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454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2
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属于全自动清洗设备驱动轮技术领域,包括连接配合的支撑轴承、驱动轮体,以及与驱动轮体传动连接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体与支撑轴承的外圈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且驱动轮体与支撑轴承外圈之间设置弹性阻尼件,弹性阻尼件与驱动轮体、支撑轴承分别构成顶触配合;本技术方案设计新颖、构思合理,支承轴承与驱动轮体间设置弹性阻尼件,可有效防止支撑轴承外圈与驱动轮体内圈间产生相对滑动,减缓支撑轴承与驱动轮体的磨损,延长驱动轮使用寿命;另外因支承轴承与驱动轮体间设置弹性阻尼件,支承轴承与驱动轮体间可采用间隙配合,降低了驱动轮体装配难度,可有效提升装配效率、降低后续维护实施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
本技术属于全自动清洗设备驱动轮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
技术介绍
全自动清洗吸干机、清扫机等清洁设备的移动驱动基本采用前驱设计,驱动电机与轮体一体化的驱动轮被广泛使用,驱动轮体与减速电机之间是通过一个轴承来支撑与承重,通过驱动盘来传递扭矩。其中的驱动轮体属易耗件,磨损后需要进行更换处理;为了方便用户自行更换驱动轮体,设计时驱动轮体与轴承之间只能选择小间隙配合;但这种驱动轮体与轴承之间的小间隙配合使得驱动轮体内径与轴承外径产生不等,运转中转速相对,容易造成轴承外圈与驱动轮体内圈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加速轴承及驱动轮体的磨损。本技术旨在解决驱动轮体与轴承之间的滑动问题,即业内常说的轴承跑外圈,减缓轴承及驱动轮体的磨损,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利用弹性阻尼件设计提供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驱动轮体与轴承之间的滑动问题。所述的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包括连接配合的支撑轴承、驱动轮体,以及与驱动轮体传动连接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体与支撑轴承的外圈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且驱动轮体与支撑轴承外圈之间设置弹性阻尼件,弹性阻尼件与驱动轮体、支撑轴承分别构成顶触配合。所述的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阻尼件采用环形结构,驱动轮体与支撑轴承外圈端面和/或环面配合的内层设置凹槽用于嵌接弹性阻尼件,嵌接弹性阻尼件上部高出驱动轮体内壁,嵌接弹性阻尼件与驱动轮体、支撑轴承之间分别构成顶触配合。所述的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阻尼件采用波形垫圈结构,安装在与驱动轮体间隙配合的支撑轴承端面,波形垫圈两面分别与支撑轴承、驱动轮体顶触配合。所述的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阻尼件采用压簧组结构,驱动轮体与支撑轴承端面间隙配合的内层设置一组安装孔,弹性阻尼件插接在安装孔内且其上部高出驱动轮体,弹性阻尼件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轴承、驱动轮体顶触配合。所述的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电机由驱动电机、减速箱配合构成,减速箱的输出轴上连接设置驱动盘,所述驱动轮体与驱动盘固定连接。所述的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结构的弹性阻尼件包括但不限于O型密封圈、弹簧圈。所述的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安装孔采用径向和/或环向均布结构,一组安装孔均匀布置在驱动轮体与支撑轴承端面间隙配合的内层。所述的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通过减速箱的箱体法兰面安装在底座上,减速箱的箱体法兰与底座构成支撑轴承的轴向限位结构。所述的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设计新颖、构思合理,在支承轴承与驱动轮体之间配合设置弹性阻尼件,可有效防止支撑轴承外圈与驱动轮体内圈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减缓支撑轴承与驱动轮体的磨损,延长驱动轮的使用寿命;另外因在支承轴承与驱动轮体之间设置了弹性阻尼件,支承轴承与驱动轮体之间可采用间隙配合,降低了驱动轮体的装配难度,可有效提升装配效率,也降低了后续维护实施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弹性阻尼件采用波形垫圈结构时与驱动轮体、支撑轴承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弹性阻尼件采用压簧组时压簧与驱动轮体、支撑轴承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弹性阻尼件采用环形结构时安装与支撑轴承环面间隙配合的驱动轮体内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驱动电机、2-底座、3-驱动轮体3、4-支撑轴承4、5-弹性阻尼件5、6-驱动盘6、7-减速箱、8-输出轴。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为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减速电机由驱动电机1、减速箱7配合构成,减速箱7的输出轴8上连接设置驱动盘6,驱动盘6上固定连接驱动轮体3,驱动轮体3通过驱动盘6与输出轴8之间构成了驱动传动连接;驱动轮体3内设置支撑轴承4,支撑轴承4采用深沟球轴承,驱动轮体3与支撑轴承4外转动圈的端面、环面之间分别采用间隙配合,且驱动轮体3与支撑轴承4之间设置弹性阻尼件5,弹性阻尼件5与驱动轮体3、支撑轴承4之间构成压接配合,驱动轮体3、支撑轴承4分别与弹性阻尼件5之间构成顶触配合,弹性阻尼件5与驱动轮体3、支撑轴承4之间分别构成了摩擦接触配合,利用相互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弹性阻尼件5将间隙配合的驱动轮体3、支撑轴承4连成一个整体,可有效防止支撑轴承外圈与驱动轮体内圈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减缓支撑轴承与驱动轮体的磨损,延长驱动轮的使用寿命;另外,支承轴承与驱动轮体之间采用间隙配合,降低了驱动轮体的装配难度,可有效提升装配效率,也降低了后续维护实施难度。上述实施例中,弹性阻尼件5采用环形结构,包括但不限于O型密封圈、弹簧圈,安装在驱动轮体3与支撑轴承4外转圈的配合面,包括端面和/或环面,图1所示安装在端面配合面,图4所示安装在环面配合面,驱动轮体3内层设置凹槽用于嵌接弹性阻尼件5,嵌接弹性阻尼件5上部高出驱动轮体3内壁,嵌接弹性阻尼件5与驱动轮体3、支撑轴承4之间分别构成顶触配合。上述实施例中,弹性阻尼件5采用波形垫圈结构,安装在与驱动轮体3间隙配合的支撑轴承4端面,如图2所示,波形垫圈两面分别与支撑轴承4、驱动轮体3顶触配合。上述实施例中,弹性阻尼件5采用压簧组结构,压簧安装在驱动轮体3与支撑轴承4端面间隙配合的内层,如图3所示,一组安装孔采用对称均布结构,轴向对称且径向和/或环向均布,均匀布置在驱动轮体3与支撑轴承4端面间隙配合的内层,弹性阻尼件5插接在安装孔内且其上部高出驱动轮体3,弹性阻尼件5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轴承4、驱动轮体3顶触配合。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弹性阻尼件5还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钢丝、钢片等。上述实施例中,弹性阻尼件5可采用不同型式结合应用。上述实施例中,减速电机通过减速箱7的箱体法兰面安装在底座2上,减速箱7的箱体法兰与底座2构成支撑轴承4的轴向限位结构,同时对支撑轴承4进行轴向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包括连接配合的支撑轴承(4)、驱动轮体(3),以及与驱动轮体(3)传动连接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体(3)与支撑轴承(4)的外圈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且驱动轮体(3)与支撑轴承(4)外圈之间设置弹性阻尼件(5),弹性阻尼件(5)与驱动轮体(3)、支撑轴承(4)分别构成顶触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包括连接配合的支撑轴承(4)、驱动轮体(3),以及与驱动轮体(3)传动连接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轮体(3)与支撑轴承(4)的外圈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且驱动轮体(3)与支撑轴承(4)外圈之间设置弹性阻尼件(5),弹性阻尼件(5)与驱动轮体(3)、支撑轴承(4)分别构成顶触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阻尼件(5)采用环形结构,驱动轮体(3)与支撑轴承(4)外圈端面和/或环面配合的内层设置凹槽用于嵌接弹性阻尼件(5),嵌接弹性阻尼件(5)上部高出驱动轮体(3)内壁,嵌接弹性阻尼件(5)与驱动轮体(3)、支撑轴承(4)之间分别构成顶触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阻尼件(5)采用波形垫圈结构,安装在与驱动轮体(3)间隙配合的支撑轴承(4)端面,波形垫圈两面分别与支撑轴承(4)、驱动轮体(3)顶触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轴承外圈滑动的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阻尼件(5)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勇玖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恒业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