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92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包括:锅体;设置于锅体内的第一内胆,第一内胆具有蒸汽发生腔蒸汽发生腔用于盛放水;安装于锅体内的加热单元,加热单元用于加热第一内胆,以使水受热变成蒸汽;至少部分能够容置于第一内胆内的第二内胆,第二内胆具有烹饪腔,烹饪腔用于盛放食材,第二内胆的开口部具有用于连通蒸汽发生腔和烹饪腔的蒸汽通孔,蒸汽发生腔内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通孔进入烹饪腔,以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蒸汽加热;蒸汽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或者等于3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烹饪装置
本技术属于厨房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蒸汽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饭煲一般采用在内胆的外部进行加热,如采用发热盘等加热部件进行底部加热的电饭煲以及采用IH电磁加热技术进行四周加热的IH电饭煲,现有的电饭煲不论是采用底部加热还是四周加热,其都是通过内胆吸收或者产生热量并传递给内胆内的水和食材,直至将食材煮熟。上述加热方式受热部位集中在内胆与食材的接触位置,尤其是对于烹饪米饭而言,加热时内胆内不同区域的米饭受热不均,位于内胆底部区域的米饭受热大于位于内胆顶部区域的米饭受热,位于内胆周边区域的米饭受热大于位于内胆中心区域的米饭受热,烹饪结束后常常会出现位于内胆底部区域以及周边区域的米饭已经焦黄,但位于内胆中部区域的米饭还有夹生感,降低了用户体验。为了更加均匀的加热内胆内的食材,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蒸汽饭煲,以期达到提升做饭口感的目的。现有的蒸汽饭煲具有用于容纳水的水箱和流体管路,流体管路至少在煲体处于盖合状态时使饭煲的烹饪空间与水箱连通,所述饭煲的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水箱内的水,水受热之后产生的蒸汽通过流体管路输送至烹饪空间内。为提升所述饭煲的美观度,所述水箱和流体管路设置在所述煲体的内侧,以将其结构隐匿起来,但现有的蒸汽饭煲大多存在下述问题:水箱内容易积攒水垢,且水箱与流体管路的安装较为复杂,用户不易自主拆卸水箱,从而造成清洗不便,长期使用导致用户体验较差。为解决该问题,要求用户使用纯净水进行烹饪,成本高,且用户使用不便,即便是不形成水垢,不易拆卸清洗还是会降低用户的体验度。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烹饪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包括:锅体;设置于所述锅体内的第一内胆,所述第一内胆具有蒸汽发生腔,所述蒸汽发生腔用于盛放水;安装于所述锅体内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内胆,以使水受热变成蒸汽;至少部分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内胆内的第二内胆,所述第二内胆具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用于盛放食材,所述第二内胆的开口部具有用于连通所述蒸汽发生腔和所述烹饪腔的蒸汽通孔,所述蒸汽发生腔内产生的蒸汽通过所述蒸汽通孔进入所述烹饪腔,以对所述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蒸汽加热;所述蒸汽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或者等于35mm2。所述第一内胆的开口部成型有第一外翻边,所述第二内胆的开口部成型有第二外翻边,所述第二外翻边搭接在所述第一外翻边。所述第一内胆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胆的外侧壁具有径向间隙,所述蒸汽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外翻边和/或所述第二内胆上部的外侧壁,所述蒸汽发生腔内的蒸汽自所述径向间隙、所述蒸汽通孔以及所述第二内胆的开口进入所述烹饪腔。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锅盖,所述锅盖能够打开或盖合所述第一内胆;所述锅盖面向所述第一内胆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具有密封唇边,所述密封唇边能够与所述第一外翻边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外翻边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外翻边的外径,当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第一内胆上时,所述第二外翻边位于所述密封唇边的内侧。所述锅盖还设置有蒸汽阀和排气口,所述蒸汽阀具有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入口与所述烹饪腔连通,所述蒸汽出口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内胆的内侧壁设有第一水位指示线和第二水位指示线;当所述蒸汽发生腔内的水不超过所述第一水位指示线时,所述第二内胆的底部与所述蒸汽发生腔的水面之间具有空隙;当所述蒸汽发生腔内的水不低于所述第二水位指示线时,所述第二内胆的部分区域浸泡在所述蒸汽发生腔内的水中。所述第二内胆的高度是所述第一内胆高度的2/3-9/10。所述第二内胆具有提拉把手。所述第一内胆与所述锅体固连。所述第一内胆可取出地设在所述锅体内。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的所述第一内胆可用作蒸汽发生器以向所述第二内胆供给热蒸汽,以加热所述第二内胆内的食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发热盘等加热部件对内胆进行底部加热的电饭煲以及采用IH电磁加热技术对内胆进行四周加热的IH电饭煲而言,本技术采用蒸汽加热第二内胆内的食材,食材受热更加均匀,且其能锁住食材本身的鲜味,若用于蒸米饭,蒸出的米饭更加松软可口,提升了用户体验。而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水箱设置在煲体内部难以拆卸清洗的技术方案而言,本技术中的所述第一内胆为敞开式结构,其处于一个可视化的状态,方便用户清洗。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内胆可从所述锅体内取出,从而更加便于用户对第一内胆的清洗,愉悦了用户体验。2.本技术中,用于连通所述蒸汽发生腔和所述烹饪腔的蒸汽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内胆的开口部,从而可使所述第二内胆盛装带汤或带水的食物,所述第二内胆具有蒸笼或炖盅的功能。此外,蒸汽通孔开设在第二内胆的开口部,使蒸汽自所述第二内胆的上部进入所述烹饪腔,一方面,有利于对上部食材进行加热,避免烹饪腔内食物上下受热不均匀,另一方面,蒸汽通孔开设在第二内胆的开口部,会引导蒸汽烹饪腔内的蒸汽上行,从而使蒸汽四周环绕所述第二内胆,部分蒸汽加热第二内胆的底部,部分蒸汽加热第二内胆的四周,部分蒸汽进入烹饪腔从上部加热,从而使烹饪腔处于一个立体环绕的加热氛围中,提高了蒸汽热能的利用率,有助于食物的均匀受热,保证了烹饪腔内食物口感的一致性,提升用户体验。3.本技术中所述蒸汽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或者等于35mm2,当所述蒸汽发生腔内的水沸腾时,所述蒸汽通孔的尺寸使得蒸汽发生腔内的蒸汽不会憋闷在所述第一内胆内而无法快速排出,保证了第一内胆内气体压强的稳定性,避免了第二内胆的抖动以及因抖动所带来的噪声问题、对锅盖的撞击问题等。4.本技术中的所述烹饪装置具有两种加热方式:方式一,所述第二内胆的底部与所述蒸汽发生腔的水面之间具有空隙时,是采用纯蒸汽加热的加热方式;方式二,当所述第二内胆的部分区域浸泡在所述蒸汽发生腔内的水中时,采用的是水传导与蒸汽同时加热所述第二内胆,在该方式下,所述第二内胆前期的加热升温速度比纯蒸汽加热的方式快,可以缩短整个烹饪周期。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内胆的内侧壁设有第一水位指示线和第二水位指示线,当所述蒸汽发生腔内的水不超过所述第一水位指示线时,采用上述方式一加热所述第二内胆,当所述蒸汽发生腔内的水不低于所述第二水位指示线时,采用上述方式二加热所述第二内胆,通过指示线,可指导用户自主选择加热方式,更为直观、便捷。5.本技术中,所述第二内胆的高度是所述第一内胆高度的2/3-9/10,从而可以保证所述第二内胆的容积,确保所述第一内胆中的水相对于所述第二内胆的容积而言,只是很少的比例,可以快速地加热并且导热,以使所述第二内胆快速升温。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中所述烹饪装置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剖视图。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锅体;/n设置于所述锅体内的第一内胆,所述第一内胆具有蒸汽发生腔,所述蒸汽发生腔用于盛放水;/n安装于所述锅体内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内胆,以使水受热变成蒸汽;/n至少部分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内胆内的第二内胆,所述第二内胆具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用于盛放食材,所述第二内胆的开口部具有用于连通所述蒸汽发生腔和所述烹饪腔的蒸汽通孔,所述蒸汽发生腔内产生的蒸汽通过所述蒸汽通孔进入所述烹饪腔,以对所述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蒸汽加热;/n所述蒸汽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或者等于3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设置于所述锅体内的第一内胆,所述第一内胆具有蒸汽发生腔,所述蒸汽发生腔用于盛放水;
安装于所述锅体内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内胆,以使水受热变成蒸汽;
至少部分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内胆内的第二内胆,所述第二内胆具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用于盛放食材,所述第二内胆的开口部具有用于连通所述蒸汽发生腔和所述烹饪腔的蒸汽通孔,所述蒸汽发生腔内产生的蒸汽通过所述蒸汽通孔进入所述烹饪腔,以对所述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蒸汽加热;
所述蒸汽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或者等于35m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胆的开口部成型有第一外翻边,所述第二内胆的开口部成型有第二外翻边,所述第二外翻边搭接在所述第一外翻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胆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内胆的外侧壁具有径向间隙,所述蒸汽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外翻边和/或所述第二内胆上部的外侧壁,所述蒸汽发生腔内的蒸汽自所述径向间隙、所述蒸汽通孔以及所述第二内胆的开口进入所述烹饪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锅盖,所述锅盖能够打开或盖合所述第一内胆;
所述锅盖面向所述第一内胆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方华峰周新华莫林锋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