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井及建筑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516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提供了一种管道井、建筑体,管道井为拼砌式结构,包括底砌块、至少一个Ⅰ型砌块、至少一个Ⅱ型砌块、至少一个III型砌块以及顶砌块底砌块、至少一个Ⅰ型砌块、至少一个Ⅱ型砌块、至少一个III型砌块以及顶砌块截面形状相同;底砌块、Ⅰ型砌块、Ⅱ型砌块、III型砌块以及顶砌块依次装配式叠砌构成所述管道井,其中,相邻的两个砌块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管道井为至少两面封闭的中空管状结构。可拆卸的构筑方式使得管道井如同搭积木,快捷精确,降低了施工难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甚至避免了现场的湿作业,减少了建筑垃圾和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井及建筑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井及建筑体。
技术介绍
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显示,房屋建筑在全寿命周期中,消费了全国1/3的钢材,60-70%的水泥,1/3的城市建设用地,1/3的城市用水,40-50%的能源,对能源、资源、环境影响巨大。传统的建筑业是高污染、高耗能、环境不友好的产业,其工业化程度低,水耗、能耗、人工垃圾、污水排放量大,不符合国家节能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而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等建筑行业的建筑速度、建筑造价、施工质量及节能环保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也为了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绿色建筑以及先进建造方式,国家从2016年开始大力提倡推行现代装配式建筑体系。“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采用装配式结构,可以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甚至产品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建筑垃圾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等,提升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建筑工业化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而装配式建筑也是近几年来各科研院校和建筑企业机构研发实践的热点,各种预制构件形式和种类丰富,新型、高品质、性能各异的预制构件产品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基础弱起步晚,在该领域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目前的管道井是用混凝土现浇或砌块砌筑成固定空间,考虑到管道的安装、维修、更换等的操作要求,管道井要预留出这些也许几年都用不到一次的操作空间,形成空间上的浪费或使用率极低。为便于维修,通常会在在管道井上留出管井检修门,增加成本还影响观瞻,如果不留管井检修门,一旦需要维修更换,则只能先破坏管井壁,维修更换之后再重新砌筑管井壁,不仅增加成本还造成浪费和污染,不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绿色建筑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管道井及建筑体,省去了管道井的安装操作空间,减少了管道井的面积,并且拆卸方便,为管道井里管道的更换维修提供了便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井,所述管道井为拼砌式结构,包括底砌块、至少一个Ⅰ型砌块、至少一个Ⅱ型砌块、至少一个III型砌块以及顶砌块,所述底砌块、至少一个Ⅰ型砌块、至少一个Ⅱ型砌块、至少一个III型砌块以及顶砌块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底砌块、Ⅰ型砌块、Ⅱ型砌块、III型砌块以及顶砌块依次装配式叠砌构成所述管道井,其中,相邻的两个砌块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管道井为至少两面封闭的中空管状结构。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体,包括墙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管道井,其中,所述墙体的外壁上具有截面为T字形的安装槽,连接砌块的T字形连接横板能够插接在所述安装槽内以将所述管道井安装并固定在所述墙体上。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管道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砌块与所述底砌块结构相同,其中,所述顶砌块包括顶砌块本体、于所述顶砌块本体的叠砌方向的上表面内边沿设置第一榫头以及于所述顶砌块本体的下表面内边沿设置的L形挂接件,所述III型砌块包括III型砌块本体、于所述III型砌块本体的内壁设置的挂接槽以及于所述III型砌块本体的下表面设置的第一榫槽,所述L形挂接件用于与所述挂接槽连接,所述Ⅱ型砌块包括Ⅱ型砌块本体、于所述Ⅱ型砌块本体的上表面设置的第二榫头以及于所述Ⅱ型砌块本体的下表面设置的第二榫槽,所述第二榫头用于与所述第一榫槽连接,所述I型砌块包括I型砌块本体、于所述I型砌块本体的上表面设置的第三榫头以及于所述I型砌块本体的下表面设置的第三榫槽,所述第二榫槽用于与所述第三榫头连接,所述第三榫槽用于与所述第一榫头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管道井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顶砌块本体内壁的管道安装支架,所述管道安装支架包括U形第一安装板以及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表面外边沿设置的第四榫头,所述顶砌块本体内壁上开设与所述第四榫头榫接的第四榫槽,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榫槽为两个,且分别平行开设于所述III型砌块本体的下表面的相对两侧,于所述III型砌块本体的相对侧翼的侧面上贯通设置第五榫头以及两个第一竖缝槽,两个所述第一竖缝槽位于所述第五榫头的相对两侧;于所述Ⅱ型砌块本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榫槽对应的位置设置两个第二榫头,其中,所述第二榫槽、第三榫槽、第三榫头均为1个,且呈U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于Ⅱ型砌块本体的相对侧翼的侧面上贯通设置第六榫头以及两个第二竖缝槽,两个所述第二竖缝槽位于所述第六榫头的相对两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管道井还包括砌块固定件,所述砌块固定件包括两个连接件、条形板以及于所述条形板的边沿设置的第二安装板,所述连接件包括横板以及与所述横板垂直连接的L形用于挂接的竖板,所述条形板与所述竖板垂直连接并与所述横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端与所述竖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二竖缝槽的外槽壁开设方形缺口,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竖缝槽的外槽壁上的方形缺口能够与所述竖板的末端插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于所述顶砌块本体的上表面的外边沿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端盖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墙体由若干个砖体连接构筑而成,所述砖体为方形块体;所述砖体具有第一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设置第五榫槽,于所述第二侧面对应所述第五榫槽的位置设置第七榫头,所述第五榫槽和第七榫头分别上下贯通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所述第五榫槽和第七榫头的截面均呈等腰梯形;于所述第三侧面设置第六榫槽,于所述第四侧面对应所述第六榫槽的位置设置第八榫头,所述第六榫槽与所述第八榫头的截面均呈方形;于所述第四榫槽的侧壁顶端上开设第三竖缝槽,所述第三竖缝槽沿所述砖体高度方向上下贯通设置于所述第五榫槽的侧壁,于所述第二侧面沿所述砖体高度方向设置第四竖缝槽,所述第四竖缝槽上下贯通设置于所述第七榫头的外侧,所述第一侧面凸出于所述第三竖缝槽的侧壁顶端,所述第四竖缝槽侧壁顶端凸出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七榫头的端面凸出于所述第四竖缝槽侧壁顶端;所述第三竖缝槽与所述第四竖缝槽的深度相同,所述安装槽包括所述砖体上的所述第三竖缝槽与水平相邻的另一所述砖体的第四竖缝槽构成的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相对于现有装配式构件尺度大、重量沉、形状各不相同等,小尺度、轻重量、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井为拼砌式结构,包括底砌块、至少一个Ⅰ型砌块、至少一个Ⅱ型砌块、至少一个III型砌块以及顶砌块,所述底砌块、至少一个Ⅰ型砌块、至少一个Ⅱ型砌块、至少一个III型砌块以及顶砌块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底砌块、Ⅰ型砌块、Ⅱ型砌块、III型砌块以及顶砌块依次装配式叠砌构成所述管道井,其中,相邻的两个砌块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管道井为至少两面封闭的中空管状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井为拼砌式结构,包括底砌块、至少一个Ⅰ型砌块、至少一个Ⅱ型砌块、至少一个III型砌块以及顶砌块,所述底砌块、至少一个Ⅰ型砌块、至少一个Ⅱ型砌块、至少一个III型砌块以及顶砌块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底砌块、Ⅰ型砌块、Ⅱ型砌块、III型砌块以及顶砌块依次装配式叠砌构成所述管道井,其中,相邻的两个砌块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管道井为至少两面封闭的中空管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砌块与所述底砌块结构相同,其中,所述顶砌块包括顶砌块本体、于所述顶砌块本体的叠砌方向的上表面内边沿设置第一榫头以及于所述顶砌块本体的下表面内边沿设置的L形挂接件,所述III型砌块包括III型砌块本体、于所述III型砌块本体的内壁设置的挂接槽以及于所述III型砌块本体的下表面设置的第一榫槽,所述挂接件用于与所述挂接槽连接,所述Ⅱ型砌块包括Ⅱ型砌块本体、于所述Ⅱ型砌块本体的上表面设置的第二榫头以及于所述Ⅱ型砌块本体的下表面设置的第二榫槽,所述第二榫头用于与所述第一榫槽连接,所述I型砌块包括I型砌块本体、于所述I型砌块本体的上表面设置的第三榫头以及于所述I型砌块本体的下表面设置的第三榫槽,所述第二榫槽用于与所述第三榫头连接,所述第三榫槽用于与所述第一榫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井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顶砌块本体内壁的管道安装支架,所述管道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板以及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表面外边沿设置的第四榫头,所述顶砌块本体内壁上开设与所述第四榫头榫接的第四榫槽,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榫槽为两个,且分别平行开设于所述III型砌块本体下表面的相对两侧,于所述III型砌块本体的相对侧翼的侧面上贯通设置第五榫头以及两个第一竖缝槽,两个所述第一竖缝槽位于所述第五榫头的相对两侧;
于所述Ⅱ型砌块本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榫槽对应的位置设置两个第二榫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井,其特征在于,于Ⅱ型砌块本体的相对侧翼的侧面上贯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征
申请(专利权)人:金点石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