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爱民专利>正文

一种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665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包括支撑框架、停车架、第一驱动源、升降转台、第二驱动源和托臂;所述的支撑框架具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侧框;停车架布置在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上,且在停车架上设有载车盘;升降转台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三侧框上,第二驱动源设置在升降转台上;所述的第二驱动源可驱动托臂转动至与载车盘的端部平行,且在第一驱动源驱动升降转台上升时,托臂插置于载车盘端部的托撑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设置停车架的邻侧处设置升降转台用来转运小车,无需设置单独的空位来实现出车,以及,在停车出库时无需对其余不出库的车辆进行移动操作,减少了车辆出库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
本技术属于立体车库
,具体涉及一种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我国各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市中心节假日期间,大多数驾车者因找不到停车位而抱怨,导致长时间地在密集车流中绕行,增加了道路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立体停车设备基于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升降横移立体车库是现有技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立体停车方式,具体可建设成二层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三层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四层升降横移立体车库,五层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六层升降横移立体车库和基坑式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等类型;然而,上述立体车库的类型均需要留有空位以方便不同位置停车的出库,并且,在出库时可能需要先对其余不出库的车辆进行移动,增加了车辆出库的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包括:支撑框架,其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以及位于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邻侧的第三侧框和第四侧框;停车架,其布置在所述的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上,且沿所述支撑框架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的停车架上设有载车盘;第一驱动源,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上,用于提供动力;升降转台,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框上,所述第一驱动源可驱动所述升降转台沿第三侧框上升或下降;第二驱动源,设置在所述升降转台上;托臂,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升降转台上,所述的第二驱动源可驱动托臂转动至与所述载车盘的端部平行,且在第一驱动源驱动升降转台上升时,托臂插置于所述载车盘端部的托撑槽中。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框架包括两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沿纵深方向间隔布置有两组,两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上端之间设有横梁,相邻的第一立柱之间、第二立柱之间,以及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均设有斜拉杆和/或水平拉杆。优选的,所述的第三侧框上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框架卡槽,所述升降转台的两侧设有导向轮,所述的导向轮贴靠在所述框架卡槽的槽壁上并沿所述框架卡槽限定的方向移动。优选的,位于第三侧框的外侧设有沿高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的两根角型钢,两根角型钢分别与第三侧框围合形成开口指向相向的两个框架卡槽,所述升降转台的两侧均设有横向导向轮和纵向导向轮,位于升降转台两侧的横向导向轮分别贴靠在两根角型钢上,位于升降转台两侧的纵向导向轮分别贴靠在角型钢和第三侧框上。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驱动源为升降驱动电机,其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驱动链轮,位于驱动链轮的上方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过渡链轮和第二过渡链轮,链条的一端固定在升降转台上,且在依次啮合第一过渡链轮、驱动链轮和第二过渡链轮后,另一端固定有配重块。优选的,所述第四侧框的外侧设有竖向平行间隔布置的两根圆杆,所述的配重块位于两根圆杆之间,且在配重块的两侧分别设置内凹滑轮,所述内凹滑轮的内缘贴靠在所述圆杆的杆身上。优选的,所述的停车架包括自第一侧框或第二侧框水平向外延伸的至少两根横杆,所述横杆的悬伸端部经由连接杆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接杆向一侧延伸且其悬伸端部与相邻横杆的另一端之间设有拉杆;所述的横杆上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与所述载车盘的底部框架挡靠限位。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驱动源为旋转电机,所述的托臂为方形杆状,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且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摆动至与所述载车盘的端部平行。优选的,所述的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还包括:卡齿轨道,设置在所述的第三侧框上并沿其高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的卡齿轨道上设有均匀间隔布置的齿块;闭锁块,其通过连接销轴可转动的布置在所述升降转台上,所述闭锁块的上端与链条固定连接;扭簧,设置在升降转台上,所述扭簧的一端抵靠在位于升降转台上的扭力弹簧固定凸块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闭锁块远离卡齿轨道的一侧下端;其中,所述的链条牵拉绷紧时,闭锁块与卡齿轨道临近间隔,且在链条断裂松弛后,所述扭簧提供弹力驱使所述的闭锁块转动并卡在相邻的齿块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该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通过在设置停车架的邻侧处设置升降转台来转运小车,无需设置单独的空位来实现出车,以及,在停车出库时无需对其余不出库的车辆进行移动操作,减少了车辆出库的工序。通过设置在升降转台上的托臂直接将载有小车的载车盘托起以实现其在不同高度停车架与地面之间的直接周转,提高了车辆出库和进库的效率。本技术提供的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支撑框架作为整个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的构成骨架,车辆悬空布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整个支撑框架在地面上的占地面积可控制在3m2以内,极大的节省了空间。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立体车库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升降转台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支撑框架及其顶部驱动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支撑框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停车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升降转台的升降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升降转台的防坠落装置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中升降转台的防坠落装置的正视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支撑框架,101-第一侧框,102-第二侧框,103-第三侧框,104-第四侧框,105-框架卡槽,106-圆杆,11-第一立柱,12-第二立柱,13-横梁,14-斜拉杆,15-水平拉杆,16-角型钢,17-卡齿轨道,171-齿块,20-停车架,21-载车盘,211-托撑槽,22-横杆,221-限位柱,23-连接杆,24-拉杆,30-第一驱动源,31-驱动链轮,32-第一过渡链轮,33-第二过渡链轮,34-链条,35-配重块,351-内凹滑轮,40-升降转台,41-导向轮,411-横向导向轮,412-纵向导向轮,42-扭力弹簧固定凸块,50-第二驱动源,51-托臂,60-闭锁块,61-连接销轴,70-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框架(10),其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框(101)和第二侧框(102),以及位于第一侧框(101)和第二侧框(102)邻侧的第三侧框(103)和第四侧框(104);/n停车架(20),其布置在所述的第一侧框(101)和第二侧框(102)上,且沿所述支撑框架(10)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的停车架(20)上设有载车盘(21);/n第一驱动源(30),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0)上,用于提供动力;/n升降转台(40),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框(103)上,所述第一驱动源(30)可驱动所述升降转台(40)沿第三侧框(103)上升或下降;/n第二驱动源(50),设置在所述升降转台(40)上;/n托臂(51),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升降转台(40)上,所述的第二驱动源(50)可驱动托臂(51)转动至与所述载车盘(21)的端部平行,且在第一驱动源(30)驱动升降转台(40)上升时,托臂(51)插置于所述载车盘(21)端部的托撑槽(21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10),其具有相对布置的第一侧框(101)和第二侧框(102),以及位于第一侧框(101)和第二侧框(102)邻侧的第三侧框(103)和第四侧框(104);
停车架(20),其布置在所述的第一侧框(101)和第二侧框(102)上,且沿所述支撑框架(10)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所述的停车架(20)上设有载车盘(21);
第一驱动源(30),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0)上,用于提供动力;
升降转台(40),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框(103)上,所述第一驱动源(30)可驱动所述升降转台(40)沿第三侧框(103)上升或下降;
第二驱动源(50),设置在所述升降转台(40)上;
托臂(51),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升降转台(40)上,所述的第二驱动源(50)可驱动托臂(51)转动至与所述载车盘(21)的端部平行,且在第一驱动源(30)驱动升降转台(40)上升时,托臂(51)插置于所述载车盘(21)端部的托撑槽(2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框架(10)包括两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所述的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沿纵深方向间隔布置有两组,两组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的上端之间设有横梁(13),相邻的第一立柱(11)之间、第二立柱(12)之间,以及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之间均设有斜拉杆(14)和/或水平拉杆(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侧框(103)上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框架卡槽(105),所述升降转台(40)的两侧设有导向轮(41),所述的导向轮(41)贴靠在所述框架卡槽(105)的槽壁上并沿所述框架卡槽(105)限定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状升降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三侧框(103)的外侧设有沿高度方向平行间隔布置的两根角型钢(16),两根角型钢(16)分别与第三侧框(103)围合形成开口指向相向的两个框架卡槽(105),所述升降转台(40)的两侧均设有横向导向轮(411)和纵向导向轮(412),位于升降转台(40)两侧的横向导向轮(411)分别贴靠在两根角型钢(16)上,位于升降转台(40)两侧的纵向导向轮(412)分别贴靠在角型钢(16)和第三侧框(103)上。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爱民孙尚贞高鑫龙葛多州王魏
申请(专利权)人:姚爱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