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熏灸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228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熏灸仪,包括上壳,上壳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压框和下壳相连接,压框上设有若干第一红蓝光灯板和若干第二红蓝光灯板,上壳上套设有内胆,蒸桶放置于内胆中,蒸桶底端设有发热盘,发热盘底端设有第一感温探头、第二感温探头和温控开关,上壳一侧设有控制板,下壳上设有变压器和与变压器相连接的转接板,第一红蓝光灯板、第二红蓝光灯板、第一感温探头、第二感温探头、温控开关和变压器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红蓝光促使艾草因子快速释放,艾热更好渗入肌肤;2、干蒸时,通过第一感温探头使热量恒定,避免其忽高忽低;湿蒸时,通过第二感温探头控制湿蒸温度恒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熏灸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熏灸仪。
技术介绍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艾灸治疗可以活血理气,补充身体阳气排除病邪,防治疾病,美容养颜,调理内分泌,健康长寿,对调理现代人的亚健康症状有非常好的疗效。目前市场上的熏灸仪,一方面功能比较单一,无法促使艾草因子快速释放,使艾热更好渗入肌肤,另一方面,中医传统的艾灸疗法,需要专业人员手持艾条上下左右经常不停移动来调节温度,还需经常询问受灸者体感适应温度,因为每个受灸者体感温度不同,受灸者经常会感觉温度烫或温度凉的情况,艾灸疗效也会大打折扣。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熏灸仪,不仅能够促使艾草因子快速释放,艾热更好渗入肌肤,而且干蒸时,通过第一感温探头使热量恒定,避免其忽高忽低;湿蒸时,通过第二感温探头控制湿蒸温度恒定,同时干湿循环导热,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熏灸仪,包括上壳(17),所述上壳(17)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压框(1)和下壳(2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框(1)上设有若干第一红蓝光灯板(4)和若干第二红蓝光灯板(28),所述上壳(17)上套设有内胆(14),蒸桶(7)放置于所述内胆(14)中,所述蒸桶(7)底端设有发热盘(8),在所述发热盘(8)底端设有第一感温探头(9)、第二感温探头(10)和温控开关(11),所述上壳(17)一侧设有控制板(15),所述下壳(21)上设有变压器(19)和与所述变压器(19)相连接的转接板(20),所述第一红蓝光灯板(4)、所述第二红蓝光灯板(28)、所述第一感温探头(9)、所述第二感温探头(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熏灸仪,包括上壳(17),所述上壳(17)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压框(1)和下壳(2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框(1)上设有若干第一红蓝光灯板(4)和若干第二红蓝光灯板(28),所述上壳(17)上套设有内胆(14),蒸桶(7)放置于所述内胆(14)中,所述蒸桶(7)底端设有发热盘(8),在所述发热盘(8)底端设有第一感温探头(9)、第二感温探头(10)和温控开关(11),所述上壳(17)一侧设有控制板(15),所述下壳(21)上设有变压器(19)和与所述变压器(19)相连接的转接板(20),所述第一红蓝光灯板(4)、所述第二红蓝光灯板(28)、所述第一感温探头(9)、所述第二感温探头(10)、所述温控开关(11)和所述变压器(19)分别与所述控制板(15)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熏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框(1)包括坐垫板(26),所述坐垫板(26)一侧设有靠背(27),若干所述第一红蓝光灯板(4)分别布设于所述靠背(27)的外表面,若干所述第二红蓝光灯板(28)分别布设于所述坐垫板(26)的内部四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熏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板(26)上设有上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现勇张小波李学衡孙双辉牛小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豫优医疗器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