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936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片材上料装置,其包括机架、吸附安装架、吸附件以及触发部件,吸附件具有吸附状态和释放状态,其用于对待吸附物进行吸附;即通过吸附的上料方式不存在相邻待吸附物难以分离或无法分离的风险,故具备良好的可靠性;且还设置有触发部件,触发部件随吸附件运动,触发部件的触发部的朝向与吸附件的吸附面的朝向相同,以在触发部件的触发部被靠近吸附件的吸附面的待吸附物触发后,使吸附件从释放状态切换至吸附状态,即使吸附件通过其吸附面对待吸附物进行吸附操作;吸附安装架可运动地安装在机架上,吸附件设置在吸附安装架上,故吸附安装架能够带动吸附件相对机架运动,以实现对待吸附物的上料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片材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片材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料采用自动上料的方式。目前,在对轻型软质纸张上料时,由于纸张等片状材料质量较轻且不易抓取,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采用自动化设备对片状材料进行自动化上料的难度加大,实现对片状材料实现上料的装置结构较为复杂,采用自动化设备对片状材料进行上料的方式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材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片状材料的上料方式可靠性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片材上料装置,该物片材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吸附安装架,吸附安装架可运动地安装在机架上;吸附件,具有吸附状态和释放状态,用于对待吸附物进行吸附,吸附件设置在吸附安装架上,以在吸附安装架的带动下运动;触发部件,触发部件随吸附件运动,触发部件的触发部的朝向与吸附件的吸附面的朝向相同,以在触发部件被靠近吸附件的吸附面的待吸附物触发后,使吸附件从释放状态切换至吸附状态。进一步地,触发部件为微动开关。进一步地,片材上料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部件,第一检测部件随吸附件运动,第二检测部件的检测头的朝向与吸附件的吸附面的朝向相同,以在第一检测部件检测到吸附件上未携带有待吸附物时,发出报警信号和/或控制吸附件返回至吸附位置以对待吸附物进行重新吸附。进一步地,吸附件为多个,第一检测部件的检测头位于相邻两个吸附件之间。进一步地,吸附安装架包括安装板和多个吸附板,多个吸附板均与安装板连接;各个吸附板上均设置有吸附件。进一步地,吸附板为条形板,吸附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吸附件。进一步地,吸附板与安装板垂直设置,吸附板设置在安装板的下方。进一步地,片材上料装置还包括进给机构,进给机构具有进给滑轨和进给滑块,进给滑块与进给滑轨相配合并沿进给滑轨运动,吸附安装架安装在进给滑块上。进一步地,片材上料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具有升降滑轨和升降滑块,升降滑轨安装在机架上,升降滑块与升降滑轨相配合并沿升降滑轨运动,升降滑块上设置有基座,进给机构安装在基座上,以使进给机构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机架上。进一步地,片材上料装置还包括:堆料座,堆料座具有用于放置待吸附物的堆料台;第二检测部件,第二检测部件安装在堆料台上,以通过第二检测部件检测堆料台是否承载有待吸附物,以根据第二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吸附件运动至用于吸附待吸附物的位置。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该片材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吸附安装架、吸附件以及触发部件,吸附件具有吸附状态和释放状态,其用于对待吸附物进行吸附;即通过设置吸附件,使吸附件来对待吸附物进行吸附,即本片材上料装置采用吸附的方式来实现待吸附物的上料工序;当需要对堆成垛的多个待吸附物(多个待吸附物均为片状材料)依次进行上料时,本片材上料装置的吸附件仅能够吸附堆成垛的多个待吸附物中最靠近吸附件的单个待吸附物(位于最上方)进行吸附,而不会对与其相邻的其它待吸附物产生任何附带作用力,可见,本片材上料装置所采用的吸附的上料方式不存在相邻待吸附物难以分离或无法分离的风险,故具备良好的可靠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片状材料的上料方式可靠性较差的问题。另外,本片材上料装置还设置有触发部件,触发部件随吸附件运动,触发部件的触发部的朝向与吸附件的吸附面的朝向相同,以在触发部件的触发部被靠近吸附件的吸附面的待吸附物触发后,使吸附件从释放状态切换至吸附状态,即使吸附件通过其吸附面对待吸附物进行吸附操作;吸附安装架可运动地安装在机架上,吸附件设置在吸附安装架上,故吸附安装架能够带动吸附件相对机架运动,以实现对待吸附物的上料工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片材上料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图1中的片材上料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400、片材上料装置;401、机架;404、吸附件;402、升降机构;4021、升降滑轨;4022、升降滑块;4023、基座;4024、第一基板;4026、第二加强板;403、进给机构;4031、进给滑轨;4032、进给滑块;4033、进给滑杆;4034、支撑板;405、吸附安装架;4051、安装板;4052、吸附板;4053、第一加强板;4054、连接板;406、第一检测部件;407、触发部件;409、第二检测部件;408、堆料座;4081、堆料台;4082、堆料柱;410、待吸附物。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片材上料装置400,请参考图1和图2,该片材上料装置400包括机架401、吸附安装架405、吸附件404以及触发部件407,吸附安装架405可运动地安装在机架401上;吸附件404具有吸附状态和释放状态,其用于对待吸附物410进行吸附,吸附件404设置在吸附安装架405上,以在吸附安装架405的带动下运动;触发部件407随吸附件404运动,触发部件407的触发部的朝向与吸附件404的吸附面的朝向相同,以在触发部件407被靠近吸附件404的吸附面的待吸附物410触发后,使吸附件404从释放状态切换至吸附状态。在本技术的片材上料装置400中,通过设置吸附件404,使吸附件404来对待吸附物410进行吸附,即本片材上料装置400采用吸附的方式来实现待吸附物410的上料工序;当需要对堆成垛的多个待吸附物410(多个待吸附物410均为片状材料)依次进行上料时,本片材上料装置400的吸附件404仅能够吸附堆成垛的多个待吸附物410中最靠近吸附件404的单个待吸附物410(位于最上方)进行吸附,而不会对与其相邻的其它待吸附物410产生任何附带作用力,可见,本片材上料装置400所采用的吸附的上料方式不存在相邻待吸附物410难以分离或无法分离的风险,故具备良好的可靠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片状材料的上料方式可靠性较差的问题。另外,本片材上料装置400还设置有触发部件407,触发部件407的触发部的朝向与吸附件404的吸附面的朝向相同,以便于当触发部件407的触发部被最靠近吸附件404待吸附物410触发后,吸附件404能够通过其吸附面对待吸附物410进行吸附操作;吸附安装架405能够带动吸附件404相对机架401运动,以实现对待吸附物410的上料工作。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提到待吸附物410为片状材料,该片状材料可以是纸张、或纸箔、或薄膜片、或布料、或厚度较薄的芯片、或厚度较小的板材等类似的具有较薄厚度的制品。具体地,触发部件407为微动开关,使微动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401);/n吸附安装架(405),所述吸附安装架(405)可运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401)上;/n吸附件(404),具有吸附状态和释放状态,用于对待吸附物(410)进行吸附,所述吸附件(404)设置在所述吸附安装架(405)上,以在所述吸附安装架(405)的带动下运动;/n触发部件(407),所述触发部件(407)随所述吸附件(404)运动,所述触发部件(407)的触发部的朝向与所述吸附件(404)的吸附面的朝向相同,以在所述触发部件(407)被靠近所述吸附件(404)的吸附面的所述待吸附物(410)触发后,使所述吸附件(404)从释放状态切换至吸附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401);
吸附安装架(405),所述吸附安装架(405)可运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401)上;
吸附件(404),具有吸附状态和释放状态,用于对待吸附物(410)进行吸附,所述吸附件(404)设置在所述吸附安装架(405)上,以在所述吸附安装架(405)的带动下运动;
触发部件(407),所述触发部件(407)随所述吸附件(404)运动,所述触发部件(407)的触发部的朝向与所述吸附件(404)的吸附面的朝向相同,以在所述触发部件(407)被靠近所述吸附件(404)的吸附面的所述待吸附物(410)触发后,使所述吸附件(404)从释放状态切换至吸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件(407)为微动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上料装置还包括:
第一检测部件(406),所述第一检测部件(406)随所述吸附件(404)运动,所述第一检测部件(406)的检测头的朝向与所述吸附件(404)的吸附面的朝向相同,以在所述第一检测部件(406)检测到所述吸附件(404)上未携带有所述待吸附物(410)时,发出报警信号和/或控制所述吸附件(404)返回至吸附位置以对所述待吸附物(410)进行重新吸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404)为多个,所述第一检测部件(406)的检测头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吸附件(40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安装架(405)包括安装板(4051)和多个吸附板(4052),所述多个吸附板(4052)均与所述安装板(4051)连接;各个所述吸附板(4052)上均设置有所述吸附件(4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林山富刘甫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