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护外壳结构的功率晶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22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防护外壳结构的功率晶体管,包括导热硅胶壳,导热硅胶壳的内壁与晶体管本体的五个面固定连接,导热硅胶壳的外壁与导热金属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导热金属壳的外壁粘接有若干防撞条,晶体管本体底部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连接头的输入端固定连接,连接头的输出端分别与L型引脚的输入端卡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带有防护外壳结构的功率晶体管,晶体管本体工作后散发的热量被导热硅胶壳吸收并传导给导热金属壳与外界置换;导热金属壳上粘接有防撞条,以防止外界的撞击;固定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绝缘套,从而避免了螺栓带电;连接头与L型引脚的卡合配合,使得L型引脚可以拆卸,方便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防护外壳结构的功率晶体管
本技术涉及功率晶体管
,具体为一种带有防护外壳结构的功率晶体管。
技术介绍
功率晶体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功率晶体管可以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现有的封装晶体管,由于其不能对封装晶体管主体进行防碰撞保护,从而对该封装晶体管的适用环境进行了限制;晶体管的引脚在使用时,由于是连接功率晶体管与电元件的通道,引脚过长容易折断损坏;而且功率晶体管不具有散热性能,降低晶体管的使用寿命,从而对其运作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同时市面上的功率晶体管通常都是通过螺栓直接固定安装在散热片上,由于螺栓是金属件,导致功率晶体管背面直接与连接件接触,使得螺栓带电,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防护外壳结构的功率晶体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防护外壳结构的功率晶体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功率晶体管防振效果差,不具有散热性,且与散热片固定安装后螺栓带电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防护外壳结构的功率晶体管,包括晶体管本体(6)、导热硅胶壳(10)和固定密封盖(1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硅胶壳(10)的内壁与晶体管本体(6)的五个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硅胶壳(10)的外壁与导热金属壳(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热金属壳(8)的外壁粘接有若干防撞条(9),所述导热金属壳(8)的一侧与固定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的另一端开设有通孔(5),所述固定架(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绝缘套(11),所述晶体管本体(6)底部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连接头(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1)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口(13),所述连接口(13)与L型引脚(4)的输入端卡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防护外壳结构的功率晶体管,包括晶体管本体(6)、导热硅胶壳(10)和固定密封盖(1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硅胶壳(10)的内壁与晶体管本体(6)的五个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硅胶壳(10)的外壁与导热金属壳(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热金属壳(8)的外壁粘接有若干防撞条(9),所述导热金属壳(8)的一侧与固定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的另一端开设有通孔(5),所述固定架(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绝缘套(11),所述晶体管本体(6)底部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连接头(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1)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口(13),所述连接口(13)与L型引脚(4)的输入端卡合连接,所述连接头(1)的固定端套与所述固定密封盖(12)的固定端套设连接,且所述L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润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润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