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甜樱桃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他霉素在防治甜樱桃病害中的应用,还涉及利用上述的纳他霉素用于防治砖红镰刀菌侵染甜樱桃所形成的病害的具体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所要保护的是:纳他霉素在防治甜樱桃病害中的应用;尤其是纳他霉素在防治甜樱桃在采摘后低温贮藏过程中受到砖红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病害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抑菌剂纳他霉素与现有的化学防腐剂相比,安全性高;因为纳他霉素一种天然、广谱、高效、安全的微生物源次级代谢产物;并且,纳他霉素在对甜樱桃病害抑制过程中,不会产生因化学残留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与同类抑菌剂相比,纳他霉素表现出优异的抑制砖红镰刀菌生长的特性,其抑制效果远远优于其它抑菌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他霉素在防治甜樱桃病害中的应用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甜樱桃保鲜
,具体涉及一种纳他霉素在防治甜樱桃病害中的应用,还涉及利用上述的纳他霉素用于防治砖红镰刀菌侵染甜樱桃所形成的病害的具体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甜樱桃种植过程中,病害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包括穿孔病、根癌病、褐腐病、青霉病、灰霉病等。尽管有了种植期的防治和保护措施,但仍有不少病原菌不可避免的被带入采后储运环节,其采后腐败和损失的问题愈加严重。其中,侵染性真菌病害是甜樱桃采后储运中腐烂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报道的侵染甜樱桃果实的病原真菌有链格孢菌属、葡萄孢属、青霉属、镰刀菌属、曲霉属等。例如,王楚等从山西地区低温贮藏的甜樱桃中分离出草酸青霉(Penicilliumoxalicum)和葡萄孢属(Botrytissp.);田亚晨等从山东烟台地区的采后腐烂甜樱桃中分离出燕麦赤霉菌(Gibberellaavenacea)、总状毛霉菌(Mucorracemosus)、三线镰刀菌(Fusariumtricinctum)、互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e)、奥桑青霉菌(Penicilliumpolonicum)和烟曲霉菌(Aspergillusfumigatus)等6种真菌。针对甜樱桃采后病害,在生产上主要通过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等化学防腐剂来抑制或杀死病原菌,随后甜樱桃进入预冷和低温储运环节。但大多会造成化学物质的残留而污染环境,因此建议在允许使用剂量范围内减少使用。此外,除了上述的菌株,还有其它未被人们所发现的菌株。需要针对这些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专利技术相应的防治方法来应对新发现的病害菌株。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于甜樱桃尤其是甜樱桃的生物保鲜方法,即从食品添加剂目录中筛选出天然、广谱、高效、安全的微生物源次级代谢产物——纳他霉素,作为防治此甜樱桃新病害的有效防腐剂,尤其是针对于新发现的甜樱桃病害——砖红镰刀菌(Fusariumlateritium)防治效果显著。砖红镰刀菌是首次发现的能侵染采后甜樱桃的病害,关于该病害的防治,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报道或者是说目前没有相关的有效的防治方法。纳他霉素在防治甜樱桃病害中的应用,尤其是当甜樱桃中的病害包括砖红镰刀菌时,利用纳他霉素或含有纳他霉素的抑菌剂(纳他霉素作为其中的一种有效成分)来进行防治,是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重点。本专利技术还要保护如下的内容:纳他霉素在防治甜樱桃在采摘后低温贮藏过程中受到砖红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病害中的应用。纳他霉素是以溶液的形式对甜樱桃所受到的砖红镰刀菌侵染病害进行防治的;纳他霉素溶液抑制砖红镰刀菌落扩展的浓度大于或等于100mg/L;纳他霉素在制备作为防治甜樱桃受到砖红镰刀菌侵染的抑菌剂中的应用;以及,含有纳他霉素的防治甜樱桃受到砖红镰刀菌侵染的抑菌剂。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甜樱桃包括佳红、红灯、岱红、那翁、沙蜜豆、拉宾斯、美早、小紫、帝王、黑兰特、顽童、早大果、极佳、乌梅极早、抉择、宾库、早红宝石中的任一种。本专利技术还要保护的是,利用纳他霉素防治甜樱桃受到砖红镰刀菌侵染的方法,即将纳他霉素配制为溶液,采用纳他霉素对甜樱桃进行涂膜处理。上述的方法中,是将纳他霉素配制成浓度为100~300mg/L的溶液,然后将甜樱桃的表面涂覆上配制的纳他霉素溶液,使其表面形成纳他霉素膜层,从而达到对砖红镰刀菌落进行抑制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通过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等化学防腐剂来对甜樱桃保鲜相比,安全性高;这是因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保鲜剂/抑菌剂是纳他霉素,其被食品添加剂目录所收录,是一种天然、广谱、高效、安全的微生物源次级代谢产物;本专利技术的纳他霉素在对甜樱桃病害抑制过程中,不会产生因化学残留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纳他霉素其抑菌效果好,当其浓度大于或等于100mg/L,即可显著抑制砖红镰刀菌落扩展。将纳他霉素与同样筛选自食品添加剂目录(2014年第5号)中选择的其它3种抑菌剂(聚赖氨酸盐酸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山梨酸钾)相比,同浓度下,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纳他霉素表现出优异的抑制砖红镰刀菌(F.lateritium)生长的特性,其抑制效果远远优于其它3种抑菌剂。附图说明图1为砖红镰刀菌(F.lateritium)NCP8引起的甜樱桃腐烂症状和病原形态学图片;图1中,A.砖红镰刀菌侵染甜樱桃的腐烂症状;B.该病原菌在PDA和ME上生长3天后的状态;C.砖红镰刀菌的孢子(Scalebars=10μm);图2为以ITS和TEF1rDNA基因序列为标记的病原菌的系统进化树;图3为4种抑菌剂对链格孢NCP8菌落扩展的影响外观照片;图4为4种抑菌剂对链格孢NCP8菌落扩展的影响的柱状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1.1分离鉴定砖红镰刀菌(F.lateritium)病原菌的分离采用组织分离法,选取裂果或腐烂的甜樱桃,给果实编号,用75wt%的酒精擦拭果实表面,待风干后用灭菌镊子取病害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约5mm大小果皮,将果皮用消毒后的剪刀剪成大小约1mm×1mm的果皮碎片,放入对应编号的无菌培养皿中,并倒入0.05%Ca(ClO)2溶液,浸泡果皮组织10min,倒掉Ca(ClO)2溶液,用无菌滤纸浸干果皮组织,挑取3个组织碎片将其接种到PDA平皿的的3个区域内,每个果实病症3皿,28℃培养箱黑暗培养,2~3d后挖取边缘菌丝块转接到新的PDA培养基,如此循环重复直至分离出纯培养物。对于腐烂成团的病害甜樱桃果实,直接采用划线培养法进行分纯。对分离纯化得到的纯培养物斜面保藏4℃备用。1.2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学将病原菌从PDA培养基上挖取菌块分别接种到马铃薯培养基PDA和麦芽汁固体培养基(ME)上,3~7d观察菌落生长形态。同时分别从PDA培养基挑取菌丝和孢子进行显微镜观察、拍照,记录显微形态,进行鉴定。从采后腐烂甜樱桃中分离到1株病原真菌NCP8,28C°条件下,分别在PDA和ME培养基上培养,菌落形态如图所示(图1)。25℃下,3d菌落直径达4~6cm。PDA培养基上,菌落粉色,菌丝无色。ME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生长旺盛。大型分生孢子细长,有足细胞,砖红色,镰刀形,一般为3~7个分隔,多5个隔膜,大小为24~84um×2.5-5um。小型分生孢子少,呈链状,链较长,为典型的腊肠形状,无隔膜,大小为4.0~8.5×1.5~3.5um。厚垣孢子不易产生。1.3鉴定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将病原菌经PDA培养基培养3d后,刮取病原菌菌丝转接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120r/min28℃摇床培养3d,挑取部分菌丝球送样至江苏金唯智测序中心,用引物ITS1/ITS4(ITS1:TCCGTAGGTGAACCTGCGG;ITS4:TCCTCCGCTT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纳他霉素在防治甜樱桃病害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纳他霉素在防治甜樱桃病害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害至少包括砖红镰刀菌。
3.纳他霉素在防治甜樱桃在采摘后低温贮藏过程中受到砖红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病害中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纳他霉素是以溶液的形式对甜樱桃所受到的砖红镰刀菌侵染病害进行防治的;
纳他霉素溶液抑制砖红镰刀菌落扩展的浓度大于或等于100mg/L。
5.纳他霉素在制备作为防治甜樱桃受到砖红镰刀菌侵染的抑菌剂中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新,陈蕾蕾,裘纪莹,焦明镜,陈相艳,赵双枝,辛雪,王军华,刘孝永,杨金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