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电路板的覆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8757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B电路板的覆膜装置,包括覆膜机本体,所述覆膜机本体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四个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底座,底座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两个矩形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螺杆,两个矩形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圆形孔,两个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圆形孔内并焊接固定,两个螺杆螺纹旋向相反,螺杆上螺纹套设有位于对应的矩形槽内的移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覆膜机本体进行移动,且便于对滚轮进行收纳,有效防止因误碰而发生位置移动,同时使得滚轮不再处于长时间受力状态,提高了滚轮的使用寿命,防止滚轮损坏,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电路板的覆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覆膜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PCB电路板的覆膜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PCB电路板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手机、平板、笔记本、台式电脑、工控箱等,用户不仅对PCB电路板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对PCB电路板的质量要求是越来越高,所以,对于大批量生产出来的PCB电路板,必须要进行覆膜,以保护已经生产合格的PCB电路板产品,现有的PCB电路板的覆膜装置大都通过覆膜机完成覆膜,为了方便移动,现有的覆膜机的底部大都固定安装有滚轮,达到便于移动覆膜机的目的。但是现有的PCB电路板的覆膜装置用装有滚轮的覆膜机不便于对滚轮进行收纳,极容易因误碰造成覆膜机通过滚轮发生位置偏移,进而容易碰撞到其他设备或人员,进而对人员造成伤害,(哪怕带有简单刹车系统的滚轮,因为地面接触面积过小,摩擦力小,发生位移的风险仍然较高,且滚轮长时间处于受力状态,容易降低滚轮的使用寿命造成损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PCB电路板的覆膜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电路板的覆膜装置,包括覆膜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机本体(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四个支撑杆(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底座(3),底座(3)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4),两个矩形槽(4)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螺杆(5),两个矩形槽(4)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圆形孔,两个螺杆(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圆形孔内并焊接固定,两个螺杆(5)螺纹旋向相反,螺杆(5)上螺纹套设有位于对应的矩形槽(4)内的移动块(6),矩形槽(4)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7),移动块(6)滑动套设在对应的横板(7)上,两个矩形槽(4)相互靠近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电路板的覆膜装置,包括覆膜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机本体(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四个支撑杆(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底座(3),底座(3)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4),两个矩形槽(4)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螺杆(5),两个矩形槽(4)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圆形孔,两个螺杆(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圆形孔内并焊接固定,两个螺杆(5)螺纹旋向相反,螺杆(5)上螺纹套设有位于对应的矩形槽(4)内的移动块(6),矩形槽(4)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横板(7),移动块(6)滑动套设在对应的横板(7)上,两个矩形槽(4)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同一个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第一矩形孔(8),第一矩形孔(8)内设有U形板(9),U形板(9)的两侧分别延伸至对应的矩形槽(4)内,U形板(9)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矩形槽(4)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活动接触,U形板(9)的两侧内壁上均铰接有倾斜设置的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顶部与对应的移动块(6)的底部相铰接,两个连接板(10)对称设置,所述U形板(9)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矩形孔(8)内的四个竖杆(11),第一矩形孔(8)的顶部内壁上嵌装有四个固定管(12),固定管(12)的顶端设为封堵结构,固定管(12)的底端延伸至第一矩形孔(8)内,固定管(12)滑动套设在对应的竖杆(11)上,U形板(9)的底部内壁与第一矩形孔(8)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13),第一矩形孔(8)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四个固定块(14),U形板(9)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石炼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晶维鑫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