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眼结构宝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54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眼结构宝石,包括冠部、腰部和亭部,冠部包括台面和冠部刻面,冠部刻面包括一级刻面、二级刻面和三级刻面,一级刻面为三角形,一级刻面两两之间设置有二级刻面,冠部刻面除去一级刻面和二级刻面均为三级刻面,腰部包括多个腰刻面,亭部包括上亭部、下亭部和中部棱,上亭部与下亭部之间设置有中部棱,上亭部包括多个上亭刻面,下亭部包括多个下亭刻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腰部及亭部的多个刻面,使宝石整体具有多个光线折射面,同时上亭部和下亭部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提升了亮度,同时台面的高占比使得宝石具有更佳的视觉效果,使宝石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眼结构宝石
本技术涉及宝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眼结构宝石。
技术介绍
圆钻型切割是最常见的宝石切割形状,其通常具有更好的亮度、色散和闪烁。而马眼形状切割是一种较新颖的宝石切割,但是,现有的马眼形状宝石由于形状结构没有优化而聚光效果较差,表现为产品亮度较差、色散较低、火彩效果不良、闪烁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马眼结构宝石,可做到有效提升宝石的亮度、闪烁和火彩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马眼结构宝石,包括冠部、腰部和亭部组成,所述冠部的底部设置有腰部,所述腰部的底部设置有亭部,所述冠部包括台面和冠部刻面,所述台面与腰部之间设置冠部刻面,所述冠部刻面包括一级刻面、二级刻面和三级刻面,所述一级刻面为三角形,且每个一级刻面与台面拥有一条共边,所述一级刻面两两之间设置有二级刻面,所述冠部刻面除去一级刻面和二级刻面均为三级刻面,且三级刻面位于二级刻面底部,所述腰部包括多个腰刻面,所述亭部包括上亭部、下亭部和中部棱,所述上亭部与下亭部之间设置有中部棱,所述上亭部包括多个上亭刻面,所述下亭部包括多个下亭刻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亭刻面与水平线的夹角a的角度为63°—68°,所述下亭刻面与水平线的夹角b的角度为33°—3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腰部2为宝石的最大截面处,且截面形状为马眼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冠部的高度h1占宝石的总高度H的9%—13%,所述腰部的高度h2占宝石的总高度H的6%—10%,所述亭部的高度h3占宝石总高度H的52%—5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台面的边数为N,且N≥6,所述一级刻面的数量为N。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亭刻面的数量≥2(N-1),所述腰刻面的数量≥上亭刻面的数量×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台面的宽度a1占宝石截面宽度A的58%—6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腰部及亭部的多个刻面,使宝石整体具有多个光线折射面,同时上亭部和下亭部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提升了亮度,同时台面的高占比使得宝石具有更佳的视觉效果,使宝石更加美观,且技术可以用于莫桑石、锆石、及其他人造宝石的切割,且可应用在其他宝石中,用途多样。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标注图;图中:1、冠部;2、腰部;3、亭部;4、台面;5、冠部刻面;6、一级刻面;7、二级刻面;8、三级刻面;9、上亭部;10、下亭部;11、中部棱;12、上亭刻面;13、下亭刻面;14、腰刻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实施例1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马眼结构宝石,包括冠部1、腰部2和亭部3,冠部1的底部设置有腰部2,腰部2的底部设置有亭部3,冠部1包括台面4和冠部刻面5,台面4与腰部2之间设置冠部刻面5,冠部刻面5包括一级刻面6、二级刻面7和三级刻面8,一级刻面6为三角形,且每个一级刻面6与台面4拥有一条共边,一级刻面6两两之间设置有二级刻面7,冠部刻面5除去一级刻面6和二级刻面7均为三级刻面8,且三级刻面8位于二级刻面7底部,腰部2包括多个腰刻面14,亭部3包括上亭部9、下亭部10和中部棱11,上亭部9与下亭部10之间设置有中部棱11,上亭部9包括多个上亭刻面12,下亭部10包括多个下亭刻面13。进一步的,上亭刻面12与水平线的夹角a的角度为63°—68°,下亭刻面13与水平线的夹角b的角度为33°—38°,有利于宝石具有更好的亮度。腰部2为宝石的最大截面处,且截面形状为马眼形,使宝石具有更好的形状,更加美观。冠部1的高度h1占宝石的总高度H的9%—13%,腰部2的高度h2占宝石的总高度H的6%—10%,亭部3的高度h3占宝石总高度H的52%—56%,使宝石整体可获得更好的亮度,同时显得更加庄重。台面4的边数为N,且N≥6,一级刻面6的数量为N。上亭刻面12的数量≥2(N-1),腰刻面14的数量≥上亭刻面12的数量×2。台面4的宽度a1占宝石截面宽度A的58%—62%,使宝石镶嵌安装之后具有更强的视觉观感。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腰部及亭部的多个刻面,使宝石整体具有多个光线折射面,同时上亭部和下亭部与水平线之间的角度提升了亮度,同时台面的高占比使得宝石具有更佳的视觉效果,使宝石更加美观,且技术可以用于莫桑石、锆石、及其他人造宝石的切割,且可应用在其他宝石中,用途多样。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眼结构宝石,包括冠部(1)、腰部(2)和亭部(3),所述冠部(1)的底部设置有腰部(2),所述腰部(2)的底部设置有亭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冠部(1)包括台面(4)和冠部刻面(5),所述台面(4)与腰部(2)之间设置冠部刻面(5),所述冠部刻面(5)包括一级刻面(6)、二级刻面(7)和三级刻面(8),所述一级刻面(6)为三角形,且每个一级刻面(6)与台面(4)拥有一条共边,所述一级刻面(6)两两之间设置有二级刻面(7),所述冠部刻面(5)除去一级刻面(6)和二级刻面(7)均为三级刻面(8),且三级刻面(8)位于二级刻面(7)底部,所述腰部(2)包括多个腰刻面(14),所述亭部(3)包括上亭部(9)、下亭部(10)和中部棱(11),所述上亭部(9)与下亭部(10)之间设置有中部棱(11),所述上亭部(9)包括多个上亭刻面(12),所述下亭部(10)包括多个下亭刻面(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眼结构宝石,包括冠部(1)、腰部(2)和亭部(3),所述冠部(1)的底部设置有腰部(2),所述腰部(2)的底部设置有亭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冠部(1)包括台面(4)和冠部刻面(5),所述台面(4)与腰部(2)之间设置冠部刻面(5),所述冠部刻面(5)包括一级刻面(6)、二级刻面(7)和三级刻面(8),所述一级刻面(6)为三角形,且每个一级刻面(6)与台面(4)拥有一条共边,所述一级刻面(6)两两之间设置有二级刻面(7),所述冠部刻面(5)除去一级刻面(6)和二级刻面(7)均为三级刻面(8),且三级刻面(8)位于二级刻面(7)底部,所述腰部(2)包括多个腰刻面(14),所述亭部(3)包括上亭部(9)、下亭部(10)和中部棱(11),所述上亭部(9)与下亭部(10)之间设置有中部棱(11),所述上亭部(9)包括多个上亭刻面(12),所述下亭部(10)包括多个下亭刻面(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眼结构宝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亭刻面(12)与水平线的夹角a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清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