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攀爬模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02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攀爬模架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附墙支架、升降架、前限位组件、后限位组件,其中附墙支架包括竖向板架、水平板架、斜拉杆、斜撑杆,水平板架上开设有前限位槽、后限位槽;升降架包括导向杆、承托杆、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导向杆上设有前竖向导槽、后竖向导槽、前连接凸部、后连接凸部、若干限位轴,承托杆上设有第一凸片部、第二凸片部、第三凸片部、第四凸片部;前限位组件包括前定位杆、前导向轮、两个前螺栓;后限位组件包括后定位杆、后导向轮、两个后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强度高、可靠性好、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攀爬模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一种建筑施工用攀爬模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高楼建造过程中,大多会选择附着升降脚手架来进行施工。其中附着升降脚手架中比较重要的结构是攀爬模架。但现有的攀爬模架存在结构强度低、稳定性差、安全性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重新设计攀爬模架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攀爬模架结构,该建筑施工用攀爬模架结构具有结构强度高、可靠性好、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攀爬模架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附墙支架、升降架、前限位组件、后限位组件,其中附墙支架包括竖向板架、水平板架、斜拉杆、斜撑杆,所述水平板架的前后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前限位槽、后限位槽,并使前限位槽与后限位槽均横向延伸至水平板架的右表面上,所述水平板架的左侧边固定在竖向板架的右表面中部上,所述斜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竖向板架的上端与水平板架的右端上,所述斜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竖向板架的下端与水平板架的右端上;所述升降架包括导向杆、承托杆、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所述导向杆竖向布置在水平板架的右侧,所述导向杆的左表面上开设有让位槽,并使让位槽呈竖向延伸,所述让位槽中设有若干呈竖向并排布置的限位轴,并使各限位轴呈纵向延伸,还使各相邻两个限位轴之间的间距相等,以及使各限位轴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让位槽的前后槽壁上,所述导向杆的前后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前竖向导槽、后竖向导槽,所述导向杆的右表面上设有呈前后并排布置的前连接凸部、后连接凸部,在前连接凸部与后连接凸部之间形成有限位槽,所述承托杆呈横向布置,所述承托杆的左端顶面上分别设有呈前后并排布置的第一凸片部、第二凸片部,所述承托杆的左端底面上分别设有呈前后并排布置的第三凸片部、第四凸片部,所述承托杆的左端嵌装在限位槽中,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前连接凸部、第一凸片部后锁紧,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后连接凸部、第二凸片部后锁紧,所述第三螺栓依次穿过前连接凸部、第三凸片部后锁紧,所述第四螺栓依次穿过后连接凸部、第四凸片部后锁紧;所述前限位组件包括前定位杆、前导向轮、两个前螺栓,所述前导向轮能转动地设置在前定位杆的一端上,所述前定位杆的另一端嵌装在前限位槽中,并使前导向轮能转动地嵌置在前竖向导槽中,还使前导向轮的转动中心线呈纵向延伸,两个前螺栓竖向贯穿水平板架与前定位杆后锁紧;所述后限位组件包括后定位杆、后导向轮、两个后螺栓,所述后导向轮能转动地设置在后定位杆的一端上,所述后定位杆的另一端嵌装在后限位槽中,并使后导向轮能转动地嵌置在后竖向导槽中,还使后导向轮的转动中心线呈纵向延伸,两个后螺栓竖向贯穿水平板架与后定位杆后锁紧。优选地,所述导向杆、前连接凸部与后连接凸部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承托杆、第一凸片部、第二凸片部、第三凸片部与第四凸片部为一体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附墙支架包括竖向板架、水平板架、斜拉杆、斜撑杆,且水平板架是与竖向板架相接的,还有水平板架可通过斜拉杆、斜撑杆进行定位,这能有效地提高水平板架安装定位的可靠性,从而有助于提高附墙支架的结构强度,进而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用攀爬模架结构的可靠性。由于升降架包括导向杆、承托杆、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且在导向杆上设有前连接凸部、后连接凸部,还有在承托杆上设有第一凸片部、第二凸片部、第三凸片部、第四凸片部;再由于承托杆的端部嵌装在前连接凸部与后连接凸部之间,还有四个凸片部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对应的连接凸部上的,这承托杆就有四个固定点,且承托杆的上下各两侧,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受力的均匀性,这能有效地提高承托杆安装定位的可靠性,这样就能提高升降架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助于提高承托杆的承载能力,进而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用攀爬模架结构的安全性。通过前限位组件与后限位组件的设置,可以满足对升降架的限位与导向需要;且前限位组件与后限位组件的整体结构十分简单,且能起到好的限位作用,这有助于提高攀爬模架结构的可靠性。通过前竖向导槽、后竖向导槽的开设,并使前导向轮、后导向轮分别能转动地嵌置在前竖向导槽、后竖向导槽,这样能对升降架的前后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升降架竖向移动的稳定性,所以该建筑施工用攀爬模架结构具有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通过前限位槽与后限位槽的开设,并使前定位杆、后定位杆分别嵌装在前限位槽、后限位槽中,这样能对前定位杆、后定位杆起到很好的限位的作用,且能提高前定位杆、后定位杆安装定位的准确性与便利性;通过两个前螺栓来锁定前定位杆,能进一步提高前定位杆安装定位的可靠性;通过两个后螺栓来锁定后定位杆,能进一步提高后定位杆安装定位的可靠性。由于前限位组件与后限位组件均是通过螺栓固定的,这样能满足拆卸的需要,从而能便于转移附墙支架,这有助于提高攀爬模架结构使用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附墙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水平板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承托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前限位组件与后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如图1与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攀爬模架结构,包括附墙支架1、升降架2、前限位组件3、后限位组件4,其中,如图5与图6所示,所述附墙支架1包括竖向板架11、水平板架12、斜拉杆13、斜撑杆14,所述水平板架12的前后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前限位槽121、后限位槽122,并使前限位槽121与后限位槽122均横向延伸至水平板架12的右表面上,所述水平板架12的左侧边固定在竖向板架11的右表面中部上,所述斜拉杆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竖向板架11的上端与水平板架12的右端上,所述斜撑杆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竖向板架11的下端与水平板架12的右端上;如图2至图4、图7与图8所示,所述升降架2包括导向杆21、承托杆22、第一螺栓23、第二螺栓24、第三螺栓25、第四螺栓26,所述导向杆21竖向布置在水平板架12的右侧,所述导向杆21的左表面上开设有让位槽211,并使让位槽211呈竖向延伸,所述让位槽211中设有若干呈竖向并排布置的限位轴212,并使各限位轴212呈纵向延伸,还使各相邻两个限位轴212之间的间距相等,以及使各限位轴212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让位槽211的前后槽壁上,所述导向杆21的前后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前竖向导槽213、后竖向导槽214,所述导向杆21的右表面上设有呈前后并排布置的前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攀爬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附墙支架(1)、升降架(2)、前限位组件(3)、后限位组件(4),其中/n所述附墙支架(1)包括竖向板架(11)、水平板架(12)、斜拉杆(13)、斜撑杆(14),所述水平板架(12)的前后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前限位槽(121)、后限位槽(122),并使前限位槽(121)与后限位槽(122)均横向延伸至水平板架(12)的右表面上,所述水平板架(12)的左侧边固定在竖向板架(11)的右表面中部上,所述斜拉杆(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竖向板架(11)的上端与水平板架(12)的右端上,所述斜撑杆(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竖向板架(11)的下端与水平板架(12)的右端上;/n所述升降架(2)包括导向杆(21)、承托杆(22)、第一螺栓(23)、第二螺栓(24)、第三螺栓(25)、第四螺栓(26),所述导向杆(21)竖向布置在水平板架(12)的右侧,所述导向杆(21)的左表面上开设有让位槽(211),并使让位槽(211)呈竖向延伸,所述让位槽(211)中设有若干呈竖向并排布置的限位轴(212),并使各限位轴(212)呈纵向延伸,还使各相邻两个限位轴(212)之间的间距相等,以及使各限位轴(212)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让位槽(211)的前后槽壁上,所述导向杆(21)的前后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前竖向导槽(213)、后竖向导槽(214),所述导向杆(21)的右表面上设有呈前后并排布置的前连接凸部(215)、后连接凸部(216),在前连接凸部(215)与后连接凸部(216)之间形成有限位槽(217),所述承托杆(22)呈横向布置,所述承托杆(22)的左端顶面上分别设有呈前后并排布置的第一凸片部(221)、第二凸片部(222),所述承托杆(22)的左端底面上分别设有呈前后并排布置的第三凸片部(223)、第四凸片部(224),所述承托杆(22)的左端嵌装在限位槽(217)中,所述第一螺栓(23)依次穿过前连接凸部(215)、第一凸片部(221)后锁紧,所述第二螺栓(24)依次穿过后连接凸部(216)、第二凸片部(222)后锁紧,所述第三螺栓(25)依次穿过前连接凸部(215)、第三凸片部(223)后锁紧,所述第四螺栓(26)依次穿过后连接凸部(216)、第四凸片部(224)后锁紧;/n所述前限位组件(3)包括前定位杆(31)、前导向轮(32)、两个前螺栓(33),所述前导向轮(32)能转动地设置在前定位杆(31)的一端上,所述前定位杆(31)的另一端嵌装在前限位槽(121)中,并使前导向轮(32)能转动地嵌置在前竖向导槽(213)中,还使前导向轮(32)的转动中心线呈纵向延伸,两个前螺栓(33)竖向贯穿水平板架(12)与前定位杆(31)后锁紧;/n所述后限位组件(4)包括后定位杆(41)、后导向轮(42)、两个后螺栓(43),所述后导向轮(42)能转动地设置在后定位杆(41)的一端上,所述后定位杆(41)的另一端嵌装在后限位槽(122)中,并使后导向轮(42)能转动地嵌置在后竖向导槽(214)中,还使后导向轮(42)的转动中心线呈纵向延伸,两个后螺栓(43)竖向贯穿水平板架(12)与后定位杆(41)后锁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攀爬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附墙支架(1)、升降架(2)、前限位组件(3)、后限位组件(4),其中
所述附墙支架(1)包括竖向板架(11)、水平板架(12)、斜拉杆(13)、斜撑杆(14),所述水平板架(12)的前后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前限位槽(121)、后限位槽(122),并使前限位槽(121)与后限位槽(122)均横向延伸至水平板架(12)的右表面上,所述水平板架(12)的左侧边固定在竖向板架(11)的右表面中部上,所述斜拉杆(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竖向板架(11)的上端与水平板架(12)的右端上,所述斜撑杆(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竖向板架(11)的下端与水平板架(12)的右端上;
所述升降架(2)包括导向杆(21)、承托杆(22)、第一螺栓(23)、第二螺栓(24)、第三螺栓(25)、第四螺栓(26),所述导向杆(21)竖向布置在水平板架(12)的右侧,所述导向杆(21)的左表面上开设有让位槽(211),并使让位槽(211)呈竖向延伸,所述让位槽(211)中设有若干呈竖向并排布置的限位轴(212),并使各限位轴(212)呈纵向延伸,还使各相邻两个限位轴(212)之间的间距相等,以及使各限位轴(212)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让位槽(211)的前后槽壁上,所述导向杆(21)的前后表面上分别开设有前竖向导槽(213)、后竖向导槽(214),所述导向杆(21)的右表面上设有呈前后并排布置的前连接凸部(215)、后连接凸部(216),在前连接凸部(215)与后连接凸部(216)之间形成有限位槽(217),所述承托杆(22)呈横向布置,所述承托杆(22)的左端顶面上分别设有呈前后并排布置的第一凸片部(221)、第二凸片部(222),所述承托杆(22)的左端底面上分别设有呈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正伟秦东明陈传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联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