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爱民专利>正文

一种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65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包括支撑框架、挂载板、第一驱动源、升降转台、第二驱动源、托臂和转臂组件,支撑框架具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侧框,挂载板上挂载有载车盘,升降转台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三侧框上,第二驱动源设置在升降转台上,第二驱动源驱动托臂自第三侧框所在侧转动至第一侧框所在侧或第二侧框所在侧,转臂组件的悬伸端部设有挂块用于托举载车盘,转臂组件上还设有第三驱动源用于驱动挂块向托臂所在侧靠近或远离;通过升降转台来转运小车,无需设置单独的空位来实现出车,以及,在停车出库时无需对其余不出车的车辆进行移动操作,减少了车辆出库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
本技术属于立体车库
,具体涉及一种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我国各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市中心节假日期间,大多数驾车者因找不到停车位而抱怨,导致长时间地在密集车流中绕行,增加了道路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立体停车设备基于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升降横移立体车库是现有技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立体停车方式,具体可建设成二层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三层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四层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五层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六层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和基坑式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等类型;然而,上述立体车库的类型均需要留有空位以方便不同位置停车的出库,并且,在出库时可能需要先对其余不出库的车辆进行移动,增加了车辆出库的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包括:支撑框架,其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以及位于第一侧框与第二侧框邻侧的第三侧框和第四侧框;挂载板,其布置在所述的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上,且沿所述支撑框架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的挂载板上挂载有载车盘;第一驱动源,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用于提供动力;升降转台,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框上,所述的第一驱动源可驱动所述升降转台沿第三侧框上升或下降;第二驱动源,设置在所述升降转台上;托臂,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升降转台上,所述的第二驱动源可驱动所述托臂自第三侧框所在侧转动至第一侧框所在侧或第二侧框所在侧;转臂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托臂的悬伸端部,所述转臂组件的悬伸端部设有挂块用于托举所述载车盘,所述的转臂组件上还设有第三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挂块向托臂所在侧靠近或远离。优选的,所述的转臂组件包括:固定座,其固定在所述托臂的悬伸端部;第一转臂,其一端铰接布置在所述的固定座上,所述第三驱动源为减速电机,其固定在所述的第一转臂上并驱动该第一转臂绕其与固定座的铰接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臂的悬伸端向垂直于所述托臂臂长的方向延伸布置,且在该第一转臂的悬伸端部铰接有第二转臂,所述的挂块固定在第二转臂的悬伸端部;其中,所述第三驱动源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同轴芯布置的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链轮,所述的第一主动齿轮与同轴芯布置在第一转臂与固定座的铰接轴上的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一链轮与设置在第一转臂悬伸端部的第二链轮经由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链轮处设有同轴芯布置的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三链轮,所述的第二主动齿轮与同轴芯布置在第一转臂与第二转臂的铰接轴上的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铰接轴上还设有同轴芯布置的第四链轮和第五链轮,所述的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经由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五链轮与设置在第二转臂悬伸端部的第六链轮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的载车盘包括载车底板及所述载车底板的一侧向上延伸布置的挂钩板,所述挂钩板的上端斜向向下延伸并与挂钩板围合形成开口指向向下的挂钩,所述的挂钩与设置在转臂组件悬伸端部的挂块挂扣连接;位于挂钩板同侧的载车底板上还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方向外凸伸布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导轮,所述支架的下方向外凸伸布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万向球轴承;且在第三驱动源驱动挂块往复移动时,所述的导轮贴靠在所述挂载板的上方滚动,所述的万向球轴承抵靠在所述挂载板的侧面。优选的,所述挂载板上方的支撑框架上设有固定卡板,所述固定卡板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框架上,另一端向垂直该支撑框架侧框的方向延伸,且在其悬伸端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挡板,所述的挡板与所述载车盘的挂钩板的外侧面抵靠配合。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两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沿纵深方向间隔布置有两组,两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端之间设有横梁,相邻的第一立柱之间、第二立柱之间,以及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均设有斜拉杆和/或水平拉杆。优选的,所述的第三侧框上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框架卡槽,所述升降转台的两侧设有导向轮,所述的导向轮贴靠在所述框架卡槽的槽壁上并沿所述框架卡槽限定的方向移动。优选的,位于第三侧框的外侧设有沿高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的两根角型钢,两根角型钢分别与第三侧框围合形成开口指向相向的两个框架卡槽,所述升降转台的两侧均设有横向导向轮和纵向导向轮,位于升降转台两侧的横向导向轮分别贴靠在两根角型钢上,位于升降转台两侧的纵向导向轮分别贴靠在角型钢和第三侧框上。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驱动源为升降驱动电机,其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驱动链轮,位于驱动链轮的上方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过渡链轮和第二过渡链轮,链条的一端固定在升降转台上,且在依次啮合第一过渡链轮、驱动链轮和第二过渡链轮后,另一端固定有配重块。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四角处分别设有导向角钢,四个导向角钢的侧边均贴靠在支撑框架四角的对应立柱上,围合成上下贯通且四周导向限位的移动空间供所述的配重块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的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还包括:卡齿轨道,其设置在第三侧框上并沿所述第三侧框的高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的卡齿轨道上设有均匀间隔布置的齿块;闭锁块,其通过连接销轴可转动的布置在所述升降转台上,所述闭锁块的上端与链条固定连接;扭簧,设置在升降转台上,所述扭簧的一端抵靠在位于升降转台上的扭力弹簧固定凸块上,另一端抵靠在闭锁块的远离卡齿轨道的一侧下端;其中,所述的链条牵拉绷紧时,闭锁块与卡齿轨道临近间隔,且在链条断裂松弛后,所述扭簧提供弹力驱使所述的闭锁块转动并卡在相邻的齿块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通过在设置挂载板的邻侧处设置升降转台来转运小车,无需设置单独的空位来实现出车,以及,在停车出库时无需对其余不出车的车辆进行移动操作,减少了车辆出库的工序。通过设置在升降转台上的转臂组件直接将载有小车的载车盘托起以实现其在不同高度停车架与地面之间的直接周转,提高了车辆出库和进库的效率。本技术提供的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支撑框架作为整个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的构成骨架,车辆悬空布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整个支撑框架在地面上的占地面积可控制在3m2以内,极大的节省了空间。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提供的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转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转臂组件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载车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支撑框架的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框架(10),其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框(101)和第二侧框(102),以及位于第一侧框(101)与第二侧框(102)邻侧的第三侧框(103)和第四侧框(104);/n挂载板(20),其布置在所述的第一侧框(101)和第二侧框(102)上,且沿所述支撑框架(10)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的挂载板(20)上挂载有载车盘(30);/n第一驱动源(40),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0)上,用于提供动力;/n升降转台(50),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框(103)上,所述的第一驱动源(40)可驱动所述升降转台(50)沿第三侧框(103)上升或下降;/n第二驱动源(51),设置在所述升降转台(50)上;/n托臂(52),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升降转台(50)上,所述的第二驱动源(51)可驱动所述托臂(52)自第三侧框(103)所在侧转动至第一侧框(101)所在侧或第二侧框(102)所在侧;/n转臂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托臂(52)的悬伸端部,所述转臂组件的悬伸端部设有挂块(61)用于托举所述载车盘(30),所述的转臂组件上还设有第三驱动源(62)用于驱动所述挂块(61)向托臂(52)所在侧靠近或远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10),其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框(101)和第二侧框(102),以及位于第一侧框(101)与第二侧框(102)邻侧的第三侧框(103)和第四侧框(104);
挂载板(20),其布置在所述的第一侧框(101)和第二侧框(102)上,且沿所述支撑框架(10)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的挂载板(20)上挂载有载车盘(30);
第一驱动源(40),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0)上,用于提供动力;
升降转台(50),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框(103)上,所述的第一驱动源(40)可驱动所述升降转台(50)沿第三侧框(103)上升或下降;
第二驱动源(51),设置在所述升降转台(50)上;
托臂(52),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升降转台(50)上,所述的第二驱动源(51)可驱动所述托臂(52)自第三侧框(103)所在侧转动至第一侧框(101)所在侧或第二侧框(102)所在侧;
转臂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托臂(52)的悬伸端部,所述转臂组件的悬伸端部设有挂块(61)用于托举所述载车盘(30),所述的转臂组件上还设有第三驱动源(62)用于驱动所述挂块(61)向托臂(52)所在侧靠近或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臂组件包括:
固定座(60),其固定在所述托臂(52)的悬伸端部;
第一转臂(63),其一端铰接布置在所述的固定座(60)上,所述第三驱动源(62)为减速电机,其固定在所述的第一转臂(63)上并驱动该第一转臂(63)绕其与固定座(60)的铰接轴转动;
所述第一转臂(63)的悬伸端向垂直于所述托臂(52)臂长的方向延伸布置,且在该第一转臂(63)的悬伸端部铰接有第二转臂(64),所述的挂块(61)固定在第二转臂(64)的悬伸端部;
其中,所述第三驱动源(6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同轴芯布置的第一主动齿轮(621)和第一链轮(622),所述的第一主动齿轮(621)与同轴芯布置在第一转臂(63)与固定座(60)的铰接轴上的第一从动齿轮(601)相啮合,所述的第一链轮(622)与设置在第一转臂(63)悬伸端部的第二链轮(631)经由链条传动连接;
所述的第二链轮(631)处设有同轴芯布置的第二主动齿轮(632)和第三链轮(633),所述的第二主动齿轮(632)与同轴芯布置在第一转臂(63)与第二转臂(64)的铰接轴上的第二从动齿轮(641)相啮合;
所述第一转臂(63)和第二转臂(64)的铰接轴上还设有同轴芯布置的第四链轮(642)和第五链轮(643),所述的第三链轮(633)和第四链轮(642)经由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五链轮(643)与设置在第二转臂(64)悬伸端部的第六链轮(644)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状升降旋转臂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车盘(30)包括载车底板(31)及所述载车底板(31)的一侧向上延伸布置的挂钩板(32),所述挂钩板(32)的上端斜向向下延伸并与挂钩板(32)围合形成开口指向向下的挂钩(321),所述的挂钩(321)与设置在转臂组件悬伸端部的挂块(61)挂扣连接;
位于挂钩板(32)同侧的载车底板(31)上还设有支架(33),所述支架(33)的上方向外凸伸布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导轮(331),所述支架(33)的下方向外凸伸布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万向球轴承(332);且在第三驱动源(62)驱动挂块(61)往复移动时,所述的导轮(331)贴靠在所述挂载板(20)的上方滚动,所述的万向球轴承(332)抵靠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爱民孟建新李同杰陈之敏高鑫龙李冯杰
申请(专利权)人:姚爱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