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LED车灯瞬间散热传递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58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LED车灯瞬间散热传递模块,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的靠后端位置开设有第一空槽,所述固定块两侧的靠前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固定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固定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该多功能LED车灯瞬间散热传递模块,通过第一空槽、第二空槽、第一卡块以及第二卡块的设计,利用模具的精密冲压,硬性异型挤出固定凸台,便于散热LED灯的连接,使产品在装配中更方便而结实的连在一起,保持产品在整个散热过程中更顺畅,能够提高车灯的散热效率,通过散热风扇的设计,能够在车灯的内部进行直接采用风冷散热,能够对车灯本体进行快速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LED车灯瞬间散热传递模块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多功能LED车灯瞬间散热传递模块。
技术介绍
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以及特殊用途。随着汽车产品渐渐成为家庭的硬性条件,汽车成为普遍广大家庭的代步工具,晚上出行方面车灯的作用更为重要,汽车车灯散热方面也面临着变革,车灯散热主要体现在快速、稳定、耐用的基础上,为此,公司根据终端客户的要求,研发一款全新的汽车车灯散热模块,以适应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LED车灯瞬间散热传递模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汽车成为普遍广大家庭的代步工具,晚上出行方面车灯的作用更为重要,汽车车灯散热方面也面临着变革,车灯散热主要体现在快速、稳定、耐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LED车灯瞬间散热传递模块,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的靠后端位置开设有第一空槽,所述固定块两侧的靠前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固定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固定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相对一侧的靠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热块,两个凹槽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隔热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第一卡块、第二卡块、连接块、安装板以及固定板的表面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氧化膜和防锈膜,两个固定板相对的一侧的靠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开设有条形槽,所述两个散热风扇相对一侧的输出端均连通有排风管,两个排风管相对的一侧均连通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顶部和底部依次贯穿凹槽和隔热块并延伸至条形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空槽的形状为环形,所述第一空槽与固定块之间为一体化设计。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和安装板之间开设有第二空槽,所述第二空槽的形状为环形。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开设的数量为两个。优选的,两个固定板相对一侧的靠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左右对称设计。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采用的型号为DP200AD,所述散热风扇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LED车灯瞬间散热传递模块,通过第一空槽、第二空槽、第一卡块以及第二卡块的设计,利用模具的精密冲压,硬性异型挤出固定凸台,便于散热LED灯的连接,使产品在装配中更方便而结实的连在一起,保持产品在整个散热过程中更顺畅,能够提高车灯的散热效率,通过散热风扇的设计,能够在车灯的内部进行直接采用风冷散热,能够对车灯本体进行快速散热,通过分流管的设计,扩大散热风扇散热面积,使得整个车灯内部都处于散热风扇的覆盖面积中,进一步的提高车灯的散热效率,且本装置采用纯铝制造,采用纯铝优秀的物理散热性能,同比旧款非纯铝散热传递模块车灯,散热效果能够提高30%,使得本装置在散热时能够保持快速、稳定以及耐用特点,而且本装置采用凸胞挤压方式,将材料进行多方向折弯,使得凸台高度差更高,在安装后,不会密闭封死,会留有间隙,能够更好的使车灯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板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防锈膜的剖视图。图中:1、固定块;2、第一空槽;3、第一卡块;4、第二卡块;5、连接块;6、安装板;7、固定板;8、凹槽;9、隔热块;10、散热风扇;11、氧化膜;12、条形槽;13、防锈膜;14、排风管;15、分流管;16、第二空槽;17、透气孔;18、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多功能LED车灯瞬间散热传递模块,包括固定块1,固定块1顶部的靠后端位置开设有第一空槽2,固定块1两侧的靠前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3,固定块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4,固定块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两个固定板7相对一侧的靠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凹槽8,凹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热块9,两个凹槽8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散热风扇10,散热风扇10与隔热块9固定连接,固定块1、第一卡块3、第二卡块4、连接块5、安装板6以及固定板7的表面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氧化膜11和防锈膜13,两个固定板7相对的一侧的靠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开设有条形槽12,两个散热风扇10相对一侧的输出端均连通有排风管14,两个排风管14相对的一侧均连通有分流管15,分流管15的顶部和底部依次贯穿凹槽8和隔热块9并延伸至条形槽12的内部。本技术中:第一空槽2的形状为环形,第一空槽2与固定块1之间为一体化设计,通过第一空槽2的设置,便于使用者进行排线。本技术中:连接块5和安装板6之间开设有第二空槽16,第二空槽16的形状为环形;通过第二空槽16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排线的同时,增加连接块5的空气流通性。本技术中:安装板6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17,透气孔17开设的数量为两个;通过透气孔17的设置,用来散走热量。本技术中:两个固定板7相对一侧的靠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18,安装孔18为左右对称设计;通过安装孔18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安装照明灯。本技术中:散热风扇10采用的型号为DP200AD,散热风扇10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其为常用连接方式,故图中未示出。工作原理:本装置采用纯铝制成,利用纯铝优异的散热性能,当车灯安装在本装置上时,热量会被本装置进行吸收,使得热量快速的传递走,在通过第一空槽2和第二空槽16的设计,在使用者排线后还会留有较大的空间,使得灯罩内的热量能够进行流通,向外进行排出,不会聚集在灯罩的内部,通过散热风扇10的,能够直接在车灯内部对车灯进行风冷散热,通过分流管15的设置,能够将散热风扇10的出风面进行扩大,使得其覆盖在整个灯罩内部,能够对整个车灯进行散热。综上所述:该多功能LED车灯瞬间散热传递模块,通过第一空槽2、第二空槽16、第一卡块3以及第二卡块4的设计,利用模具的精密冲压,硬性异型挤出固定凸台,便于散热LED灯的连接,使产品在装配中更方便而结实的连在一起,保持产品在整个散热过程中更顺畅,能够提高车灯的散热效率,通过散热风扇10的设计,能够在车灯的内部进行直接采用风冷散热,能够对车灯本体进行快速散热,通过分流管15的设计,扩大散热风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LED车灯瞬间散热传递模块,包括固定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顶部的靠后端位置开设有第一空槽(2),所述固定块(1)两侧的靠前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3),所述固定块(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4),所述固定块(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两个固定板(7)相对一侧的靠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热块(9),两个凹槽(8)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散热风扇(10),所述散热风扇(10)与隔热块(9)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第一卡块(3)、第二卡块(4)、连接块(5)、安装板(6)以及固定板(7)的表面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氧化膜(11)和防锈膜(13),两个固定板(7)相对的一侧的靠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开设有条形槽(12),两个散热风扇(10)相对一侧的输出端均连通有排风管(14),两个排风管(14)相对的一侧均连通有分流管(15),所述分流管(15)的顶部和底部依次贯穿凹槽(8)和隔热块(9)并延伸至条形槽(12)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LED车灯瞬间散热传递模块,包括固定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顶部的靠后端位置开设有第一空槽(2),所述固定块(1)两侧的靠前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3),所述固定块(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4),所述固定块(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两个固定板(7)相对一侧的靠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热块(9),两个凹槽(8)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散热风扇(10),所述散热风扇(10)与隔热块(9)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第一卡块(3)、第二卡块(4)、连接块(5)、安装板(6)以及固定板(7)的表面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氧化膜(11)和防锈膜(13),两个固定板(7)相对的一侧的靠顶部和底部位置均开设有条形槽(12),两个散热风扇(10)相对一侧的输出端均连通有排风管(14),两个排风管(14)相对的一侧均连通有分流管(15),所述分流管(15)的顶部和底部依次贯穿凹槽(8)和隔热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勇杨光欣伍贤来董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兴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