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17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教台,教台的上侧设置有主框架,主框架与教台滑动连接,主框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储存架,储存架的内部放置有教具图形板,教台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柱,升降柱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杆,升降柱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手轮,升降手轮与升降丝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升降柱和升降板,在使用数学教具时,可以通过转动升降手轮带动升降丝杆转动,通过丝杆螺母和升降丝杆的配合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从而对主框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使主框架在使用时方便不同身高的人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
本技术涉及教具
,尤其涉及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
技术介绍
教具是以传播科技、教育人为目的的实物,是完全的科技传媒,是青少年科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材。科技活动中用的教具有实物教具和复制品教具。教具作为教师辅助教学的用具,有着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论哪个科目,都可以有一定的教具作为辅助工具.教师根据需要把教具真正纳入教学过程,立足实际,选择并适时使用教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力,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现有的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在使用的时候,由于本身的高度会出现不好使用的现象,且由于体积的原因不好搬运的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在使用的时候,由于本身的高度会出现不好使用的现象,且由于体积的原因不好搬运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教台,所述教台的上侧设置有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与教台滑动连接,所述主框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储存架,所述储存架的内部放置有教具图形板,所述教台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杆,所述升降柱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手轮,所述升降手轮与升降丝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两端设置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套接在升降丝杆上。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根据使用人员的身高,通过转动升降手轮带动升降丝杆旋转,并通过丝杆螺母和升降丝杆的配合带动升降板沿着升降柱滑动升降,从而带动主框架上下滑动调节高度。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支撑座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轮,所述调节手轮与调节螺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外部套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的一侧设置有调节顶杆,所述调节顶杆的一端连接有调节滑板,所述调节滑板的下侧设置有移动轮。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滑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调节顶杆,两个调节顶杆的一端均连接有调节螺母并套接在调节螺杆上,套接有两个调节螺母的所述调节螺杆的外螺纹旋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和储存架的内侧均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教具图形板的后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柱外侧和安装槽的内侧均设置有限位圈。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的长度为储存架长度的两倍,且主框架与储存架的一侧通过搭扣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两端上表面与支撑架的下端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中部上表面与升降柱的下端连接,所述支撑架和升降柱的上端均与教台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等距安装在主框架和连接柱的内部,且教具图形板后侧的安装槽位于连接柱的位置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升降柱和升降板,在使用数学教具时,可以通过转动升降手轮带动升降丝杆转动,通过丝杆螺母和升降丝杆的配合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从而对主框架的高度进行调节,使主框架在使用时方便不同身高的人进行使用。2.通过设置的调节螺杆和调节滑板,在需要移动教具时只需转动调节手轮通过调节螺杆和调节螺母的配合顶动调节滑板滑动,从而把调节滑板上的移动轮从支撑座内顶出,从而通过移动轮推动教具移动,而在放置使用时可以反向转动收起移动轮通过支撑座支撑在地面上,防止在使用因为移动轮支撑在地面上而出现晃动的现象。3.通过设置的限位圈和教具图形板上的安装槽,在使用数学教具把教具图形板放置在主框架上时通过安装槽和连接柱上的相互卡合连接,使教具图形板在使用时更加方便,且通过连接柱可以通过绳子围成各种形状进行教学,从而使数学教具使用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的升降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的支撑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的安装槽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框架、2储存架、3连接柱、4教具图形板、5升降手轮、6升降柱、7支撑座、8调节手轮、9支撑架、10教台、11丝杆螺母、12升降丝杆、13升降板、14调节螺杆、15调节螺母、16调节顶杆、17调节滑板、18移动轮、19安装槽、20限位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4,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包括支撑座7,支撑座7的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支撑架9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教台10,教台10的上侧设置有主框架1,主框架1与教台10滑动连接,主框架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储存架2,储存架2的内部放置有教具图形板4,教台10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柱6,升降柱6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杆12,升降柱6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手轮5,升降手轮5与升降丝杆1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主框架1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板13,升降板13的两端设置有丝杆螺母11,丝杆螺母11套接在升降丝杆12上,在使用主框架1时,可以根据使用人员的身高,通过转动升降手轮5带动升降丝杆12旋转,并通过丝杆螺母11和升降丝杆12的配合带动升降板13沿着升降柱6滑动升降,从而带动主框架1上下滑动调节方位。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升降柱6和升降板13,在使用数学教具时,可以通过转动升降手轮5带动升降丝杆12转动,通过丝杆螺母11和升降丝杆12的配合带动升降板13上下移动,从而对主框架1的高度进行调节,使主框架1在使用时方便不同身高的人进行使用。进一步的,支撑座7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螺杆14,支撑座7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轮8,调节手轮8与调节螺杆14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调节螺杆14的外部套接有调节螺母15,调节螺母15的一侧设置有调节顶杆16,调节顶杆16的一端连接有调节滑板17,调节滑板17的下侧设置有移动轮18,在使用时手动旋转调节手轮8带动调节螺杆14转动,并通过调节螺杆14和调节螺母15的配合,使调节螺母15沿着调节螺杆14移动并带动调节顶杆16转动,从而使调节顶杆16带动调节滑板17和移动轮18上下滑动调节位置。进一步的,调节滑板17的两端均设置有调节顶杆16,两个调节顶杆16的一端均连接有调节螺母15并套接在调节螺杆14上,套接有两个调节螺母15的调节螺杆14的外螺纹旋向相反,通过调节顶杆16顶动调节滑板17滑动时更加稳定。进一步的,主框架1和储存架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包括支撑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7)的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教台(10),所述教台(10)的上侧设置有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与教台(10)滑动连接,所述主框架(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储存架(2),所述储存架(2)的内部放置有教具图形板(4),所述教台(10)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柱(6),所述升降柱(6)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杆(12),所述升降柱(6)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手轮(5),所述升降手轮(5)与升降丝杆(1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1)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板(13),所述升降板(13)的两端设置有丝杆螺母(11),所述丝杆螺母(11)套接在升降丝杆(1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包括支撑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7)的上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教台(10),所述教台(10)的上侧设置有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与教台(10)滑动连接,所述主框架(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储存架(2),所述储存架(2)的内部放置有教具图形板(4),所述教台(10)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柱(6),所述升降柱(6)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升降丝杆(12),所述升降柱(6)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手轮(5),所述升降手轮(5)与升降丝杆(1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1)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板(13),所述升降板(13)的两端设置有丝杆螺母(11),所述丝杆螺母(11)套接在升降丝杆(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图形组合用数学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7)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螺杆(14),所述支撑座(7)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轮(8),所述调节手轮(8)与调节螺杆(14)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杆(14)的外部套接有调节螺母(15),所述调节螺母(15)的一侧设置有调节顶杆(16),所述调节顶杆(16)的一端连接有调节滑板(17),所述调节滑板(17)的下侧设置有移动轮(18)。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慧杨焕丽付爱岚韩守松侯翔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