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炒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72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炒制装置,包括斜向设置的桶状釜体、用于支撑釜体的支撑单元、用于驱动釜体旋转的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釜体底部的明火加热单元,所述釜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至少一块刮板,所述刮板与釜体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简化釜体内部结构,可有效避免原材料卡在釜体内,从而保证一批次的口感;且通过明火炒制,且受热均匀,提升产品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炒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炒制装置。
技术介绍
休闲食品(leisurefood)其实也是快速消费品的一类,是在人们闲暇、休息时所吃的食品,如瓜子、花生、话梅、饼干等。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我国对该类休闲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休闲食品的制作方法各式各样,但对于由植物果实制备得到的休闲食品,如瓜子、芝麻等,一般都需要经过炒制过程。现有的炒制设备,大多采用电加热的方式,但根据消费者反映,电加热炒制的口感不如明火炒制的口感。另外,对于小颗粒的原材料,现有的自动化炒制装置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即炒制完成后的产品没法完全排出,经过下一次炒制之后,会导致整批产品的品质下降。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更自动化的明火炒制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自动化炒制装置。为了实现本技术之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化炒制装置,所述炒制装置包括斜向设置的桶状釜体、用于支撑釜体的支撑单元、用于驱动釜体旋转的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釜体底部的明火加热单元,所述釜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至少一块刮板,所述刮板与釜体同步转动。本申请的釜体内壁光滑,且釜体内不设置复杂结构,仅设置一块平面状的刮板,因此炒制结束后,原材料不会嵌在釜体内,因此不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口感。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刮板与釜体的侧壁垂直,且所述刮板的底部与釜体内壁底部焊接,所述刮板与釜体内壁之间的距离≤1.5cm。由于本装置适用的原材料颗粒较小,因此刮板与釜体内壁的距离太大,会导致有一层原材料始终贴着釜体内壁,从而受热过多而焦糊。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釜体外壁的一端的中央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壁设有齿状凸起。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台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前端设有齿轮,工作时,所述齿轮伸入圆形凹槽内并与圆形凹槽内的齿状凸起啮合。当需要炒制时,将齿轮伸入圆形凹槽,从而通过转动电机带动釜体旋转;当不使用时,将齿轮从圆形凹槽中脱离即可。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轨道上,且所述转动电机可沿着轨道移动,当转动电机向前移动时,转动电机前端伸入圆形凹槽内;当转动电机向后移动时,转动电机前端从圆形凹槽内脱离。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一个支架和一个轴承,所述釜体的中上部通过所述轴承与支架固定。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外壁的两侧通过水平转轴与支架连接,所述炒制装置设有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设置在釜体最下端的下方。当炒制完成后,顶升装置上升,由于支架和轴承通过水平转轴连接,因此,整个釜体以及轴承绕着水平转轴进行翻转,实现出料。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明火加热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灶头,所述灶头设有点火装置,且所述灶头均与燃气管道连接。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釜体的上端设有能开闭的顶盖,所述顶盖与釜体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顶盖上设有排气孔。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炒制时,所述釜体与水平面的角度为15~45°。角度太小,原材料容易被刮板刮到外面;角度太大,则原材料集中堆在釜体底部,受热不均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简化釜体内部结构,可有效避免原材料卡在釜体内,从而保证一批次的口感;(2)通过明火炒制,且受热均匀,提升产品口感;(3)进料出料方便,减少人力劳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装置在炒制过程中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装置在炒制结束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为釜体,2为刮板,3为转动电机,4为灶头,5为支架,6为轴承,7为转轴,8为顶盖,9为排气孔,10为顶升装置,11为轨道,12为齿轮,13为圆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作定义,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
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列举的所有的从最低值到最高值之间的数值,是指当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相差两个单位以上时,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以一个单位为增量得到的所有数值。以下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过程中,为了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本说明书不可能对实际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均作详尽的描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和替换,所得实施方式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下面将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自动化炒制装置,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桶状釜体1、用于支撑釜体1的支撑单元、用于驱动釜体1旋转的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釜体1底部的明火加热单元,釜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至少一块刮板2,刮板2与釜体1同步转动。其中,刮板2与釜体1的侧壁垂直,且刮板2的底部与釜体1内壁底部焊接,刮板2与釜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1.5cm。釜体1外壁的底端的中央设有圆形凹槽13,圆形凹槽13的内壁设有齿状凸起。驱动单元包括一台转动电机3,转动电机3的前端设有齿轮12。转动电机3设置在轨道11上,且转动电机3可沿着轨道11移动,当转动电机3向前移动时,转动电机3前端伸入圆形凹槽13内;当转动电机3向后移动时,转动电机3前端从圆形凹槽13内脱离。支撑单元包括一个支架5和一个轴承6,釜体1的中上部通过轴承6与支架5固定。轴承6外壁的两侧通过水平转轴7与支架5连接,炒制装置设有顶升装置10,顶升装置10设置在釜体1最下端的下方。本实施例采用的顶升装置10为顶升气缸。明火加热单元包括一个灶头4,灶头4设有点火装置,且灶头4与燃气管道连接(图上未显示点火装置和燃气管道),本实施例采用的灶头为市售常见的生活用煤气灶。釜体1的上端设有能开闭的顶盖8,顶盖8与釜体1上端通过转轴连接,顶盖8上设有排气孔9。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炒制前,将顶升装置10下降,并使釜体1的开口朝上,移动转动电机3,使得齿轮12伸入圆形凹槽13中,此时釜体1与水平面呈30°角设置。打开顶盖8,加入原料后关闭顶盖8。炒制时,灶头4点燃,利用明火对釜体1下部进行加热,同时,转动电机3带动釜体1旋转,具体如图1所示,炒制产生的水汽通过排气孔9排出。炒制完成后,关闭灶头4的明火,然后移动转动电机3,使齿轮12与圆形凹槽13分离。然后打开顶盖8,然后顶升装置10向上伸长,促使釜体1以及轴承6绕着转轴7进行翻转,最终使得釜体1的开口朝下,如图2所示,产品在重力作用下排出釜体1,完成炒制。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装置包括斜向设置的桶状釜体、用于支撑釜体的支撑单元、用于驱动釜体旋转的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釜体底部的明火加热单元,所述釜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至少一块刮板,所述刮板与釜体同步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制装置包括斜向设置的桶状釜体、用于支撑釜体的支撑单元、用于驱动釜体旋转的驱动单元以及设置在釜体底部的明火加热单元,所述釜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至少一块刮板,所述刮板与釜体同步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与釜体的侧壁垂直,且所述刮板的底部与釜体内壁底部焊接,所述刮板与釜体内壁之间的距离≤1.5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外壁的一端的中央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壁设有齿状凸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一台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前端设有齿轮,工作时,所述齿轮伸入圆形凹槽内并与圆形凹槽内的齿状凸起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炒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轨道上,且所述转动电机可沿着轨道移动,当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和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来臻得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