4出现非正常转动,导致冠部4脱落的现象。弹片3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弹片3关于佩戴部1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第二组合部5底部位于弹片3的两侧设置有坡面槽,第二组合部5的底部位于坡面槽位置的宽度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依次递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时,首先将冠部4下方的第二组合部5插入佩戴部1上的第一组合部6内,在第二组合部5底部接触到弹片3时,第二组合部5的底部会将弹片3逐渐向两侧顶开,当弹片3进入通槽8内部时,弹片3会由于自身弹性插入通槽8内部,完成冠部4与佩戴部1的组装,拆卸时,通过向上拉动冠部4,使凸粒9从凹槽10内脱离,再旋转冠部4,由于第二组合部5底部位于弹片3的两侧设置有坡面槽,第二组合部5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包括用于将首饰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佩戴部(1)和设置于所述佩戴部(1)上用于装饰的冠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部(1)上设置有第一组合部(6),所述冠部(4)下方设置有第二组合部(5),所述第二组合部(5)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第一组合部(6)内;/n所述佩戴部(1)上方位于所述第一组合部(6)的两侧设置有弹片口(2),所述弹片口(2)内部设置有弹片(3),所述弹片(3)的一端由所述第一组合部(6)的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一组合部(6)内;/n所述第二组合部(5)的表面开设有方形的通槽(8),所述通槽(8)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凸块(7),所述弹片(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通槽(8)内,并与所述凸块(7)的一侧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包括用于将首饰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佩戴部(1)和设置于所述佩戴部(1)上用于装饰的冠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部(1)上设置有第一组合部(6),所述冠部(4)下方设置有第二组合部(5),所述第二组合部(5)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第一组合部(6)内;
所述佩戴部(1)上方位于所述第一组合部(6)的两侧设置有弹片口(2),所述弹片口(2)内部设置有弹片(3),所述弹片(3)的一端由所述第一组合部(6)的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一组合部(6)内;
所述第二组合部(5)的表面开设有方形的通槽(8),所述通槽(8)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凸块(7),所述弹片(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通槽(8)内,并与所述凸块(7)的一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部(6)采用镂空多棱柱结构,所述第二组合部(5)采用多棱柱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两侧弹片卡锁式组合首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合部(6)采用镂空圆柱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日球
申请(专利权)人:陶日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