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自适应压力按摩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057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的腰椎自适应压力按摩治疗仪,包括弧形压框、弧形上壳、两组铝合金电极、透明件上、发热片、透明件下、气泵压件、两组电机压件、两组振动电机、气泵、气阀压件、电路板、包边带、下壳、气阀、气囊固定板、气囊、弧形压框和弧形上壳采用人体工学设计,缓冲式凹形设计,充分贴合人体腰背部,内置气囊,与人体背部贴合度更高;牵引腰部骨骼活动,放松肌肉,缓解腰部疲劳症状,同时具有气动牵引、热疗、温度、红光、蓝光五种治疗方式,并且档位可以调节,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可以很好地穿透肌理,随意组合治疗,功能丰富,作用效果良好,具有实用性。

Lumbar adaptive pressure massage therapy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腰椎自适应压力按摩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
,具体为腰椎自适应压力按摩治疗仪。
技术介绍
目前上班族大多借用电脑来完成工作,需要长时间保持坐姿,这样往往使腰椎产生疼痛感,故市场上出现了用于腰椎按摩的电子治疗设备,其具有腰部及腰椎按摩、治疗并可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辅助治疗腰肌劳损、腰酸背痛、脊椎变形、尾椎神经痛等疾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是人类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的设备。现存的腰部按摩治疗仪以束带式为主,采用绑带束在腰上、活动不方便且只有热疗功能,采用加热方式渗透肌理组织,温度无法达到适宜温度,使用者会感到温度过高或过低问题,且束带对腰部束缚时,过松起不到良好热疗作用,过紧会很容易伤及皮肤。针对市场上现有产品所存在的问题,亟需设计一种多功能且提高治疗效果的腰椎按摩治疗装置,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腰椎自适应压力按摩治疗仪,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腰椎自适应压力按摩治疗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亟需设计一种多功能且提高治疗效果的腰椎按摩治疗装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腰椎自适应压力按摩治疗仪,包括弧形压框、弧形上壳、两组铝合金电极、透明件上、发热片、透明件下、气泵压件、两组电机压件、两组振动电机、气泵、气阀压件、电路板、包边带、下壳、气阀、气囊固定板、气囊、弹力布、DC插座、遥控器、适配器和十五组红蓝光LED灯;所述弹力布包覆在气囊的外壁上,所述气囊和弹力布的边缘均固定在气囊固定板下方,所述下壳通过螺丝固定在气囊固定板上表面,所述气泵、两组振动电机、电路板和气阀通过螺丝固定在下壳内腔,两组所述振动电机固定在下壳内腔两侧,所述电路板固定在下壳内腔中央,所述气泵固定在下壳的内腔右侧,所述气阀位于电路板上方,且通过气阀压件固定在下壳内腔,十五组所述红蓝光LED灯焊接在电路板表面上,所述电路板通过焊接插头与DC插座电连接,所述DC插座通过贯穿与下壳的导线与适配器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信号连接遥控器,所述气泵、气阀和气囊之间通过硅胶管相通连接,两组所述铝合金电极通过压脚固定在透明件上表面,所述铝合金电极的引脚通过热熔胶固定的排线与电路板连接,所述透明件下通过螺丝固定在电路板的基板上,所述发热片通过螺丝固定在透明件上的下表面定位孔上,所述弧形压框通过螺丝镶嵌固定在弧形上壳的表面,所述包边带固定在下壳端口上,所述弧形上壳和包边带与下壳通过之间螺丝固定,所述电路板分别与发热片、振动电机和气泵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弧形压框、弧形上壳、透明件上和透明件下呈弯曲饼状,且弧形压框、弧形上壳和透明件上表面中央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振动电机和气泵的壳体外侧与下壳之间分别通过螺丝固定有电机压件和气泵压件。优选的,所述弹力布的下方可拆卸包覆有圆盘。优选的,所述电路板通过2.4G无线通讯连接有遥控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弧形压框和弧形上壳采用人体工学设计,缓冲式凹形设计,充分贴合人体腰背部,两端按摩腰部两侧肌肉群,缓解腰肌劳损,中间对正腰椎,缓解腰椎疼痛等疾病,内置气囊,与人体背部贴合度更高;牵引腰部骨骼活动,放松肌肉,缓解腰部疲劳症状,同时具有气动牵引、热疗、温度、红光、蓝光五种治疗方式,并且档位可以调节,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可以很好地穿透肌理,随意组合治疗,功能丰富,作用效果良好,具有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原理图;图3为图1中电路板集成电路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弧形压框,2-弧形上壳,3-铝合金电极,4-透明件上,5-发热片,6-透明件下,7-气泵压件,8-电机压件,9-振动电机,10-气泵,11-气阀压件,12-电路板,13-包边带,14-下壳,15-气阀,16-气囊固定板,17-气囊,18-弹力布,19-圆盘,20-DC插座,21-遥控器,22-适配器,23-红蓝光LED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腰椎自适应压力按摩治疗仪,包括弧形压框1、弧形上壳2、两组铝合金电极3、透明件上4、发热片5、透明件下6、气泵压件7、两组电机压件8、两组振动电机9、气泵10、气阀压件11、电路板12、包边带13、下壳14、气阀15、气囊固定板16、气囊17、弹力布18、DC插座20、遥控器21、适配器22和十五组红蓝光LED灯23;弹力布18包覆在气囊17的外壁上,气囊17和弹力布18的边缘均固定在气囊固定板16下方,下壳14通过螺丝固定在气囊固定板16上表面,气泵10、两组振动电机9、电路板12和气阀15通过螺丝固定在下壳14内腔,两组振动电机9固定在下壳14内腔两侧,电路板12固定在下壳14内腔中央,气泵10固定在下壳14的内腔右侧,气阀15位于电路板12上方,且通过气阀压件11固定在下壳14内腔,十五组红蓝光LED灯23焊接在电路板12表面上,电路板12通过焊接插头与DC插座20电连接,DC插座20通过贯穿与下壳14的导线与适配器22电连接,电路板12信号连接遥控器21,气泵10、气阀15和气囊17之间通过硅胶管相通连接,两组铝合金电极3通过压脚固定在透明件上4表面,铝合金电极3的引脚通过热熔胶固定的排线与电路板12连接,透明件下6通过螺丝固定在电路板12的基板上,发热片5通过螺丝固定在透明件上4的下表面定位孔上,弧形压框1通过螺丝镶嵌固定在弧形上壳2的表面,包边带13固定在下壳14端口上,弧形上壳2和包边带13与下壳14通过之间螺丝固定,电路板12分别与发热片5、振动电机9和气泵10电连接。其中,弧形压框1、弧形上壳2、透明件上4和透明件下6呈弯曲饼状,且弧形压框1、弧形上壳2和透明件上4表面中央设有通孔,便于和肢体贴合紧密,改善治疗效果;振动电机9和气泵10的壳体外侧与下壳14之间分别通过螺丝固定有电机压件8和气泵压件7;弹力布18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腰椎自适应压力按摩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压框(1)、弧形上壳(2)、两组铝合金电极(3)、透明件上(4)、发热片(5)、透明件下(6)、气泵压件(7)、两组电机压件(8)、两组振动电机(9)、气泵(10)、气阀压件(11)、电路板(12)、包边带(13)、下壳(14)、气阀(15)、气囊固定板(16)、气囊(17)、弹力布(18)、DC插座(20)、遥控器(21)、适配器(22)和十五组红蓝光LED灯(23);/n所述弹力布(18)包覆在气囊(17)的外壁上,所述气囊(17)和弹力布(18)的边缘均固定在气囊固定板(16)下方,所述下壳(14)通过螺丝固定在气囊固定板(16)上表面,所述气泵(10)、两组振动电机(9)、电路板(12)和气阀(15)通过螺丝固定在下壳(14)内腔,两组所述振动电机(9)固定在下壳(14)内腔两侧,所述电路板(12)固定在下壳(14)内腔中央,所述气泵(10)固定在下壳(14)的内腔右侧,所述气阀(15)位于电路板(12)上方,且通过气阀压件(11)固定在下壳(14)内腔,十五组所述红蓝光LED灯(23)焊接在电路板(12)表面上,所述电路板(12)通过焊接插头与DC插座(20)电连接,所述DC插座(20)通过贯穿与下壳(14)的导线与适配器(22)电连接,所述电路板(12)信号连接遥控器(21),所述气泵(10)、气阀(15)和气囊(17)之间通过硅胶管相通连接,两组所述铝合金电极(3)通过压脚固定在透明件上(4)表面,所述铝合金电极(3)的引脚通过热熔胶固定的排线与电路板(12)连接,所述透明件下(6)通过螺丝固定在电路板(12)的基板上,所述发热片(5)通过螺丝固定在透明件上(4)的下表面定位孔上,所述弧形压框(1)通过螺丝镶嵌固定在弧形上壳(2)的表面,所述包边带(13)固定在下壳(14)端口上,所述弧形上壳(2)和包边带(13)与下壳(14)通过之间螺丝固定,所述电路板(12)分别与发热片(5)、振动电机(9)和气泵(10)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腰椎自适应压力按摩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压框(1)、弧形上壳(2)、两组铝合金电极(3)、透明件上(4)、发热片(5)、透明件下(6)、气泵压件(7)、两组电机压件(8)、两组振动电机(9)、气泵(10)、气阀压件(11)、电路板(12)、包边带(13)、下壳(14)、气阀(15)、气囊固定板(16)、气囊(17)、弹力布(18)、DC插座(20)、遥控器(21)、适配器(22)和十五组红蓝光LED灯(23);
所述弹力布(18)包覆在气囊(17)的外壁上,所述气囊(17)和弹力布(18)的边缘均固定在气囊固定板(16)下方,所述下壳(14)通过螺丝固定在气囊固定板(16)上表面,所述气泵(10)、两组振动电机(9)、电路板(12)和气阀(15)通过螺丝固定在下壳(14)内腔,两组所述振动电机(9)固定在下壳(14)内腔两侧,所述电路板(12)固定在下壳(14)内腔中央,所述气泵(10)固定在下壳(14)的内腔右侧,所述气阀(15)位于电路板(12)上方,且通过气阀压件(11)固定在下壳(14)内腔,十五组所述红蓝光LED灯(23)焊接在电路板(12)表面上,所述电路板(12)通过焊接插头与DC插座(20)电连接,所述DC插座(20)通过贯穿与下壳(14)的导线与适配器(22)电连接,所述电路板(12)信号连接遥控器(21),所述气泵(10)、气阀(15)和气囊(17)之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现勇张小波冯云浩李学衡魏峥琦孙双辉牛小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豫优医疗器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