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整车专用底盘后装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9079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整车专用底盘后装运输系统,包括车身、滑板组件、成套丝杆以及定位销轴,车身通过方管焊接成整体,滑板组件包括L型折弯件、焊接于L型折弯件上的挡板,焊接于L型折弯件上的支撑板、位于支撑板上方的垫板以及位于垫板上方的顶板,顶板宽度小于垫板宽度以使得支撑板、垫板以及顶板之间形成T型槽,成套丝杆包括安装于T型槽中的底板、焊接于底板上的丝杆螺母以及与丝杆螺母相配合的丝杆,丝杆上的上方套设有由圆管和方管卡块焊接于一起的整体结构,通过丝杆配合丝杆螺母上下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其后部新增可以前后左右上下活动的支撑丝杆结构,用于在前面的两定位销轴已经支撑起车身的情况下辅助支撑全承载车身车架下的方管骨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整车专用底盘后装运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客车整车专用底盘后装运输系统,其属于全承载客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全承载客车整车(包括车架和五大片)一般在涂装车间喷漆后再转运到底盘车间进行底盘零部件的安装。全承载客车转运到底盘车间后,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在车身底部安装前后车桥、管路管束、储气罐以及各类气阀等零部件,需要制作两个工艺小车,将车身架高以保持离地一定的距离。现有单个架高工装多为两侧固定销轴(在车身横向同一直线上)作为千斤顶来架高车身。现有工艺小车只有两固定位置的销轴(且在车身横向同一直线上)作为千斤顶来支撑车身,大型客车整车车身重量超过16吨,两个工艺小车共4个支撑销轴支撑车身存在局部应力过大导致车身局部轻微变形的现象,且单个工艺小车的两个固定销轴连线垂直于车身长度方向,在车身流转过程中存在工艺小车翘头翻车的安全隐患。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客车整车专用底盘后装运输系统,在其后部新增了可以前后左右上下活动的支撑丝杆结构,用于在前面的两定位销轴已经支撑起车身的情况下辅助支撑全承载车身车架下的方管骨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客车整车专用底盘后装运输系统,包括车身、滑板组件、成套丝杆以及定位销轴,所述车身通过方管焊接成整体,所述滑板组件包括L型折弯件、焊接于L型折弯件上的支撑板、位于支撑板上方的垫板以及位于垫板上方的顶板,所述支撑板、垫板以及顶板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一起,所述顶板的宽度小于垫板的宽度以使得支撑板、垫板以及顶板之间形成T型槽,所述成套丝杆包括安装于T型槽中的且能够沿着T型槽左右滑动的底板、焊接于底板上的丝杆螺母以及与丝杆螺母相配合的丝杆,丝杆上的上方套设有由圆管和方管卡块焊接于一起的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通过丝杆配合丝杆螺母上下移动。进一步地,在所述L型折弯件上位于T型槽左右两侧的位置设置有挡板。进一步地,在所述滑板组件的下方设有螺孔。进一步地,所述成套丝杆设有穿设于丝杆上的摇把。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底部安装有四个铸钢的车轮。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改善应力,显著降低车身骨架变形的风险;(2)因单个工艺小车四点支撑,完全杜绝了的车身在流转过程中工艺小车翘头翻车的风险;(3)因支撑安全可靠,可以采用机械化流转代替人工转运,大幅提高流转效率。(4)工艺小车尾部两支撑可以前后左右上下活动,可满足现有所有车型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客车整车专用底盘后装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成套丝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滑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客车整车专用底盘后装运输系统包括车身1、滑板组件2、成套丝杆3以及定位销轴4,其中车身1通过方管焊接成整体,车身1底部安装有四个铸钢的车轮,使得工艺小车可以在轨道上移动。滑板组件2包括L型折弯件20、焊接于L型折弯件20上的支撑板21、位于支撑板21上方的垫板22以及位于垫板22上方的顶板23,其中支撑板21、垫板22以及顶板23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一起。其中顶板23的宽度小于垫板22的宽度以使得支撑板21、垫板22以及顶板23之间形成T型槽24。在L型折弯件20上位于T型槽24左右两侧的位置设置有挡板26。在滑板组件2的下方设有螺孔25,通过在螺孔25中安装螺栓进而将滑板组件2限位于车身1上,使滑板组件2仅能沿车身前后方向滑动,进而有效预防成套丝杆滑出工艺小车或者侧翻的发生。成套丝杆3包括安装于T型槽24中的且能够沿着T型槽24左右滑动的底板30、焊接于底板30上的丝杆螺母31以及与丝杆螺母31相配合的丝杆32,丝杆32上的上方套设有由圆管5和方管卡块6焊接于一起的整体结构,其中通过丝杆32配合丝杆螺母31使得方管卡块6可以上下移动。成套丝杆3还设有穿设于丝杆32上的摇把7。通过挡板26能够有效避免成套丝杆3滑出滑板组件2之外。通过左右直线方向移动定位销轴4,然后将定位销轴4安装到整车车身的定位销孔中,起到主支撑整车车身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客车整车专用底盘后装运输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全承载客车整车流转到底盘车间后先由行车通过八爪吊具将整车车身吊起,在将整车车身落到工艺小车定位销轴4之前,先将可以上下左右前后活动的滑板组件2和成套丝杆3的高度通过旋转降低到低于定位销轴3的高度,然后将整车车身的定位销孔长度的一半左右落入定位销轴4,再将滑板组件2和成套丝杆3前后左右滑动,直至移动到有方管的正下方后将成套丝杆3通过旋转上升到成套丝杆2的方管卡块6能够碰到方管(即成套丝杆2会被整车车身方管限位)的位置,最后将整车车身完全落在工艺小车上后将成套丝杆2继续上升拧紧后即可挪走八爪吊具。整车车身的另一工艺小车同样采用此方案进行操作。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整车专用底盘后装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滑板组件(2)、成套丝杆(3)以及定位销轴(4),所述车身(1)通过方管焊接成整体,所述滑板组件(2)包括L型折弯件(20)、焊接于L型折弯件(20)上的支撑板(21)、位于支撑板(21)上方的垫板(22)以及位于垫板(22)上方的顶板(23),所述支撑板(21)、垫板(22)以及顶板(23)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一起,所述顶板(23)的宽度小于垫板(22)的宽度以使得支撑板(21)、垫板(22)以及顶板(23)之间形成T型槽(24),所述成套丝杆(3)包括安装于T型槽(24)中的且能够沿着T型槽(24)左右滑动的底板(30)、焊接于底板(30)上的丝杆螺母(31)以及与丝杆螺母(31)相配合的丝杆(32),丝杆(32)上的上方套设有由圆管(5)和方管卡块(6)焊接于一起的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通过丝杆(32)配合丝杆螺母(31)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整车专用底盘后装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滑板组件(2)、成套丝杆(3)以及定位销轴(4),所述车身(1)通过方管焊接成整体,所述滑板组件(2)包括L型折弯件(20)、焊接于L型折弯件(20)上的支撑板(21)、位于支撑板(21)上方的垫板(22)以及位于垫板(22)上方的顶板(23),所述支撑板(21)、垫板(22)以及顶板(23)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一起,所述顶板(23)的宽度小于垫板(22)的宽度以使得支撑板(21)、垫板(22)以及顶板(23)之间形成T型槽(24),所述成套丝杆(3)包括安装于T型槽(24)中的且能够沿着T型槽(24)左右滑动的底板(30)、焊接于底板(30)上的丝杆螺母(31)以及与丝杆螺母(31)相配合的丝杆(32),丝杆(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宇高艳宾陈志游海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