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阿氏芽孢杆菌及其在西洋参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66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阿氏芽孢杆菌JNM8102,属于微生物利用与开发领域。该菌株已于2019年9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生物中心,分类命名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498;所述阿氏芽孢杆菌JNM8102可应用于西洋参病虫害防治中,具有遗传稳定性强,与环境兼容性好、防病持效期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阿氏芽孢杆菌及其在西洋参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株阿氏芽孢杆菌JNM8102及其在西洋参防治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西洋参(学名:Panaxquinquefolius)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木植物,别名花旗参、洋参、西洋人参、Americanginseng,原产于加拿大的大魁北克与美国的威斯康辛州,我国北京怀柔、山东文登与吉林长白山等地皆有种植。西洋参具有滋阴补气,宁神益智及清热生津,降火消暑的双重功效,应用广泛,市场供不应求。西洋参种植投资大,整个周期长达4~5年,种植过程中有多种病虫害威胁植株影响产量,病虫害严重时造成减产甚至绝产。研究发现,对西洋参威胁最大的是根腐病,主要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和茄病镰刀菌(Fusariumsolani)等引起,该菌同时也是香蕉、西瓜、黄瓜等作物的病原菌。随着绿色农业理念的发展,国家对农作物农药残留的限量越发严格,西洋参种植管理过程中农药使用种类和范围受到极大限制,对镰刀菌最有效的含五氯硝基苯类农药已被禁用,在发生根腐病的时候缺乏特效药,给种植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阿氏芽孢杆菌JNM8102,通过利用微生物的方法达到防治西洋参病害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株阿氏芽孢杆菌JNM8102,该菌株已于2019年9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分类命名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保藏编号为:CGMCCNo.18498,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进一步地,所述菌株16SrRNA基因序列如SEQ.NO.1。进一步地,所述阿氏芽孢杆菌JNM8102在西洋参病害防治中的应用。一种生物防治制剂,包括所述的一种阿氏芽孢杆菌JNM8102。一种生物防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菌株活化:挑取菌种划线接种至固体斜面培养基,于恒温培养箱30~37℃培养18~24h,待斜面长满菌落用于转接液体种子;(2)液体种子制备:挑取活化菌株接种于装有种子培养基的容器中,八层纱布封口,温度30~37℃,160~220r/min摇床振荡培养14~28h,长出大量菌体细胞,得液体种子;(3)液体发酵:按体积比5~20%接种量向发酵培养基接入步骤2制备的液体种子,转速300~700r/min,溶氧控制20%~50%,pH7.0~7.5,温度30~37℃,通气培养24~48h,得到菌株JNM8102的发酵液。进一步地,所述固体斜面培养基的成分及其浓度为:葡萄糖1~2g/L,酵母浸粉3~5g/L,蛋白胨5~10g/L,NaCl3~5g/L,琼脂15~20g/L,pH7.0~7.2,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进一步地,所述液体种子培养基的成分及其浓度为:葡萄糖5~10g/L,酵母浸粉3~5g/L,蛋白胨5~10g/L,NaCl3~5g/L,pH7.0~7.2,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其浓度为:葡萄糖10~20g/L,蛋白胨5~10g/L,酵母浸粉1~5g/L,MgSO40.1~0.5g/L,KH2PO40.1~1g/L,硫酸铵2~5g/L,CoCl250~100mg/L,pH7.0~7.2,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株阿氏芽孢杆菌JNM8102,具有生长速度快、发酵密度高,作用谱广防治多种西洋参病害、遗传稳定性强,与环境兼容性好、防病持效期长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菌株JNM8102显微形态;图2为菌株JNM8102基于16SrRN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图3为菌株JNM8102促进西洋参出苗的田间试验结果,其中左图为未经过菌株JNM8102发酵液处理的西洋参种子出苗情况,右图为经过菌株JNM8102发酵液处理的西洋参种子出苗情况;图4为菌株JNM8102促进西洋参生长的田间试验结果,其中左图为未经过菌株JNM8102发酵液处理的西洋参苗生长情况,右图为经过菌株JNM8102发酵液处理后的西洋参苗生长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一、制备菌株JNM8102的步骤为:(1)分离;本专利技术所述阿氏芽孢杆菌JNM8102,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获得的。具体方法为:1、选取用餐厨垃圾养殖7天的黑水虻(Hermetiaillucens)幼虫20条,在超净台上用生理盐水冲洗黑水虻幼虫体表;2、将冲洗后的黑水虻幼虫置于75%乙醇溶液中浸泡1min,转入0.1%升汞浸泡2min;3、将黑水虻幼虫取出,并用无菌水冲洗干净黑水虻幼虫身上残留的药剂,在解剖镜下用解剖针取出肠道;4、将取出的黑水虻置于无菌研钵里加入5mL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研磨,制成菌悬液,梯度稀释后涂布于LB培养基平板中,30℃恒温培养4d,将培养基上的不同形态的菌落在LB培养基平板中进行划线,纯化获得的菌株,并分别编号保存。上述LB培养基的组分及其相应浓度为:酵母浸粉5g/L,蛋白胨10g/L,NaCl5g/L,琼脂20g/L,pH7.0,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2)筛选;采用对峙培养法,用直径5mm的打孔器将尖孢镰刀菌接种到PDA培养基的中心点,在菌块离中心2cm处对称两侧接种10μL拮抗菌液,倒置,在28℃恒温培养5d,以不接种拮抗菌液的培养皿作对照,根据抑菌圈大小确定拮抗效果,筛选抑菌圈最大的菌株进行培养并保藏。上述PDA培养基的组分及其相应浓度为:马铃薯200g/L,葡萄糖20g/L,琼脂20g/L,pH自然,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通过大量筛选工作得到一株能够高效拮抗尖孢镰刀菌的菌株JNM8102。二、菌株JNM8102的鉴定,鉴定主要项目为:菌种特性、分子鉴定及其稳定性。(1)菌株JNM8102的特性鉴定。菌株JNM8102在LB培养基上30培养2d后菌落近圆形,表面光滑湿润凸起,边缘不规则,乳白色或淡黄色,不产色素;通过镜检观察(图1),菌体呈杆状,有芽孢,能运动,革兰氏阳性;生理生化指标见表1。(2)菌株JNM8102的分子鉴定。经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获得的16S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361bp,在GenBank上进行BLAST比对,得出该菌株与Bacillusaryabhattai(EF114313)碱基相似性达99%,结合形态学及生理生化指标,将JNM8102菌株鉴定为Bacillusaryabhattai。16SrRNA序列信息见SEQ.NO.1。基于16SrRN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见图2。SEQ.NO.1cgtt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阿氏芽孢杆菌JNM8102,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已于2019年9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分类命名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498,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阿氏芽孢杆菌JNM8102,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已于2019年9月1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分类命名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保藏编号为:CGMCCNo.18498,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氏芽孢杆菌JNM8102,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16SrRNA基因序列如SEQ.NO.1所示。


3.权利要求1所述阿氏芽孢杆菌JNM8102在西洋参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4.一种生物防治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氏芽孢杆菌JNM8102。


5.一种生物防治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菌株活化:挑取菌种划线接种至固体斜面培养基,于恒温培养箱30~37℃培养18~24h,待斜面长满菌落用于转接液体种子;
(2)液体种子制备:挑取活化菌株接种于装有种子培养基的容器中,八层纱布封口,温度为30~37℃,160~220r/min的摇床振荡培养14~28h,长出大量菌体细胞,得液体种子;
(3)液体发酵:按体积比5~20%接种量向发酵培养基接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馨陈国忠张兴晓冯志彬姜琳琳朱洪伟张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鲁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