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压紧装置的叉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624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叉车领域的一种带有压紧装置的叉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U形叉板,所述U形叉板与所述升降架滑动连接,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与车体固定连接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设置有两个滑块,每个所述滑块上设置有L形的压紧杆,所述压紧杆上设置有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轴朝向所述U形叉板设置,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轴自由端设置有压紧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移动槽以及可以在移动槽中横向移动的压紧杆实现了对不同规格产品的压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压紧装置的叉车
本技术涉及叉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压紧装置的叉车。
技术介绍
叉车是一种工业搬运车辆,一般采用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发动机作为动力用于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其广泛应用于车站、港口、机场、工厂、仓库、物流中心等。现有的叉车包括叉车本体,叉车本体的前端设有门架,门架包括架体、链条、链轮以及起升油缸,门架上设置有升降架,升降架上固接有一对货叉,当工作人员对货物进行装卸时,驱动叉车本体前进,并通过门架的起升油缸驱动,带动链条和链轮转动,从而来调整升降架的高度,使货叉对准码放好货物的塑料拍子并将其叉起,并放至指定区域。当货物码放一定高度再次码放时,需要将货物上升一定高度,在升高的过程中货物可能会由于发动机本身的震动而发生抖动,最终掉落至地上,使货物被摔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789098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压紧装置的叉车,包括叉车本体,所述叉车本体的前端固接有门架,所述门架上滑动连接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远离所述门架的一端固接有一对货叉,所述门架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门架两侧的固定架、固接在所述固定架上的驱动件以及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对货物进行压紧固定的压板。当工作人员对货物进行装卸时,通过控制操作系统驱动叉车本体前进,使货叉对准码满货物的塑料拍子并将其叉起,放至指定区域;当货物码放一定高度再次码放时,通过门架来将升降架升高以便于码放,此时启动气缸,使活塞杆进行伸缩,带动与之固接的压板向下运动,直到抵在货物的上表面,从而对货物进行压紧固定,当对货物进行码时,启动气缸,驱动活塞杆收缩,使压板离开货物即可。上述方案仍存在以下问题,每次运送的物品规格可能出现不同的变化,而上述方案不易对压紧装置进行复核不同物品规格的调整,对于较大或较小的物件不易完成压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压紧装置的叉车,通过设置移动槽以及可以在移动槽中横向移动的压紧杆实现了对不同规格产品的压紧。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有压紧装置的叉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U形叉板,所述U形叉板与所述升降架滑动连接,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与车体固定连接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设置有两个滑块,每个所述滑块上设置有L形的压紧杆,所述压紧杆上设置有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轴朝向所述U形叉板设置,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轴自由端设置有压紧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叉板可以插入货物的底部,并在升降架的作用下实现整体的上升和下降,移动槽以及滑块的设置可以为压紧杆提供横向移动的方式,从而实现压紧杆的横向移动,压紧气缸可以将实现压紧块的上下移动,并且给压紧块提供了压紧的动力,使压紧块能够更加牢固的压紧货物。该方案可以使压紧杆实现横向位置的移动,使得压紧杆可以更加稳定的对不同规格的货物进行压紧作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槽内设置有双向螺杆,所述滑块与所述双向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双向螺杆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槽中设置的双向螺杆可以让压紧杆随滑块实现相对等距移动,从而更好地控制压紧杆对货物的压紧,防止两个压紧杆横向移动距离不同导致的压紧部位不平衡,从而使货物侧翻的情况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块下设置有压紧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盘的设置可以扩大压紧块的压紧面积,使得压紧块能够更好的对货物进行压紧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盘设置为圆台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台状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扩大压紧盘与货物接触的面积,从而使得压紧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盘侧材质为橡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压紧盘与或货物直接接触,选用橡胶作为压紧盘的支座材料,可以防止压紧盘对货物的挤压对货物产生破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形叉板上设置有防滑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的设置可以防止货物放在U形叉板上滑落的情况发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形压紧杆上设置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可以加强L型压紧杆的结构强度,使得压紧杆可以更加稳固的对货物进行压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形叉板底面一体设置有弧形加强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加强面的设置可以使得U形叉板能够承受更多的重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移动槽以及可以在移动槽中横向移动的压紧杆实现了对不同规格产品的压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升降架;3、U形叉板;31、防滑垫;32、弧形加强面;4、压紧装置;41、移动槽;42、滑块;43、压紧杆;44、压紧气缸;45、压紧块;46、压紧盘;47、双向螺杆;48、驱动电机;49、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带有压紧装置4的叉车,包括车体1,车体1上设置有升降架2,升降架2上设置有U形叉板3,U形叉板3上设置有防滑垫31,防滑垫31的设置可以房子货物放在U形叉板3上滑落的情况发生。且U形叉板3底面一体设置有弧形加强面32。U形叉板3与升降架2滑动连接,弧形加强面32的设置可以使得U形叉板3能够承受更多的重量。车体1上设置有用于压紧货物的压紧装置4。U形叉板3可以插入货物的底部,并在升降架2的作用下实现整体的上升和下降,从而在压紧装置4的作用下完成对货物整体的升降作业。参照图1,压紧装置4包括与车体1固定连接的移动槽41,移动槽41内设置有两个滑块42,移动槽41内设置有双向螺杆47,滑块42与双向螺杆47螺纹连接,双向螺杆47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48。每个滑块42上设置有L形的压紧杆43,L形压紧杆43上设置有加强筋49。加强筋49的设置可以加强L型压紧杆43的结构强度,使得压紧杆43可以更加稳固的对货物进行压紧。压紧杆43上设置有压紧气缸44,压紧气缸44的输出轴朝向U形叉板3设置,压紧气缸44的输出轴自由端设置有压紧块45。压紧块45下设置有圆台状的压紧盘46,且选择橡胶为压紧盘46的材质。移动槽41以及滑块42的设置可以为压紧杆43提供横向移动的方式,同时在移动槽41中设置的双向螺杆47可以让压紧杆43随滑块42实现相对等距移动,从而更好地控制压紧杆43对货物的压紧,防止两个压紧杆43横向移动距离不同导致的压紧部位不平衡,从而使货物侧翻的情况发生。从而实现压紧杆43的横向移动,压紧气缸44可以将实现压紧块45的上下移动,并且给压紧块45提供了压紧的动力,使压紧块45能够更加牢固的压紧货物。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叉车对货物进行移动时,工作人员需要先根据货物的规格调整两个压紧杆43之间的间距,通过控制驱动电机4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压紧装置(4)的叉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升降架(2),所述升降架(2)上设置有U形叉板(3),所述U形叉板(3)与所述升降架(2)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压紧装置(4),所述压紧装置(4)包括与车体(1)固定连接的移动槽(41),所述移动槽(41)内设置有两个滑块(42),每个所述滑块(42)上设置有L形的压紧杆(43),所述压紧杆(43)上设置有压紧气缸(44),所述压紧气缸(44)的输出轴朝向所述U形叉板(3)设置,所述压紧气缸(44)的输出轴自由端设置有压紧块(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压紧装置(4)的叉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升降架(2),所述升降架(2)上设置有U形叉板(3),所述U形叉板(3)与所述升降架(2)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压紧装置(4),所述压紧装置(4)包括与车体(1)固定连接的移动槽(41),所述移动槽(41)内设置有两个滑块(42),每个所述滑块(42)上设置有L形的压紧杆(43),所述压紧杆(43)上设置有压紧气缸(44),所述压紧气缸(44)的输出轴朝向所述U形叉板(3)设置,所述压紧气缸(44)的输出轴自由端设置有压紧块(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压紧装置(4)的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41)内设置有双向螺杆(47),所述滑块(42)与所述双向螺杆(47)螺纹连接,所述双向螺杆(47)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4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劲轩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