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管、吸油装置及压缩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74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油管、吸油装置及压缩机,所述吸油管包括吸油管本体、卡盘以及卡接单元,所述吸油管包括吸油端与接口端;所述卡盘与所述接口端连接,所述卡盘用于与曲轴的端口相配合连接;所述卡接单元设置于所述卡盘上,所述卡接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卡爪,所述卡爪用于与所述曲轴相配合,以将所述吸油管连接于所述曲轴上。如此设置,改善了吸油管的安装性能,避免了现有吸油管与曲轴预装时,因为现有吸油管与曲轴连接处的连接面积过大,连接处过长导致吸油管预装压入至曲轴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铜屑的问题,降低了压缩机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油管、吸油装置及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吸油管、吸油装置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压缩机工作过程中,通过吸油管同曲轴连接,压缩机冷却润滑油通过吸油管、曲轴离心旋转方式,将油液输送到运行部件曲轴、活塞、连杆、活塞销等部位润滑、冷却。吸油管是变频压缩机的一个关键部件,吸油管与曲轴装配在一起形成紧密配合结构。压缩机的润滑油必须通过吸油管才能进入曲轴外侧的螺旋槽内润滑曲轴和机座轴孔,同时沿着螺旋槽继续向上流动进入曲柄,通过曲柄的径向油孔润滑连杆的大、小头,起到冷却、降低部件磨损、降低噪声、减小摩擦损失等重要作用。但在现有压缩机的吸油管结构中,当预装吸油管时,吸油管容易歪斜,导致吸油管预装压入至曲轴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铜屑,增加压缩机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油装置及压缩机,以解决现有吸油装置预装过程中产生铜屑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油管,其包括:吸油管本体,包括吸油端与接口端;卡盘,与所述接口端连接,所述卡盘用于与曲轴的端口相配合连接;以及卡接单元,设置于所述卡盘背离所述吸油管本体的一侧,所述卡接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卡爪,所述卡爪用于与所述曲轴相配合,以将所述吸油管连接于所述曲轴上。可选的,所述卡爪的结构为分离型卡爪。可选的,所述卡爪的数量为偶数。可选的,所述卡盘为圆环形,所述卡盘的内圆环与所述吸油管本体的接口端配合连接,所述卡盘的外圆环不小于所述曲轴的内径。可选的,所述卡盘的内部具有一内腔,所述内腔为所述卡盘的卡槽。可选的,所述吸油管本体、所述卡盘及所述卡接单元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卡盘与所述卡接单元一体成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吸油装置,其包括:所述的吸油管;以及曲轴,所述曲轴的一端与所述吸油管的卡接单元连接。可选的,所述卡接单元与所述曲轴的内孔过盈配合,或所述卡接单元与所述曲轴的外轮廓过盈配合。可选的,所述卡接单元与所述曲轴过盈配合的过盈量大于0.5mm。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所述的吸油装置。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油管、吸油装置及压缩机中,所述吸油管包括吸油管本体、卡盘以及卡接单元,所述吸油管包括吸油端与接口端;所述卡盘与所述接口端连接,所述卡盘用于与曲轴的端口相配合连接;所述卡接单元设置于所述卡盘上,所述卡接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卡爪,所述卡爪用于与所述曲轴相配合,以将所述吸油管连接于所述曲轴上。如此设置,改善了吸油管的安装性能,避免了现有吸油管与曲轴预装时,因为现有吸油管与曲轴连接处的连接面积过大,连接处过长导致吸油管预装压入至曲轴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铜屑的问题,同时可改善曲轴因吸油管压入导致曲轴的变形,例如曲轴的圆度、同轴度的变形等,降低吸油装置的运行过程中的质量风险,降低了压缩机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管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管与一曲轴连接的爆炸图;图3为图2所示的吸油管与一曲轴连接之后的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吸油管与一曲轴连接之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油管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另一种吸油管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卡槽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管本体与一体成型的卡接单元和卡盘相连接的爆炸图。附图中:10-曲轴;20-旋片;100-吸油管本体;110-吸油端;120-接口端;200-卡盘;210-内圆环;220-外圆环;230-卡面;240-卡槽;300-卡接单元;310-卡爪;311-分离型卡爪;312-连接型卡爪;312-a-卡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吸油管,所述吸油管预装曲轴过程中大大减少了铜屑的产生,减小了吸油装置以及压缩机的安全隐患。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油管、吸油装置及压缩机,所述吸油管包括吸油管本体、卡盘以及卡接单元,所述吸油管包括吸油端与接口端;所述卡盘与所述接口端连接,所述卡盘用于与曲轴的端口相配合连接;所述卡接单元设置于所述卡盘上,所述卡接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卡爪,所述卡爪用于与所述曲轴相配合,以将所述吸油管连接于所述曲轴上。如此设置,改善了吸油管的安装性能,避免了现有吸油管与曲轴预装时,因为现有吸油管与曲轴连接处的连接面积过大,连接处过长导致吸油管预装压入至曲轴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铜屑的问题,降低了压缩机的安全隐患。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请参考图1至图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管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管与一曲轴连接的爆炸图;图3为图2所示的吸油管与一曲轴连接之后的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吸油管与一曲轴连接之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油管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另一种吸油管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卡槽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管本体与一体成型的卡接单元和卡盘相连接的爆炸图。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吸油管,其包括:吸油管本体100、卡盘200以及卡接单元300,所述吸油管本体100包括吸油端110与接口端120,所述吸油端110为所述吸油管本体100用于吸入压缩机中的润滑油,在一示范性实施例中,所述接口端120为空心圆柱形状。所述卡盘200与所述接口端120连接,用于与曲轴10的端口相配合连接,以保证润滑油可以进入曲轴10中,较佳的,所述卡盘200的卡面230与所述曲轴10的端口相互抵靠的配合连接,用以保证润滑油进入曲轴10而不溢出。为保证所述卡盘200与所述曲轴10可以相互连接,所述吸油管还设置有卡接单元300,所述卡接单元300设置于所述卡盘200背离所述吸油管本体100的一侧,所述卡接单元300包括两个以上的卡爪310,所述卡爪310用于与所述曲轴10相配合,通过卡爪310与曲轴10之间的挤压力、弹力和摩擦力等物理力将吸油管与曲轴10进行连接,以将所述吸油管100连接于所述曲轴10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油管,通过增设卡盘200与卡接单元300的结构,当吸油管与曲轴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吸油管本体,包括吸油端与接口端;/n卡盘,与所述接口端连接,所述卡盘用于与曲轴的端口相配合连接;以及/n卡接单元,设置于所述卡盘背离所述吸油管本体的一侧,所述卡接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卡爪,所述卡爪用于与所述曲轴相配合,以将所述吸油管连接于所述曲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油管本体,包括吸油端与接口端;
卡盘,与所述接口端连接,所述卡盘用于与曲轴的端口相配合连接;以及
卡接单元,设置于所述卡盘背离所述吸油管本体的一侧,所述卡接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卡爪,所述卡爪用于与所述曲轴相配合,以将所述吸油管连接于所述曲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的结构为分离型卡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的数量为偶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为圆环形,所述卡盘的内圆环与所述吸油管本体的接口端配合连接,所述卡盘的外圆环不小于所述曲轴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张霞耿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