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智能化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21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智能化检测设备,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座和多个固定座,调节座和固定座均通过第一转轴安装有多个夹紧机构,夹紧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用于对金属件的厚度测量和内部进行探伤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采集的多组样本对整个金属板的形态进行模拟的整体分析,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质量数据,分开独立运行的检测机构不会造成相互影响,并且多自由度的机械臂可以很好的增加作业半径,使其适应金属板的角度而自行变化,避免需要增加传送设备的旋转作业负担,降低设备成本,从而提高金属板质量检测的质量和数量,提高自动化的水平,加快生产节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智能化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智能化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金属产品的质量检测是对其品质的完善,现代工业要求从基础的金属板材就就有较好的质量,这样在后期的设计和成品的制造中可以利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以及必要的技术手段得到更加完美的产品,在金属检测的领域中对金属的探伤以及对金属厚度的检测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两种指标,针对这两个检测指标都有专门的设备进行操作,目前已经实现了电子化的检测方式,但是目前的检测都是停留在单个检测,以及单个检测的多一点取样检测的方式,这种检测方式效率低,并且采样的样本越多对效率的影像越大,因此,常规的人工检测取样点有限,需要采用自动化的设备取代人工采样检测,增加取样的数量和样本的可靠性。因此,如何改善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方式,使其在对金属板的检测时同时对金属内部进行探伤和厚度的检测,并且可以同时对多点采样,具有一定的伸展距离可以对较大的板材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测,提高产品质量检测效率以及生产效率是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自动智能化检测设备,以解决金属板检测不彻底,检测效率不高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自动智能化检测设备,包括旋转座和支撑杆,所述旋转座活动安装在基座上,旋转座可沿着基座在竖直的平面中转动,旋转座上安装有第一机械臂,第一机械臂通过轴安装有第二机械臂,第二机械臂与第一机械臂错位安装,第二机械臂可相对于第一机械臂转动,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用于增加检测设备的检测距离,第二机械臂另一端安装有中心线与第二机械臂臂展重合的旋转臂,旋转臂在第二机械臂的臂展垂直方向旋转,旋转臂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夹持支撑杆的夹具,夹具用于安装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座和多个固定座,调节座和固定座均通过第一转轴安装有多个夹紧机构,夹紧机构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用于对金属件的厚度测量和内部进行探伤检测;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用于吸附的电磁线圈和用于弹开的弹簧,弹簧设置在电磁线圈的中心孔中,电磁线圈与筒状的安装环固定安装,安装环内部设置有阶梯式的不同直径的两个孔,其中一个孔安装衔接柱,另一个孔安装衔接座,衔接柱中间留有用于安装柱塞的中心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具矩形阵列设置在连接板上,连接板是衔接夹具与旋转臂的结构,夹具采用四个相互对称的安装形式,并且上方两个夹具连线与下方两个夹具的连线平行。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采用圆管结构,支撑杆为上下平行的两根,支撑杆两端通过辅助杆连接,辅助杆通过连接器安装,连接器是轴向转换结构,相互垂直的支撑杆与辅助杆组成矩形的支撑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轴长度大于两个支撑杆的连线长度,第一转轴上活动安装有多个夹紧机构,第一转轴与调节座和固定座固定安装,第一转轴用于夹紧机构的安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两端通过连接扣安装有元器盒,元器盒中集成有电路模块,该电路模块包括两个发生X射线的部分,其中一部分的元器件用于产生金属探伤的X射线,另一部分元器件用于产生测量金属厚度的X射线,两个X射线的频率不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轴轴线上可旋转的安装有多个第一转座,第一转座设置在两个支撑杆之间或者两个支撑杆外侧,第一转座可以配备更多的检测机构,第一转座在与第一转轴错位垂直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转座,第二转座在与第一支杆错位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支杆,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设置在水平面上平行,第二支杆的端点上安装有检测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衔接座包括发射头和卡座,发射头与卡座一体成型,卡座与检测机构固定安装,发射头的尾部通过导线与元器盒电性连接,卡座通过螺纹或者过盈配合安装在检测机构阶梯孔的大圆中,发射头设置在弹簧的中线线孔中,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卡座上,弹簧的另一端伸出检测机构外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的弹力小于电磁线圈的磁性吸附力,电磁线圈的导线电性连接在元器盒中。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衔接柱中设置有绝缘的柱塞,柱塞用于对外测阻断发射头的射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机构成对设置,调节座和固定座上的检测机构分别进行探伤检测和厚度检测,并且成对设置的检测机构错位吸附在金属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座的旋转预紧力大于第一支杆、第二转座、第二支杆和检测机构重力之和,第二转座的旋转预紧力大于第二支杆和检测机构重力之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智能化检测设备,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可伸缩的机械臂形式增加自动化检测的范围,并且在机械臂的端点采用可旋转的检测方式,同时对两个以上的金属板进行探伤检测和厚度的测量,成对的检测机构分别对金属板的厚度检测和探伤检测,并且夹紧机构上设置有多对检测机构,一次定位可以对多点进行测量并且这些点的位置相对确定,可以通过采集的多组样本对整个金属板的形态进行模拟的整体分析,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质量数据,分开独立运行的检测机构不会造成相互影响,并且多自由度的机械臂可以很好的增加作业半径,使其适应金属板的角度而自行变化,避免需要增加传送设备的旋转作业负担,降低设备成本,从而提高金属板质量检测的质量和数量,提高自动化的水平,加快生产节奏,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转座;11、第一机械臂;12、第二机械臂;13、旋转臂;14、夹具;2、支撑杆;21、辅助杆;22、连接器;3、元器盒;31、连接扣;4、调节座;5、固定座;6、夹紧机构;61、第一转轴;62、第一转座;63、第一支杆;64、第二转座;65、第二支杆;7、检测机构;71、弹簧;72、电磁线圈;73、弹簧腔;74、衔接柱;8、衔接座;81、发射头;82、卡座;83、导线;9、柱塞;91、柱塞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见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智能化检测设备,包括旋转座1和支撑杆2,旋转座1活动安装在基座上,旋转座1可沿着基座在竖直的平面中转动,旋转座1上安装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智能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座(1)和支撑杆(2),所述旋转座(1)活动安装在基座上,旋转座(1)可沿着基座在竖直的平面中转动,旋转座(1)上安装有第一机械臂(11),第一机械臂(11)通过轴安装有第二机械臂(12),第二机械臂(12)与第一机械臂(11)错位安装,第二机械臂(12)可相对于第一机械臂(11)转动,第一机械臂(11)和第二机械臂(12)用于增加检测设备的检测距离,第二机械臂(12)另一端安装有中心线与第二机械臂(12)臂展重合的旋转臂(13),旋转臂(13)在第二机械臂(12)的臂展垂直方向旋转,旋转臂(13)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夹持支撑杆(2)的夹具(14),夹具(14)用于安装支撑杆(2),支撑杆(2)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座(4)和多个固定座(5),调节座(4)和固定座(5)均通过第一转轴(61)安装有多个夹紧机构(6),夹紧机构(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检测机构(7),检测机构(7)用于对金属件的厚度测量和内部进行探伤检测;/n所述检测机构(7)包括用于吸附的电磁线圈(72)和用于弹开的弹簧(71),弹簧(71)设置在电磁线圈(72)的中心孔中,电磁线圈(72)与筒状的安装环固定安装,安装环内部设置有阶梯式的不同直径的两个孔,其中一个孔安装衔接柱(74),另一个孔安装衔接座(8),衔接柱(74)中间留有用于安装柱塞(9)的中心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智能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座(1)和支撑杆(2),所述旋转座(1)活动安装在基座上,旋转座(1)可沿着基座在竖直的平面中转动,旋转座(1)上安装有第一机械臂(11),第一机械臂(11)通过轴安装有第二机械臂(12),第二机械臂(12)与第一机械臂(11)错位安装,第二机械臂(12)可相对于第一机械臂(11)转动,第一机械臂(11)和第二机械臂(12)用于增加检测设备的检测距离,第二机械臂(12)另一端安装有中心线与第二机械臂(12)臂展重合的旋转臂(13),旋转臂(13)在第二机械臂(12)的臂展垂直方向旋转,旋转臂(13)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夹持支撑杆(2)的夹具(14),夹具(14)用于安装支撑杆(2),支撑杆(2)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座(4)和多个固定座(5),调节座(4)和固定座(5)均通过第一转轴(61)安装有多个夹紧机构(6),夹紧机构(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检测机构(7),检测机构(7)用于对金属件的厚度测量和内部进行探伤检测;
所述检测机构(7)包括用于吸附的电磁线圈(72)和用于弹开的弹簧(71),弹簧(71)设置在电磁线圈(72)的中心孔中,电磁线圈(72)与筒状的安装环固定安装,安装环内部设置有阶梯式的不同直径的两个孔,其中一个孔安装衔接柱(74),另一个孔安装衔接座(8),衔接柱(74)中间留有用于安装柱塞(9)的中心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智能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14)矩形阵列设置在连接板上,连接板是衔接夹具(14)与旋转臂(13)的结构,夹具(14)采用四个相互对称的安装形式,并且上方两个夹具连线与下方两个夹具的连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智能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采用圆管结构,支撑杆(2)为上下平行的两根,支撑杆(2)两端通过辅助杆(21)连接,辅助杆(21)通过连接器(22)安装,连接器(22)是轴向转换结构,相互垂直的支撑杆(2)与辅助杆(21)组成矩形的支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智能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61)长度大于两个支撑杆(2)的连线长度,第一转轴(61)上活动安装有多个夹紧机构(6),第一转轴(61)与调节座(4)和固定座(5)固定安装,第一转轴(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杨伟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瑾瑜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