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栅结构的In-cell触控面板及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In-cell触控面板
,尤其涉及一种顶栅结构的In-cell触控面板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非晶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发展迅速。其中,非晶InGaZnO(IGZO)凭借其简单的制备工艺以及优异的光电学性能而成为TFT制备的理想材料,以其制备的TFT有着高迁移率、高开关比等特点,具有替代a-Si的潜力。较a-SiTFT相比,IGZO-TFT的载流子迁移率可以达到10~30cm2/V·S,大大提高TFT对像素电极的充放电效率和响应速度。更为重要的是,IGZO制程和现有的a-Si生产线具有很好的兼容性,较生产工艺更为复杂、设备投资更高的低温多晶硅(LTPS)具有更低的投资成本。随着目前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In-cell面板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这种触控面板技术主要是将触控面板和液晶面板结合为一体,使原本具有显示功能的液晶面板同时具有触控输入功能,并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减少整个显示屏幕的厚度,厚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栅结构的In-cell触控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在基板上依次制作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和第一光阻,使用具有透光区、部分透光区、遮光区的灰阶光罩对栅极上的第一光阻进行曝光并显影,灰阶光罩的部分透光区环绕遮光区,透光区环绕部分透光区,保留灰阶光罩的部分透光区和遮光区对应的第一光阻;/n去除未被保留后的第一光阻覆盖的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n继续涂布第二光阻;/n使用所述灰阶光罩对第二光阻进行曝光;/n增大曝光过程中的曝光量或者曝光时间,使得半透光区完全曝光,显影后保留遮光区对应的第二光阻;/n去除未被第二光阻覆盖的栅极和栅极绝缘层,露出有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栅结构的In-cell触控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基板上依次制作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和第一光阻,使用具有透光区、部分透光区、遮光区的灰阶光罩对栅极上的第一光阻进行曝光并显影,灰阶光罩的部分透光区环绕遮光区,透光区环绕部分透光区,保留灰阶光罩的部分透光区和遮光区对应的第一光阻;
去除未被保留后的第一光阻覆盖的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
继续涂布第二光阻;
使用所述灰阶光罩对第二光阻进行曝光;
增大曝光过程中的曝光量或者曝光时间,使得半透光区完全曝光,显影后保留遮光区对应的第二光阻;
去除未被第二光阻覆盖的栅极和栅极绝缘层,露出有源层上的两侧;
去除栅极区域处的光阻,在制作后的有源层、栅极绝缘层和栅极上制作面板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栅结构的In-cell触控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去除未被保留后的第一光阻覆盖的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时,通过湿法蚀刻的方式去除未被第二光阻覆盖的有源层和栅极,通过干法蚀刻的方式去除未被第二光阻覆盖的栅极绝缘层;
在去除未被第二光阻覆盖的栅极和栅极绝缘层,露出有源层上的两侧时,通过湿法蚀刻的方式去除未被第二光阻覆盖的栅极,通过干法蚀刻的方式去除未被第二光阻覆盖的栅极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栅结构的In-cell触控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上依次制作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和第一光阻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基板上依次制作遮光层和涂布第三光阻,使用所述灰阶光罩对遮光层上的第三光阻进行曝光并显影,保留灰阶光罩的部分透光区和遮光区对应的第三光阻,去除未被第三光阻覆盖的遮光层,制作后的遮光层用于支撑所述制作后的有源层,去除第三光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黄志杰,苏智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