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式测定微电流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77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薄片式测定微电流电极,属于化学分析技术领域。结构特征是厚0.5~2.5mm的圆形金属薄片置于外保护套底部通孔的内侧台阶上,结合处有密封圈,与外保护套顶部螺纹连接的压盖将电极芯压紧在金属薄片上,电极芯顶部通过螺纹与信号联接器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测定溶液中微电流进而测定离子浓度并分析反应物成分,由于电极芯与金属薄片压紧力大,接触电阻小并且稳定,因而能迅速输送微弱电信号,提高电极测量精度,可靠性高,并且电极伸入溶液部分密封可靠,耐腐蚀,确保使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电化学分析的测量电极,特别是薄片式测定微电流电极
技术介绍
电极是电化学分析系统中重要的测量工具。通过微电流来测定溶液中离子浓度并分析反应物的成分,该类电极品种还不多,常用的一种是弹簧式接触的结构,即电极中的电极芯采用压缩弹簧,依靠弹簧的弹性将浸入溶液中的金属薄片与信号联接器由电极芯压紧并联通。这种电极,结构较复杂,弹簧的制作要求较高,由于弹簧的不稳定性,容易疲劳,影响接触电阻的稳定和微弱电信号的输送,从而降低电极的测量精度。此外,该电极金属薄片与外保护套结合处密封不可靠,容易引起溶液渗透,造成内部腐蚀,降低电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测量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薄片式测定微电流电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薄片式测定微电流电极,包括圆形金属薄片、电极芯、外保护套、信号联接器,改进之处是圆形金属薄片置于外保护套底部通孔的内侧台阶上,结合处有密封圈,电极芯为金属直杆,外保护套上端设有压盖,压盖与外保护套螺纹连接,将电极芯下端面与圆形金属薄片压紧,信号联接器旋入电极芯上端。上述圆形金属薄片厚0.5~2.5mm,两圆盘面平行光洁;电极芯为阶梯式金属直杆,中间直径小于两头直径;电极芯上端有内螺孔,下端面平整光洁。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该电极中的电极芯为金属直杆,并通过压盖与外保护套的螺纹连接,将其与金属薄片压紧,压紧力大,接触可靠,接触电阻小并且稳定,能完全迅速地把溶液中通过金属薄片渗透的微弱电信号输送出去,提高电极测量精度。而且金属直杆制作容易,中间直径小于两头直径,有利于定位和装拆,又节约材料,减轻重量。同时,金属薄片与外保护套的结合处有密封圈,在足够的压紧力下,密封可靠,保证外界溶液不会渗入保护套内,确保使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M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阅附图,圆形金属薄片3放置在外保护套2底部通孔的内侧台阶上,结合处有氟橡胶O型密封圈1,压盖5通过与外保护套上端的螺纹连接将电极芯4压紧在金属薄片上,电极芯为三段式金属直杆,中间直径小于两头直径,彼此挤压成一体,其下端面平整光洁,上端部有内螺孔与信号联接器6相联接。圆形金属薄片3由铂金制成,厚1.5mm,两圆盘面平行光洁。权利要求1.一种薄片式测定微电流电极,包括圆形金属薄片、电极芯、外保护套、信号联接器,其特征是圆形金属薄片置于外保护套底部通孔的内侧台阶上,结合处有密封圈,电极芯为金属直杆,外保护套上端设有压盖,压盖与外保护套螺纹连接,将电极芯下端面与圆形金属薄片压紧,信号联接器旋入电极芯上端。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式测定微电流电极,其特征是圆形金属薄片厚0.5~2.5mm,两圆盘面平行光洁。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式测定微电流电极,其特征是电极芯为阶梯式金属直杆,中间直径小于两头直径。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式测定微电流电极,其特征是电极芯上端有内螺孔,下端面平整光洁。全文摘要一种薄片式测定微电流电极,属于化学分析
结构特征是厚0.5~2.5mm的圆形金属薄片置于外保护套底部通孔的内侧台阶上,结合处有密封圈,与外保护套顶部螺纹连接的压盖将电极芯压紧在金属薄片上,电极芯顶部通过螺纹与信号联接器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用于测定溶液中微电流进而测定离子浓度并分析反应物成分,由于电极芯与金属薄片压紧力大,接触电阻小并且稳定,因而能迅速输送微弱电信号,提高电极测量精度,可靠性高,并且电极伸入溶液部分密封可靠,耐腐蚀,确保使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文档编号G01N27/30GK1971263SQ200510095669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者马爱萍, 朱培德, 陈勇, 钱宏发, 费利军 申请人: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片式测定微电流电极,包括圆形金属薄片、电极芯、外保护套、信号联接器,其特征是圆形金属薄片置于外保护套底部通孔的内侧台阶上,结合处有密封圈,电极芯为金属直杆,外保护套上端设有压盖,压盖与外保护套螺纹连接,将电极芯下端面与圆形金属薄片压紧,信号联接器旋入电极芯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爱萍朱培德陈勇钱宏发费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