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钢梁的可调节挂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用于钢梁的可调节挂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在建筑领域大量采用钢结构建筑,在完成钢梁的吊装后,还有后续的焊接,打磨,紧固高强螺栓等各种工作需完成,所以需要采用挂篮安装于钢梁,以方便施工。但传统的挂篮往往采用挂臂整个直接抵靠固定于钢梁,挂臂和钢梁接触面大,移动安装中容易损坏钢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钢梁的可调节挂篮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吊篮采用挂臂整个直接抵靠固定于钢梁,挂臂和钢梁接触面大,移动安装中容易损坏钢梁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钢梁的可调节挂篮,包括:套设于钢梁的挂架,所述挂架的顶部形成有对应于钢梁的对应边沿的夹角,所述挂架铰接有斜向位于对应夹角内且指向所述钢梁的顶撑件,通过所述顶撑件斜向支撑于所述钢梁的对应边沿,使得所述挂架和所述钢梁之间形成有间距;以及固接于所述挂架底部的远离所述钢梁一侧的吊篮。r>本专利技术用于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梁的可调节挂篮,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设于钢梁的挂架,所述挂架的顶部形成有对应于钢梁的对应边沿的夹角,所述挂架铰接有斜向位于对应夹角内且指向所述钢梁的顶撑件,通过所述顶撑件斜向支撑于所述钢梁的对应边沿,使得所述挂架和所述钢梁之间形成有间距;以及/n固接于所述挂架底部的远离所述钢梁一侧的吊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梁的可调节挂篮,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设于钢梁的挂架,所述挂架的顶部形成有对应于钢梁的对应边沿的夹角,所述挂架铰接有斜向位于对应夹角内且指向所述钢梁的顶撑件,通过所述顶撑件斜向支撑于所述钢梁的对应边沿,使得所述挂架和所述钢梁之间形成有间距;以及
固接于所述挂架底部的远离所述钢梁一侧的吊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梁的可调节挂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撑件的端部形成有垂直连接的一对限位板,所述顶撑件通过一对所述限位板对应贴设于所述钢梁的对应边沿的相邻两面实现限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钢梁的可调节挂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撑件的端部设有凸伸出对应限位板的多个滚珠,所述顶撑件通过所述滚珠滚设于所述钢梁实现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梁的可调节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架包括沿着钢梁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且连接的两个挂框,所述挂框包括:
竖向设于所述钢梁的相对两侧且长度可调节的两个挂臂,一个所述挂臂的底端和所述吊篮固接;以及
长度可调节的横臂,所述横臂横向铰接于两个所述挂臂之间且以垂直于所述钢梁的长度方向设于所述钢梁的顶部,所述横臂和所述挂臂的夹角与另一个所述挂臂的底端均铰接有所述顶撑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钢梁的可调节挂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架的两个挂框通过一对轴杆连接,所述轴杆的端部形成有铰接轴;
所述顶撑件形成有套设于所述铰接轴以实现铰接的顶撑耳板;
所述横臂的端部形成有相对设置且套设于所述铰接轴以实现铰接的一对横臂耳板,一对所述横臂耳板设于所述顶撑耳板的相对两侧以限位所述顶撑耳板;
所述挂臂的端部形成有相对设置且套设于所述铰接轴以实现铰接的一对挂臂耳板,一对所述挂臂耳板设于所述横臂耳板的相对两侧以限位所述横臂耳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钢梁的可调节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臂和所述横臂均包括:
空心的套管和插设于所述套管内的插杆;
竖向间隔固定于所述插杆的多个锯齿,所述锯齿包括垂直于所述插杆的长度方向的挡面和斜向连接于所述挡面的导向面;
中部铰接于所述套管端部的卡件,从而所述卡件可绕所述套管端部转动;以及
一端铰接于所述套管外壁的限位板,通过将所述卡件的一端抵靠于对应的所述锯齿的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驹,赵小斌,文万光,王建南,张清龙,蒋经纬,黄彦心,刘嘉琦,薛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