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黄素酯和水溶型叶黄素酯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927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叶黄素酯和水溶型叶黄素酯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从万寿菊颗粒中提取叶黄素酯,经过浓缩、洗涤、脱残后得到叶黄素酯,再将叶黄素酯通过采用二次包埋法工艺,制备得到叶黄素酯微胶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叶黄素酯为从万寿菊颗粒中提取,原材料经济易得,没有经过分离提纯,保留了万寿菊颗粒的部分药用价值,增加了叶黄素酯的保健功效,同时采用二次包埋法还可以使得制备得到的胶囊更稳定、易存放,适用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并且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提取设备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设备要求低,工艺简单,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黄素酯和水溶型叶黄素酯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活性物质深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叶黄素酯的提取方法及水溶型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万寿菊(TageteserectaL)原产墨西哥。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可生长在海拔1150米至1480米的地区,其花大、花期长,也常用于花坛布景,其花的药用价值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有香味,可作芳香剂;以前曾用作抑菌、镇静、解痉剂。其同属植物Tagetesminuta(T.glanduliflora)含挥发油,有镇静、降压、扩张支气管、解痉及抗炎作用。叶黄素酯是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酯,化学名称是叶黄素二棕榈酸酯,易溶于有机溶剂,广泛存在于玉米、甘蓝、万寿菊等植物,其中在万寿菊中含量最为丰富。叶黄素酯是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域的主要组成物质,其抗氧化能力强,防止自由基对眼部的氧化损伤,改善眼部微循环,预防老年白内障、保护视网膜、预防视神经萎缩等多重功效,叶黄素酯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叶黄素酯是叶黄素和一分子或两分子的脂肪酸形成的化合物,其稳定性强于叶黄素,只有在高温、强酸、氧等因素对其破坏性大;叶黄素酯含有脂肪酸基团,可以在人体内自然水解为游离态叶黄素,易于吸收,生物利用率远高于叶黄素晶体,2008年5月26(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文件:国家卫生部确立批准叶黄素酯为新资源食品功效原料,目前市场上的叶黄素保健制品也多以叶黄素酯为主要功效原料。微囊化技术是一种有效改善药物稳定性及溶解性的药剂学手段,将芯材包裹在微小的壁材构成的囊中,保留芯材的活性成分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延长芯材的保存时间,控制芯材的释放,而二次包埋法是在一次包埋(乳化)的基础上在干燥过程中对芯材进行二次包埋,其干燥温度需求低,避免芯材高温破坏,得到的颗粒比传统喷雾干燥的颗粒更稳定,存放期更长,芯材释放性更可控。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现有技术中利用高纯度叶黄素酯晶体进行微胶囊化的工艺,对于设备的要求过高,需要特别复杂的精炼设备,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大幅度提高;(2)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利用高纯度叶黄素酯晶体,但是叶黄素酯晶体纯度越高,那么对于运输、储存的条件要求就越高,进一步提高生产的成本。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在规模化量产不同规格的叶黄素酯微囊粉时成本过高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黄素酯提取及叶黄素酯微胶囊制备的方法,该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在万寿菊颗粒中提取得到叶黄素酯,然后通过一系列方法制备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工艺。本专利技术中,叶黄素酯从万寿菊颗粒中提取得到,之后经过浓缩、洗涤、脱残后得到叶黄素酯,将叶黄素酯通过一系列工艺,制备得到叶黄素酯微胶囊。其中,叶黄素酯为从万寿菊颗粒中提取,原材料经济易得,且没有经过分离提纯,保留了万寿菊颗粒的部分药用价值,增加了叶黄素酯的保健功效,同时采用二次包埋法还可以使得制备得到的胶囊更稳定、易存放,适用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叶黄素酯的提取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取万寿菊颗粒,之后采用溶剂对干燥后的万寿菊颗粒进行提取,直至提取的溶剂无颜色为止,取回收的溶剂浓缩,然后用洗涤剂洗涤,分离洗涤剂,即可制备得到叶黄素酯。优选的,所述的溶剂为正己烷、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中的一种,该部分溶剂对叶黄素酯溶解度大,并且方便易得;所述的洗涤剂为乙醇、乙二醇、丙二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组成,提取的混合物中有脂肪酸、酮、烯酮、甙和其他极性小分子,该部分洗涤剂用极性良性溶剂,能够满足较好的洗涤,操作方便等要求。洗涤的次数为2-9次;制备得到的叶黄素酯的浓度为45-70%。由上述叶黄素酯制备水溶型叶黄素酯微胶囊的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中包含如下组分:叶黄素酯1份、油相抗氧化剂0.03-0.8份、植物油1-8份、壁材1-30份、乳化剂0.1-8份、水相抗氧化剂0.02-0.8份、水相填充剂0.2-30份、水10-200份。优选的,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叶黄素酯与植物油、油相抗氧化剂混合油浴加热溶解均匀制得油相,将壁材、乳化剂、水相抗氧化剂、水相填充剂加入水中,加热充分溶解制得水相;(2)油相缓慢加入到高速剪切作用下的水相中,混合均匀,经过高压均质机均质,制得叶黄素酯乳液;(3)对均质后的叶黄素酯乳液进行二次包埋干燥,得到叶黄素酯微胶囊半成品;(4)对叶黄素酯微胶囊半成品进行固化,得到叶黄素酯微胶囊成品。优选的,步骤(1)中,油相溶解温度是70℃~135℃,壁材的溶解温度是60℃~85℃,温度过低叶黄素酯无法完全溶解(分子化),在乳化时无法被壁材包埋,会以油状浮于液面,影响产品品质,温度越高,叶黄素酯损失越快,产品含量不够,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发现,在该温度条件下,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步骤(2)中,剪切速度是4000~10000转每分钟,均质压力为20~60Mpa;溶解后的芯材与水相壁材快速结合,在高剪切力作用下使壁材包裹芯材,得到均匀的微胶囊形态,达到稳定的水包油乳化体系。速度低时芯材和壁材会以半包埋态存在,速度高,会破坏已形成的微囊颗粒,芯材可能被剥离壁材,乳液破乳,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发现,在该剪切速度下,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步骤(3)中,二次包埋干燥法进风温度是60-120℃,进料速度为是10~90ml每分钟;步骤(4)中,叶黄素酯微胶囊固化温度是-18℃-120℃,固化时间是30分钟-24小时。优选的,所述的油相抗氧化剂是天然维生素E,天然维生素E可以减缓叶黄素酯的氧化,减少热损失,延长货架期。优选的,所述的植物油为大豆油、玉米胚芽油、紫苏油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组成的混合物,植物油的使用使得溶解的叶黄素酯使其更容易。优选的,所述的壁材为糖类或植物胶,壁材是微胶囊必须的膜衣;其中,糖类包括变性淀粉、麦芽糊精或环糊精,植物胶为阿拉伯胶、田菁胶或瓜尔胶。优选的,所述的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改性大豆磷脂、单棕榈酸酯、硬脂酰乳酸钠中的任意两种或任意三种组成的混合物,乳化剂可以使得乳液更加稳定,增强壁材的乳化(包埋)能力,优选的,所述的水相填充剂是白砂糖、葡萄糖浆、低聚麦芽糖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增强乳液的稳定性,降低乳液破乳风险。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由于采用了直接从万寿菊颗粒中提取叶黄素酯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提取设备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设备要求低,工艺简单的技术效果。2、由于采用了直接从万寿菊颗粒中提取叶黄素酯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备叶黄素酯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万寿菊颗粒易贮存,并且生产后的叶黄素酯检测合格后经由管道可直接进入制剂工段,得到微囊化颗粒,产能不受影响,产品品质与用叶黄素酯纯品做的没有显著差异,成本却能大幅降低的技术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黄素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n取万寿菊颗粒,之后采用溶剂对干燥后的万寿菊颗粒进行提取,直至提取的溶剂无颜色为止,取回收的溶剂浓缩,然后用洗涤剂洗涤,分离洗涤剂,即可制备得到叶黄素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黄素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
取万寿菊颗粒,之后采用溶剂对干燥后的万寿菊颗粒进行提取,直至提取的溶剂无颜色为止,取回收的溶剂浓缩,然后用洗涤剂洗涤,分离洗涤剂,即可制备得到叶黄素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正己烷、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中的一种;所述的洗涤剂为乙醇、乙二醇、丙二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任意比例混合组成,洗涤的次数为2-13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的叶黄素酯的浓度为45-7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称取100g万寿菊花颗粒,加入2L圆底烧瓶,加入1.5L丙酮,65℃水浴搅拌保温回流,纯净的乙酸乙酯与万寿菊花颗粒混合将叶黄素酯及其他脂溶性物质提取出来,直到回流的乙酸乙酯变为无色即为提取完全,回收乙酸乙酯得到叶黄素酯粗提物,用乙醇冲洗粗提物13次,真空加热回收洗涤剂,加入少量抗氧化剂混合得到叶黄素酯。


5.一种水溶型叶黄素酯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制备原料组成为:叶黄素酯1份、油相抗氧化剂0.03-2.0份、植物油1-10份、壁材1-50份、乳化剂0.1-8份、水相抗氧化剂0.02-2.0份、水相填充剂0.2-50份、水10-200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叶黄素酯微胶的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叶黄素酯与植物油、油相抗氧化剂混合油浴加热溶解均匀制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龙徐小松文雁君李林正章文晋於春峰夏慧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