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以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506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照明装置以及车辆,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和分流结构。壳体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光源安装区域和DMD安装区域,壳体的外壁面上形成有光源散热区域和DMD散热区域,光源散热区域与光源安装区域对应,DMD散热区域与DMD安装区域对应;分流结构设置在壳体的外壁面上,分流结构处在光源散热区域与DMD散热区域之间,分流结构用于引导风分别吹向光源散热区域和DMD散热区域。由此,通过设置分流结构,能够使一部分风对光源散热,也能够使另一部分风对DMD芯片散热,可以避免照明装置过热,并且,也能够避免光源散热区域的热风被吹到DMD散热区域,还能够避免DMD散热区域的热风被吹到光源散热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以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照明装置以及具有该照明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现有车辆的照明装置工作时,光源和DMD(DigitalMicromirrorDevice-数字微镜设备)芯片会产生很多热量,光源产生的热量容易被吹向DMD芯片,并且,DMD芯片产生的热量也容易被吹向光源,导致光源和DMD芯片的散热效果较差,从而容易导致照明装置过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照明装置,可以解决光源散热区域的热风容易被吹到DMD散热区域的问题,也可以解决DMD散热区域的热风容易被吹到光源散热区域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光源安装区域和DMD安装区域,所述壳体的外壁面上形成有光源散热区域和DMD散热区域,所述光源散热区域与所述光源安装区域对应,所述DMD散热区域与所述DMD安装区域对应;以及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面上,所述分流结构处在所述光源散热区域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光源安装区域(13)和DMD安装区域(14),所述壳体(1)的外壁面上形成有光源散热区域(11)和DMD散热区域(12),所述光源散热区域(11)与所述光源安装区域(13)对应,所述DMD散热区域(12)与所述DMD安装区域(14)对应;以及/n分流结构(2),所述分流结构(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壁面上,所述分流结构(2)处在所述光源散热区域(11)与所述DMD散热区域(12)之间,所述分流结构(2)用于引导风分别吹向所述光源散热区域(11)和所述DMD散热区域(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壁面上形成有光源安装区域(13)和DMD安装区域(14),所述壳体(1)的外壁面上形成有光源散热区域(11)和DMD散热区域(12),所述光源散热区域(11)与所述光源安装区域(13)对应,所述DMD散热区域(12)与所述DMD安装区域(14)对应;以及
分流结构(2),所述分流结构(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外壁面上,所述分流结构(2)处在所述光源散热区域(11)与所述DMD散热区域(12)之间,所述分流结构(2)用于引导风分别吹向所述光源散热区域(11)和所述DMD散热区域(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结构(2)一体地从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向远离所述壳体(1)的内壁面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结构(2)具有第一分流面(21)和第二分流面(22),所述第一分流面(21)朝向所述DMD散热区域(12)导风,所述第二分流面(22)朝向所述光源散热区域(11)导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面(21)和所述第二分流面(22)为所述分流结构(2)的两个彼此背对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结构(2)构造为分流板(23),所述分流板(23)沿所述照明装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江生李琦李明安旺刘羽飞樊鹏宇应世明杜悦佳王猛安胜伟梁俊凯张志金李德雄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