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以及电动移动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064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4
提供一种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以及电动移动体,以将三个行星齿轮(4)的平面部的大半部分堵住的方式配置有润滑脂罩(3)。该润滑脂罩(3)为树脂制,成为以沿着行星齿轮(4)的大径部分的齿面外周的圆弧的形状形成有圆弧状的内壁、而且为了进一步补强而形成有外壁的双重壁构造。并且,第一轴承部固定于无铁芯马达的内部构造物而支承行星齿轮,支架(5)固定于马达外壳的底面部,在各孔中轴前端能够利用第二轴承部旋转,各行星齿轮(4)在第一轴承部和第二轴承部两点受到支承。二轴承部两点受到支承。二轴承部两点受到支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以及电动移动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以及电动移动体,该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装入有适合在轮椅等电动移动体中使用的马达。

技术介绍

[0002]轮椅逐渐推进电动化,但对于电动化不可或缺的马达的设置部位出于与座面的关系而受到制约。因此,一直谋求着马达的小型化。为将马达的旋转向车轮传递,对转速进行调节的齿轮不可或缺,存在需要确保足以容纳齿轮单元和马达的容积的问题。
[0003]在面向电动车的马达中,已知存在考虑设置空间而在车轮的轮毂装入马达的轮毂电机。但是,即使是轮毂电机,如果将齿轮单元和马达组合,马达壳体(旋转电机的外壳)也会向轴向突出。
[0004]现有技术文献:JP2021

194037A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上述现有技术文献的图1至图3等可知,马达壳体会向轮椅的座面侧大幅突出。在电动轮椅的情况下,会使座面下的空间减小,并且在折叠的情况下,突出部也会增大。
[0007]于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提出了在马达内部内置齿轮单元的方案,制造出外壳的轴向的长度与外轮的宽度大致相等的旋转电机。关于这一点,由于在上述现有技术文献中是有铁芯马达而内置有铁芯,所以是未能构思出的。并且,这是基于如果是具备圆筒状线圈体的无铁芯马达,则在没有铁芯的空间就能收纳齿轮单元的设想。
[0008]然而,向齿轮涂布的润滑脂伴随着齿轮的旋转而飞散,由于齿轮在电动机内部一体化地内置,所以要想追加润滑脂,必须拆卸旋转电机的外壳,会给利用者造成负担、不便。
[0009]于是,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争取在将齿轮单元内置于电动机的情况下不使润滑脂飞散,从而避免润滑脂的枯竭。
[0010]并且,由于齿轮单元与马达的转子的间隙变小,即使有少许齿轮结构的轴偏移也会成为发生故障的原因。
[0011]于是,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在马达内置了齿轮单元的情况下,为了防止齿轮结构与马达的转子特别是与内磁轭的接触,使各齿轮的轴位置不发生偏移。
[0012]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3]为了达成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的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在无铁芯马达的固定轴上设有齿轮单元,并且齿轮单元收纳于圆筒状的无铁芯马达的转子的内侧。固定轴的一部分贯穿在无铁芯马达的转子中央设置的环状体的孔部,该环状体通过转子的旋转而旋转。在该环状体的外周存在齿轮槽,齿轮单元具备内齿轮和小径部分的齿与该内齿轮的内齿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与小径部分相独立地在同轴上的大径部分也形成有齿轮槽,行星齿轮的大径部分的齿以与所述环状体的齿轮槽啮合的方式定位。这样,通过转子的
旋转,与环状体啮合的行星齿轮旋转,从而内齿轮旋转,通过内齿轮的旋转,固定于内齿轮的外壳旋转。以使各行星齿轮的轴的大径部分侧的前端贯穿润滑脂罩和支架的孔部的方式具备润滑脂罩和支架,支架固定于马达外壳的底面部。至少在各行星齿轮的大径部分的齿面涂布有润滑脂。特征在于,润滑脂罩位于支架的大径部分侧,以沿着大径部分的齿面外周的方式具备圆弧状的内壁,以覆盖各行星齿轮的平面部的大半部分的方式配置,使轮毂的孔部嵌入且固定有外壳的外轮旋转。
[001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润滑脂罩的圆弧上内壁与齿面外周的间隔优选为2mm以内。齿面外周表示齿旋转的最大范围。从防止润滑脂飞散的观点出发,应该尽可能减小该间隔。另外,润滑脂罩也可以从表里两侧盖在行星齿轮上。润滑脂罩自身可以为树脂制。
[0015]另外,本技术的电动移动体的特征在于,将上述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装入于外轮的轮毂而构成。
[0016]为了达成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涉及的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在无铁芯马达的固定轴上设有齿轮单元,并且齿轮单元收纳于圆筒状的无铁芯马达的转子的内侧。所述固定轴贯穿在无铁芯马达的转子中央设置的环状体的孔部,该环状体通过转子的旋转而旋转。在环状体的外周存在齿轮槽。齿轮单元具备内齿轮和小径部分的齿与内齿轮的内齿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与所述小径部分相独立地在同轴上的大径部分也形成有齿轮槽,在所述小径部分的齿与所述大径部分的齿之间的轴上配置有第一轴承部。第一轴承部固定于无铁芯马达的内部构造物而对行星齿轮进行支承,行星齿轮的大径部分的齿以与所述环状体的齿轮槽啮合的方式定位。以使各行星齿轮的轴的大径部分侧的前端贯穿支架的孔部的方式具备支架,支架固定于马达外壳的底面部,在各孔中,轴前端以能够通过第二轴承部旋转的方式定位。这样,通过转子的旋转,与所述环状体啮合的所述行星齿轮旋转,从而内齿轮旋转,通过内齿轮的旋转,使固定于该内齿轮的外壳旋转,从而使轮毂的孔部嵌入且固定有外壳的外轮旋转。
[0017]有益的效果
[0018]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案,具有能够在内置齿轮单元的旋转电机中防止齿轮单元部的润滑脂枯竭这一效果。此外,也具有由盖实现的静音化这一次要效果。
[0019]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案,具有能够在内置齿轮单元的旋转电机中,防患由于构成齿轮单元的齿轮的位置偏移而造成的与旋转部的接触于未然这一效果。此外,由于对支承机构进行了精心设计,也具有提高将齿轮单元组装于无铁芯马达内的操作性这一次要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在本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实施例中将外壳的盖拆下而对内侧的润滑脂罩的配置的情形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0021]图2是从表侧观察图1例示的润滑脂罩的立体图。
[0022]图3是从里侧观察图1例示的润滑脂罩的立体图。
[0023]图4是表示从图1例示的状态嵌入润滑脂罩的方式的立体图。
[0024]图5是图4图示的状态的平面图。
[0025]图6是在图1例示的状态下追加了支架的立体图。
[0026]图7是表示图1例示的旋转电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0027]图8是图7图示的侧剖视图。
[0028]图9是对图1例示的旋转电机中外侧的润滑脂罩的配置的情形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0029]图10是从表侧观察图9例示的润滑脂罩的立体图。
[0030]图11是从里侧观察图9例示的润滑脂罩的立体图。
[0031]图12是表示从图9例示的状态嵌入润滑脂罩的方式的立体图。
[0032]图13是图12图示的状态的平面图。
[0033]图14是从与图7相反的一侧观察图1例示的旋转电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0034]图15是对在本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实施例中外壳内的行星齿轮的支承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0035]图16是对图15例示的旋转电机的装配状态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0036]图17是在图15例示的旋转电机中使用的行星齿轮的外形图。
[0037]图18是对图15例示的旋转电机的行星齿轮的装配进行说明的分解图。
[0038]图19是对本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实施例中的装配状态进行说明的局部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无铁芯马达的固定轴上设有齿轮单元,并且该齿轮单元收纳于圆筒状的无铁芯马达的转子的内侧,所述固定轴的一部分贯穿在所述无铁芯马达的转子中央设置的环状体的孔部,该环状体通过所述转子的旋转而旋转,在该环状体的外周存在齿轮槽,所述齿轮单元具备内齿轮和小径部分的齿与该内齿轮的内齿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该行星齿轮与所述小径部分相独立地在同轴上的大径部分也形成有齿轮槽,所述行星齿轮的大径部分的齿以与所述环状体的齿轮槽啮合的方式定位,通过所述转子的旋转,与所述环状体啮合的所述行星齿轮旋转,从而所述内齿轮旋转,通过该内齿轮的旋转,使固定于该内齿轮的外壳旋转,以使各所述行星齿轮的轴的所述大径部分侧的前端贯穿润滑脂罩和支架的孔部的方式具备该润滑脂罩和该支架,该支架固定于马达外壳的底面部,至少在各所述行星齿轮的大径部分的齿面涂布有润滑脂,所述润滑脂罩位于所述支架的所述大径部分侧,以沿着所述大径部分的齿面外周的方式具备圆弧状的内壁,以覆盖各所述行星齿轮的平面部的大半部分的方式配置,使轮毂的孔部嵌入且固定有所述外壳的外轮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移动体用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脂罩的所述圆弧状内壁与所述齿面外周的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木学山口真也
申请(专利权)人:客瓦垒石上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