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散热风扇及其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灯具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散热风扇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大灯散热风扇的轭板与电路基板采用粘合方式设置于电路基板背面后形成固定一体式连接,转轴一端与扇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轴承连接,轴承嵌在底座上的安装基座内,转轴通过弹性挡圈与轴承连接在一起。为了方便弹性挡圈的安装固定需在底座的凹槽底部设有通孔;为了满足散热风扇的高速运转和快速散热的需要,可通过通孔处注入散热和润滑用的油脂,再通过在通孔外侧设置盖板防止油脂溅射。但通常风扇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因微振动影响会造成盖板的松动和错位,油脂也会从盖合面在旋转惯性的作用下被甩出,不仅污染灯具的使用环境,严重影响灯具的整体品质,同时由于油脂逐渐减少,导致风扇自身温度过高而造成风扇内的电器元件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加速老化,机械部件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也会加剧疲劳而造成过度磨损。综上所述,传统的汽车大灯散热风扇存在如下缺陷:1)风扇内的油脂在风扇高速运转过程中从盖板和底座的盖合处溢出后容易污染工作环境,影响产品外观;2)用于轴承与转轴限位固定的弹性挡圈的安装需借助辅助工具,装配效率比较低,安装时需借助底座上的通孔才能完成,安装完成以后需盖板封闭才能将散热和润滑用油脂限定在底座内,增加了油脂泄露的风险,且安装工序较为繁杂,降低产量;3)传统的轭板需先经过粘合工艺与电路基板粘合在一起,再与底座连接在一起,组装过程繁琐,且轭板形状受电路基板形状限制,无法根据使用需求对轭板进行优化设计。 >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汽车大灯内使用的散热风扇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现提供一种耐高温散热风扇及其装配方法,可在注入散热和润滑油脂以后达到润滑和快速散热效果的同时有效防止油脂在风扇高速运转的情况下被甩出;且转轴安装简便快速,装配效率高;通过简化轭板与电路基板的装配工序,轭板的尺寸和造型不再受电路基板形状的限制,便于轭板的优化设计,有助于产品轻量化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散热风扇,包括底座、卡圈、转轴,所述转轴下部设有供所述卡圈卡入的环形沟槽,所述底座的底壁上设有供所述卡圈沉入的凹槽A,所述卡圈置于所述凹槽A内,所述卡圈包括环形薄片本体,所述环形薄片本体的通孔壁上径向开设有至少两个开口槽,所述环形薄片本体与所述底座的底壁之间设有供转轴的轴端沉入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下端通过所述底座的底壁封闭。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薄片本体的通孔直径小于转轴的轴端直径;所述环形薄片本体的通孔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环形沟槽的内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口槽沿所述环形薄片本体的通孔圆周均布。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口槽沿所述环形薄片本体的通孔轴线对称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槽的槽底所在的切线圆直径大于所述转轴的轴端直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凹槽A的槽底设有沉槽B,所述环形薄片本体下表面与所述沉槽B形成供所述转轴的轴端沉入的空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耐高温散热风扇还包括轴承、扇叶、轭板、电路基板,在所述凹槽A的上方同轴设有所述轴承的安装基座,所述轴承嵌在所述安装基座内,所述转轴上部与所述扇叶连接,所述转轴的下部依次与所述轴承、卡圈连接,所述轭板套设在所述安装基座的外周,所述轭板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壁上,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轭板、所述底座的底壁依次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所述底座的底壁上设有供轭板沉入的凹槽C。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扇叶上设有驱动磁铁,所述轭板上设有与所述驱动磁铁对应的耳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散热风扇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轭板套设在所述安装基座的外周,所述轭板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壁上的凹槽C内,再将电路基板放置在所述轭板的上方,通过紧固件将所述电路基板、所述轭板与所述底座连接成一体;2)、将所述卡圈放入所述底座的底壁上的凹槽A内,将所述轴承放入所述底座上的安装基座内;3)、将所述转轴的上端与所述扇叶连接成风扇组件;4)、将所述转轴的下端先插入所述轴承的内圈,按压所述转轴的顶端,使所述转轴与所述轴承紧配合,继续向下按压,使所述转轴上的环形沟槽与所述卡圈的环形薄片本体上的通孔配合,所述转轴的下端沉入所述底座上的沉槽内,使所述风扇组件与所述轴承连接,通过所述卡圈限位,通过所述扇叶上的驱动磁铁与所述轭板以磁连接方式实现扇叶组件与底座的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高温散热风扇底座上不存在油脂溅射的出口,可有效的将散热和润滑油脂保留在底座内的散热和润滑区域内,简化了底座结构;2)在安装转轴时,只需将转轴沿轴线下压,使卡圈的环形薄片本体上开口槽之间的弹片发生向下弯曲形变,使环形薄片本体的通孔变大至可供转轴的轴端通过,当转轴下行至所述卡圈的环形薄片本体上的弹片与所述转轴下部的环形沟槽卡接即可完成装配,整个装配过程无需任何辅助工具,装配简单快速,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轭板与电路基板的安装结构将轭板与电路基板分体设置,精减了轭板与电路基板的粘合工序,节省了制作成本;轭板形状不再受电路基板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轭板的形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环形薄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底座;11、底壁;111、凹槽A;112、沉槽B;113、安装基座;114、凹槽C;2、卡圈;21、环形薄片本体;211、通孔;212、开口槽;2121、开口槽的槽底所在的切线圆;213、弹片;3、转轴;31、环形沟槽;32、轴端;4、轴承;5、扇叶;6、轭板;61、耳部;7、电路基板;8、空腔;9、紧固件;D1、环形薄片本体的通孔直径;D2、转轴的轴端直径;D3、环形沟槽的内径;D4、开口槽的槽底所在的切线圆直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耐高温散热风扇,包括底座1、卡圈2、转轴3,转轴3下部设有供卡圈2卡入的环形沟槽31,底座1的底壁11上设有供卡圈2沉入的凹槽A111,卡圈2置于凹槽A111内,卡圈2包括环形薄片本体21,环形薄片本体21的通孔211壁上径向开设有至少两个开口槽212,环形薄片本体21与底座1的底壁11之间设有供转轴3的轴端32沉入的空腔8,空腔8的下端通过底座1的底壁11封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高温散热风扇在转轴3安装到位以后无需从底座1外部安装卡圈2,底座1上也无需预留安装用的通孔,转轴3的轴端32沉入的空腔8通过底座1的底壁11封闭,不存在散热和润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散热风扇,包括底座、卡圈、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下部设有供所述卡圈卡入的环形沟槽,所述底座的底壁上设有供所述卡圈沉入的凹槽A,所述卡圈置于所述凹槽A内,所述卡圈包括环形薄片本体,所述环形薄片本体的通孔壁上径向开设有至少两个开口槽,所述环形薄片本体与所述底座的底壁之间设有供转轴的轴端沉入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下端通过所述底座的底壁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散热风扇,包括底座、卡圈、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下部设有供所述卡圈卡入的环形沟槽,所述底座的底壁上设有供所述卡圈沉入的凹槽A,所述卡圈置于所述凹槽A内,所述卡圈包括环形薄片本体,所述环形薄片本体的通孔壁上径向开设有至少两个开口槽,所述环形薄片本体与所述底座的底壁之间设有供转轴的轴端沉入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下端通过所述底座的底壁封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薄片本体的通孔直径小于转轴的轴端直径;所述环形薄片本体的通孔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环形沟槽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沿所述环形薄片本体的通孔圆周均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沿所述环形薄片本体的通孔轴线对称布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的槽底所在的切线圆直径大于所述转轴的轴端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A的槽底设有沉槽B,所述环形薄片本体下表面与所述沉槽B形成供所述转轴的轴端沉入的空腔。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耐高温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散热风扇还包括轴承、扇叶、轭板、电路基板,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禄,白木学,岩田,
申请(专利权)人:客瓦垒石上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