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栓连接组件防松与抗疲劳综合性能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栓连接组件可靠性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螺栓连接组件防松与抗疲劳综合性能测试装置,用于测试振动和蠕变耦合工况下螺栓连接组件防松和抗疲劳性能。
技术介绍
螺栓连接组件在服役期间产生的预紧力松弛和松动是多方面综合因素造成的,包括塑性变形、振动、热膨胀和蠕变等。这些因素导致的预紧力松弛或松动还会耦合其他因素,最终导致螺栓连接组件失效。比如预紧力松弛为被连接构件的横向振动提供窗口,使螺栓不仅面临振动松动问题,同时还面临反复剪切应力的作用,即使螺栓不至于完全松动脱落,但也会因剪切疲劳产生失效。在内燃机上服役的螺栓,不仅面临振动,同时还受热,加速蠕变。因此在发动机上服役的螺栓因蠕变产生的预紧力松弛是不可忽略的,它往往是螺栓松动和疲劳失效的先导。同时,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还发现:现有螺栓连接组件防松性能测试通常只考虑了一个方向的横向振动,而实际服役状态下螺栓承受的振动往往不会是单一方向的振动,加之现有测试方法并未纳入蠕变对螺栓松动和失效的影响,造成对螺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栓连接组件防松与抗疲劳综合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单元、支架单元和驱动单元,/n所述支架单元包括设在两侧的立板(8)、上固定板(7)、下固定板(9)和支座(10),上固定板(7)固定在立板(8)的顶部,下固定板(9)通过支座(10)固定在两立板(8)内侧,支座固定在立板上;/n所述测试单元包括振动模(100)、定模(300)、滚珠(200)、加热炉(400)、压力传感器(500)和止转板(700),其中:定模(300)固定在上固定板(7)的中央,振动模(100)设在定模上方,滚珠(200)设在定模与振动模之间;加热炉(400)设在上固定板(7)与下固定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栓连接组件防松与抗疲劳综合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单元、支架单元和驱动单元,
所述支架单元包括设在两侧的立板(8)、上固定板(7)、下固定板(9)和支座(10),上固定板(7)固定在立板(8)的顶部,下固定板(9)通过支座(10)固定在两立板(8)内侧,支座固定在立板上;
所述测试单元包括振动模(100)、定模(300)、滚珠(200)、加热炉(400)、压力传感器(500)和止转板(700),其中:定模(300)固定在上固定板(7)的中央,振动模(100)设在定模上方,滚珠(200)设在定模与振动模之间;加热炉(400)设在上固定板(7)与下固定板(9)之间,止转板(700)设在下固定板(9)的下方,压力传感器(500)设在下固定板(9)与止转板(700)之间,振动模、定模、加热炉、压力传感器、止转板同轴心线设置,沿轴心线均设有供被测试螺栓(600)的螺杆穿过的中心孔,振动模(100)的中心孔与螺杆之间设有活动间隙,止转板(700)的中心孔具有与螺杆的头部相对应的周向转动限定结构;振动模(100)外周径向设有两个垂直方向上的支耳(101);
所述驱动单元采用两组曲柄连杆机构,每组包括连杆(11)、可变曲拐(12)、从动齿轮(13),连杆(11)的一端铰接在对应的支耳(101)上、另一端垂直方向上通过轴承连接可变曲拐(12),可变轴拐连接从动齿轮(13),从动齿轮上分别啮合有主动齿轮(15),主动齿轮设置在驱动轴(14)上,驱动轴上设有电机连接端、通过连接电机带动驱动轴往复运动;
测试时,将被测试螺栓(600)的螺杆端从止转板(700)的中心孔穿入、从振动模(100)的上表面穿出,通过螺母拧紧螺栓;启动电机,驱动轴(14)带动主动齿轮(15)旋转,主动齿轮再带动从动齿轮(13)旋转、从动齿轮带动可变曲拐(12)绕着输入端轴心旋转;可变曲拐与连杆(11)构成曲柄连杆机构,若采用单个连杆驱动振动模(100),振动模仅沿着一个方向作往复振动;当两个连杆同时驱动时,两个垂直方向的往复振动形成合运动,使振动模绕螺杆作回旋振动;振动模(100)振动时一方面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