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天炉出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92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天炉出液装置,包括积液池、耐火砖、水套和流体通道,该装置在原有出液结构的基础上,形成漏斗状积液池,在积液池内铺设耐火砖,并且在积液池的周围采用水套进行冷却换热,使积液池的池壁均匀高效散热,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套底部环管和侧部弯管相结合方式,而侧部弯管采用平行独立的设置方式,提高了换热效率,进一步地提高了出液结构的耐高温性能,而且积液池使熔融液体在出液过程中得到缓冲,避免以多快流速进入下游处理步骤,由于流速不易受控导致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天炉出液装置
本技术属于岩棉生产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冲天炉出液装置。
技术介绍
冲天炉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对岩棉生产中,冲天炉建造完毕后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搪炉,即在炉缸内部按设计要求砌耐火砖,在耐火砖层里面用拌制好的耐火泥,搪成所需炉型,炉型的形式和尺寸根据各厂的实际需求而定,但现有的冲天炉在熔融液体的出口处普遍未进行特殊处理,存在出液口结构单一,耐高温性能差、易损坏、不易维修的问题,一旦出现炉子出液口的部分发生故障,会直接导致生产线停产,造成误工,影响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冲天炉出液装置,该结构利用冷却盘管水套的换热方式提高了出液结构的耐高温性能,同时为熔融液体的出液提供了缓冲。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冲天炉出液装置,包括积液池、耐火砖、水套和流体通道;所述积液池设置于冲天炉的炉壁上,所述积液池由底板与三面池壁围成半开放式结构,在所述底板和三面池壁内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包括底部盘管和侧部盘管;所述底部盘管设置于底板内,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天炉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积液池、耐火砖、水套和流体通道;/n所述积液池设置于冲天炉的炉壁上,所述积液池由底板与三面池壁围成半开放式结构,在所述底板和三面池壁内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包括底部盘管和侧部盘管;所述底部盘管设置于底板内,底部盘管的进口和出口位于同侧;/n所述侧部盘管包括由上至下平行排布的若干根相同形状的C形盘管,所述C形盘管由池壁一侧入口经两次90度呈C字形弯折延伸至另一侧池壁出口;/n所述底板包括与冲天炉炉壁相接触的水平段和与水平段相连接并与其呈30-45度夹角的上倾段;/n所述积液池内铺设有耐火砖,在所述积液池靠近外侧的池壁处设置有流体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天炉出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积液池、耐火砖、水套和流体通道;
所述积液池设置于冲天炉的炉壁上,所述积液池由底板与三面池壁围成半开放式结构,在所述底板和三面池壁内设置有水套,所述水套包括底部盘管和侧部盘管;所述底部盘管设置于底板内,底部盘管的进口和出口位于同侧;
所述侧部盘管包括由上至下平行排布的若干根相同形状的C形盘管,所述C形盘管由池壁一侧入口经两次90度呈C字形弯折延伸至另一侧池壁出口;
所述底板包括与冲天炉炉壁相接触的水平段和与水平段相连接并与其呈30-45度夹角的上倾段;
所述积液池内铺设有耐火砖,在所述积液池靠近外侧的池壁处设置有流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天炉出液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维享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利岩棉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