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及送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42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及送线方法,所述送线装置包括:线辊运输小车,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装载有成卷扁铜线的线辊转动的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上料机架,用于接纳线辊运输小车,其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主动轴接合以传递动力的第一驱动部件;送线安装架,其上设置有由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构成的一对驱动滚轮,其中,驱动滚轮上具有环槽,一对驱动滚轮上的两个环槽对应设置进而形成输送扁铜线线束的输送槽,在输送扁铜线线束时,一对驱动滚轮的线速度大于第一主动轴的线速度,以使得由线辊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以张紧状态穿过输送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在将线辊上的呈卷绕形式的扁铜线线束进行输送时容易出现折弯、变形、以及相互缠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及送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扁铜线电机制造装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及送线方法。
技术介绍
扁铜线电机定子绕组由扁铜线制成。在定子绕组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线辊上的呈卷绕形式的扁铜线线束经送线机构进行单根输送,然后通过线束校直机构进行线束的弧度校直以变成一根直线束,之后通过拉线机构和断线剪刀的相互配合将变成直线束的扁铜线进行截断取用,被截取的扁铜线线束再通过扁铜线剥漆机进行绝缘漆皮去除工作,经过剥漆处理后的扁铜线方能用来制作成定子绕组。目前,现有的送线机构在将线辊上呈卷绕形式的扁铜线进行输送时,会将线辊从芯轴处架起来,然后将扁铜线线束从线辊上拉出来,所述线辊自身没有驱动,所述线辊在输送时是随动状态,会导致从线辊上拉出来的扁铜线线束不能张紧,进而容易出现折弯、变形的情况,给后续的扁铜线处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并且,所述线辊的随动状态不稳定,容易导致扁铜线线束从线辊上松脱开,而不是紧紧的缠绕在线辊上,所述扁铜线线束松脱开后一圈又一圈的扁铜线线束常常会发生相互缠绕的现象,这样一来会导致扁铜线线束无法输送,需要人工整理后才能继续进行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以解决在将线辊上的呈卷绕形式的扁铜线线束进行输送时容易出现折弯、变形、以及相互缠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扁铜线送线方法,以解决在将线辊上的呈卷绕形式的扁铜线线束进行输送时容易出现折弯、变形、以及相互缠绕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包括:线辊运输小车,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装载有成卷扁铜线的线辊转动的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其中,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并列分开设置,所述线辊架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上;上料机架,用于接纳所述线辊运输小车,其中,所述上料机架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主动轴接合以传递动力的第一驱动部件;以及送线安装架,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扁铜线线束的由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构成的一对驱动滚轮,其中,所述驱动滚轮上具有沿驱动滚轮周向布置的环槽,所述一对驱动滚轮上的两个环槽对应设置进而形成输送扁铜线线束的输送槽,其中,在输送所述扁铜线线束时,所述一对驱动滚轮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一主动轴的线速度,以使所述线辊的转动滞后于所述扁铜线线束的输送,进而使得由所述线辊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以张紧状态穿过所述输送槽。进一步地,上述送线装置还包括:一对辅助滚轮,设于所述线辊的上方,用于将经由所述一对驱动滚轮输送来的扁铜线线束提供给后续的扁铜线处理工序中,其中,所述一对辅助滚轮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呈自然弧形过渡的弯弧状;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一对辅助滚轮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的储备量,包括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以及与所述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和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均电连接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主动滚轮均由所述控制器控制运行,以实现所述扁铜线线束储备量可控地输送。进一步地,上述送线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一对辅助滚轮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偏移的限位组件,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至少一对限位板,所述一对限位板之间具有供所述扁铜线线束通过的间隙。进一步地,上述送线装置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驱动部件对接的一对对接接头,所述一对对接接头由连接在所述第一主动轴上的第一对接接头和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上的第二对接接头构成。进一步地,上述送线装置还包括用于所述线辊运输小车定位的定位组件,其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上料机架上的一组定位插销和设置在所述线辊运输小车上的与所述一组定位插销形成定位配合的一组定位孔。进一步地,上述送线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线辊在转动时跳动移位的浮动压紧机构,其中,所述浮动压紧机构连接在所述上料机架上并且由上向下浮动压紧所述线辊。进一步地,所述浮动压紧机构包括用于抵压所述线辊的压紧滚轮、用于安装所述压紧滚轮的轮座、以及用于所述压紧滚轮上下浮动的浮动弹簧。进一步地,所述送线安装架上还设置有第二主动轴、第二从动轴、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主动轴转动的第二驱动部件、以及用于调节所述一对驱动滚轮间距的调节机构,其中,所述主动滚轮设于第二主动轴上,所述从动滚轮设于第二从动轴上。进一步地,所述从动滚轮位于所述主动滚轮的上方,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用于驱使所述从动滚轮上下移动的气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扁铜线送线方法,所述送线方法如下:利用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支撑并驱动装载有成卷扁铜线的线辊转动;利用由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构成的一对驱动滚轮输送扁铜线线束;增设一对辅助滚轮,使所述一对辅助滚轮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呈自然弧形过渡的弯弧状,并且利用监测模块对所述一对辅助滚轮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的储备量进行监测,其中,所述一对驱动滚轮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一主动轴的线速度,使得由所述线辊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以张紧状态通过所述一对驱动滚轮。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设有用于驱动线辊转动的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从而使得所述线辊在进行扁铜线输送时其转动能够得到控制而不再是状态不稳定的随动状态,所述一对驱动滚轮上具有输送扁铜线的环槽,所述环槽的设置限制了扁铜线的输送位置进而使得扁铜线的输送姿态稳定,并且将所述线辊的转动设计成滞后于扁铜线的输送,以使得由所述线辊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以张紧的状态穿过所述一对驱动滚轮进行输送,这种张紧状态输送的扁铜线能够避免出现折弯、变形、甚至缠绕在一起的现象,为扁铜线的送线质量和送线实效提供了保障。2、本专利技术中还设有位于上方的一对辅助滚轮,扁铜线线束在经由一对驱动滚轮输送后向上弧状延伸直至穿过所述一对辅助滚轮,进而再进入后续的扁铜线处理工序中,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后续的线束校直机构、拉线机构设置在本送线装置的上方,从而缩短整个生产线的长度,减少了占地面积,合理利用了厂房内的竖向空间,使得整个生产线的布局变得紧凑。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监测模块的设置实现了扁铜线线束的循环输送,能够符合自动化生产的需求。4、本专利技术中还设置有线辊运输小车,并且将用于带动线辊转动的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设置在线辊运输小车上,这样一来在进行扁铜线输送时装载有成卷扁铜线的线辊是放置在线辊运输小车上的,从而方便在线辊上的扁铜线耗尽后进行线辊的更换。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扁铜线送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扁铜线送线装置的主视结构;图3示出了图1所示扁铜线送线装置的侧视结构;图4示出了图1所示扁铜线送线装置的俯视结构;图5为线辊架设于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上的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线辊运输小车(3),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装载有成卷扁铜线的线辊(100)转动的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其中,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并列分开设置,所述线辊(100)架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上;/n上料机架(4),用于接纳所述线辊运输小车(3),其中,所述上料机架(4)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主动轴(11)接合以传递动力的第一驱动部件(13);以及/n送线安装架(5),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扁铜线线束的由主动滚轮(21)和从动滚轮(22)构成的一对驱动滚轮,其中,所述驱动滚轮上具有沿驱动滚轮周向布置的环槽,所述一对驱动滚轮上的两个环槽对应设置进而形成输送扁铜线线束的输送槽,/n其中,在输送所述扁铜线线束时,所述一对驱动滚轮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一主动轴(11)的线速度,以使所述线辊(100)的转动滞后于所述扁铜线线束的输送,进而使得由所述线辊(100)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以张紧状态穿过所述输送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铜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辊运输小车(3),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装载有成卷扁铜线的线辊(100)转动的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其中,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并列分开设置,所述线辊(100)架设于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从动轴(12)上;
上料机架(4),用于接纳所述线辊运输小车(3),其中,所述上料机架(4)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主动轴(11)接合以传递动力的第一驱动部件(13);以及
送线安装架(5),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扁铜线线束的由主动滚轮(21)和从动滚轮(22)构成的一对驱动滚轮,其中,所述驱动滚轮上具有沿驱动滚轮周向布置的环槽,所述一对驱动滚轮上的两个环槽对应设置进而形成输送扁铜线线束的输送槽,
其中,在输送所述扁铜线线束时,所述一对驱动滚轮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一主动轴(11)的线速度,以使所述线辊(100)的转动滞后于所述扁铜线线束的输送,进而使得由所述线辊(100)上引出的扁铜线线束以张紧状态穿过所述输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辅助滚轮(6),设于所述线辊(100)的上方,用于将经由所述一对驱动滚轮输送来的扁铜线线束提供给后续的扁铜线处理工序中,其中,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呈自然弧形过渡的弯弧状;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的储备量,包括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71)、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以及与所述储备量下限监测元件(71)和储备量上限监测元件(72)均电连接的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3)和主动滚轮(21)均由所述控制器控制运行,以实现所述扁铜线线束储备量可控地输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铜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一对辅助滚轮(6)和一对驱动滚轮之间的扁铜线线束偏移的限位组件,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至少一对限位板(81),所述一对限位板(81)之间具有供所述扁铜线线束通过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铜线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所述第一主动轴(11)和第一驱动部件(13)对接的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蕾姚雨龙夏善伟汪波石爱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