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波电路以及车载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87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滤波电路以及车载电子设备,用于电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包括:滤波电路中包括降噪装置。当电流流经该降噪装置以及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该降噪装置之后通过电容导入地面。这样,减少了流经共模电感的此部分频段的电流,从而缓解了电容和共模电感之间的谐振,减小了谐振频段的电磁噪声,提升了输出信号的信噪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波电路以及车载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是一种滤波电路。
技术介绍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现代汽车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汽车的智能化则需要更多电子部件的支撑。为保障车辆运行的可靠性,质量检测机构以及车企通常会根据相关的EMC标准对车辆进行检测。因此,车上各电子部件要做好EMC设计以防止电磁噪声的互相干扰。现有技术中,各电子部件的对外通信端口是考验其EMC特性的一个较为关键的点,电子部件的通信端口要做好滤波设计才能使得该电子部件满足相关的EMC标准要求。现有的通信端口常常通过包含有电感和电容的滤波电路进行滤波,进而降低通信端口线缆上的电磁噪声。然而,滤波电路中包含的电容和电感会产生谐振,在谐振频段电磁噪声被抬升,从而可能导致产品无法满足EMC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电路以及车载电子设备,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该降噪装置之后通过第一电容导入地面。这样,该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电容之前没有经过共模电感,从而缓解了电容和电感之间的谐振,减小了谐振频段的电磁噪声。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复位电路,该电路中包括:第一电容模块、电感模块,所述第一电容模块包括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电感模块包括共模电感、第一降噪装置以及第二降噪装置;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降噪装置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噪装置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降噪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降噪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一降噪装置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一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一降噪装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导入地面;当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二降噪装置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二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二降噪装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导入地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滤波电路中包括降噪装置。当电流流经该降噪装置以及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该降噪装置之后通过电容导入地面。这样,减少了流经共模电感的此部分频段的电流,从而缓解了电容和共模电感之间的谐振,减小了谐振频段的电磁噪声,提升了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电路:所述滤波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模块,所述第二电容模块包括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四电容串联;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降噪装置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噪装置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滤波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模块,第一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可以通过第二电容模块中的第三电容导入地面。同理可知,第二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可以通过第二电容模块中的第四电容导入地面。这样,便更进一步提升了滤波电路降噪的效率。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电路:所述第一降噪装置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二降噪装置包括第二电阻;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一电阻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一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一电阻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导入地面;当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二电阻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二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二电阻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导入地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降噪装置的具体的实现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电路:所述第一降噪装置包括第一磁珠,所述第二降噪装置包括第二磁珠;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一磁珠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一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一磁珠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导入地面;当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二磁珠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二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二磁珠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导入地面。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降噪装置包括第一磁珠,第二降噪装置包括第二磁珠,当电流中的噪声频率极高时,采用磁珠做为降噪装置可以防止高频噪声情况下阻抗衰减,防止低频电流从降噪装置通过,从而提升滤波电路的可靠性。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电路:所述第一降噪装置包括第五电容,所述第二降噪装置包括第六电容;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五电容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一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五电容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导入地面;当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六电容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二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六电容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导入地面。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降噪装置包括第五电容,第二降噪装置包括第六电容,电容对于低频电流具有更好的隔绝效果,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滤波电路更进一步提升了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电路:所述第一降噪装置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五电容,所述第二降噪装置包括第二电阻以及第六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五电容串联;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六电容串联;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五电容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或,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一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五电容以及所述第一电阻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导入地面;当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六电容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或,当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二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六电容以及所述第二电阻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导入地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降噪装置的具体的实现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电路:所述第一降噪装置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一磁珠,所述第二降噪装置包括第二电阻以及第二磁珠;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磁珠串联;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磁珠串联;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一电阻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或,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一磁珠与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一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一电阻以及所述第一磁珠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导入地面;当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二电阻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或,当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二磁珠与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二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二电阻以及所述第二磁珠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导入地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降噪装置的具体的实现方式,提升了方案的可实现性。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电路:所述第一降噪装置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一电感,所述第二降噪装置包括第二电阻以及第二电感;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感串联;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电感串联;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模块、电感模块,所述第一电容模块包括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电感模块包括共模电感、第一降噪装置以及第二降噪装置;/n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n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降噪装置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端连接;/n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噪装置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端连接;/n所述第一降噪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三端连接;/n所述第二降噪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四端连接;/n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n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一降噪装置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一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一降噪装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导入地面;/n当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二降噪装置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二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二降噪装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导入地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模块、电感模块,所述第一电容模块包括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电感模块包括共模电感、第一降噪装置以及第二降噪装置;
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降噪装置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噪装置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降噪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第二降噪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四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一降噪装置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一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一降噪装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导入地面;
当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二降噪装置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二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二降噪装置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导入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模块,所述第二电容模块包括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
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第四电容串联;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降噪装置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降噪装置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第四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装置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二降噪装置包括第二电阻;
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一电阻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一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一电阻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导入地面;
当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二电阻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二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二电阻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导入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装置包括第一磁珠,所述第二降噪装置包括第二磁珠;
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一磁珠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一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一磁珠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导入地面;
当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二磁珠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二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二磁珠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导入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装置包括第五电容,所述第二降噪装置包括第六电容;
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五电容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一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五电容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导入地面;
当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六电容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二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六电容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导入地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装置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五电容,所述第二降噪装置包括第二电阻以及第六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五电容串联;
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六电容串联;
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五电容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或,当第一电流流经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一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五电容以及所述第一电阻之后,通过所述第一电容导入地面;
当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六电容以及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或,当第二电流流经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共模电感的连接点时,第二电流中部分频段的电流流经所述第六电容以及所述第二电阻之后,通过所述第二电容导入地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装置包括第一电阻以及第一磁珠,所述第二降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轩言成王德臣赵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