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83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供双人乘坐的吊轨车。包括车箱、行走组件、连接架和受电组件,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底盘、行走轮、安装板和减速电机;在每个安装板靠近H型钢轨的一侧安装有一对行走轮,且两安装板上行走轮安装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且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行走轮轮轴固定连接,减速电机与受电组件电连;行走轮轮体外壁与行走面相接触;所述车箱内部的空间供两个成年人乘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乘坐2人的小型车箱,方便按需乘坐缓解了闲时公共交通运力浪费的情况;同时,因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吊轨车车相比传统的轨道客车重量要小得多,所以也大大地降低了与吊轨车配套的吊轨系统的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轨车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具体地是一种供双人乘坐的吊轨车。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家庭轿车的激增,各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了重大交通课题,解决交通拥堵已被国家重视。并且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然而造成通行效率低下、空气质量差和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就是所有车辆及行人都汇聚在同一平面内(路面)通行,这就是问题所在的根本。现如今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力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比如,现在好多城市中都在修建的地铁、吊轨列车和单跨座式列车等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缓解状况。但是这些轨道交通中多数都是采用集中、批量的运输方式(也就是每列车中乘坐数十名,甚至更多数量的乘客),并且按车次规定运行,经常会出现空座率过高的情况,从而造成在闲时运力的巨大浪费;同时,这些轨道车辆的制造以及运维的成本很高,运行地铁的地下铁路网,运行吊轨车的悬臂架桥等每公里的造价均能达到上亿甚至更高。因此,为解决上述轨道车辆存在的闲时运力浪费以及制造、运维成本过高等问题,本技术意在研发一款用于乘坐双人的吊轨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供双人乘坐的吊轨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轨车,包括车箱、行走组件、连接架和受电组件,该吊轨车在以H型钢轨为轨道的吊轨系统中行驶,所述行走组件沿H型钢轨的长度方向行走,且以H型吊轨下翼缘板的上表面为行走面;所述受电组件包括滑轨、滑刀和滑刀支架,滑轨固定安装在H型钢轨下翼缘板的下表面,所述滑刀与滑轨滑动连接;滑刀安装在滑刀支架上,所述滑刀支架固定在行走组件上;所述连接架的上端与行走组件连接,连接架的下端与车箱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底盘、行走轮、安装板和减速电机;所述底盘主体为矩形板状结构,底盘固定设置有相互对称设置的所述安装板,并且安装板平行于底盘的左右两侧端面;两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大于H型钢轨宽度的间距;在每个安装板靠近H型钢轨的一侧安装有一对行走轮,且两安装板上行走轮安装的位置相对应;行走轮设置有轮轴和轮体,轮体固定安装在轮轴的一端,轮轴的另一端与安装板铰接;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且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行走轮轮轴固定连接,减速电机与受电组件电连;相对称的行走轮轮体端面间距大于H型钢轨腹板的厚度;行走轮轮体外壁与行走面相接触;所述车箱内部的空间供两个成年人乘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的轨道交通客车相比较,本技术采用了乘坐2人的小型车箱,方便按需乘坐缓解了闲时公共交通运力浪费的情况;同时,因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吊轨车车相比传统的轨道客车重量要小得多,所以也大大地降低了与吊轨车配套的吊轨系统的造价。对于本技术,还可以做进一步地改进,改进方案如下:在H型钢轨下翼缘板下表面和底盘之间以及下翼缘板两侧立面及与其相邻安装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稳定轮;所述稳定轮设置有滚轮和滚轮支架,所述滚轮安装在滚轮支架的一端,且滚轮能够在滚轮支架上做定轴转动;所述滚轮支架的另一端用于与安装板或底盘相连;所述各处稳定轮滚轮的轮面均与H型钢轨下翼缘板相切,且各处稳定轮的滚轮轴线均与H型钢轨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滚轮支架与安装板以及滚轮支架与底盘之间均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在稳定轮和安装板之间以及稳定轮和底盘之间分别设置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固定在安装板或底盘上,缓冲器的缓冲端与滚轮支架滑动连接。所述行走轮轮体以及稳定轮的滚轮均采用减震吸音材质制作而成。所述减震吸音材质为硬质橡胶。车箱和底盘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架,连接架与底盘相连接且对称设置在底盘左右侧;所述连接架呈‘人’字型结构;连接架下部的两分叉端与车箱固定连接;连接架的上部与底盘铰接。所述连接架与底盘铰接处设置有调心轴承;底盘的左右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铰接轴,所述调心轴承套装在铰接轴上,连接架经其上部的铰接孔套装在调心轴承上。所述连接架与车箱之间采用铰接,连接架可以相对于车箱左右转动。所述每个行走轮分别连接一台减速电机,并且每台减速电机分别独立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应于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A。图3是本技术中行走组件的俯视图。图4是与图1相对应的本技术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与吊轨系统的安装示意图。图中:车箱1;底盘2;铰接轴201;行走轮3;轮轴301;轮体302;安装板4;减速电机5;连接架6;受电组件7;滑轨701;滑刀702;滑刀支架703;H型钢轨8;稳定轮9;滚轮901;滚轮支架902;防松装置903;调心轴承10;地下梅花桩11;L型钢架12;水泥墩13;轨道固定座14;电控箱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述。如图6所示,用于运行本技术提供的吊轨车的吊轨系统主要L型钢架12和H型钢轨8,所述L型钢架12下端(竖直端)用水泥墩13固定,并且水泥墩13与混凝土浇筑的地面结合成一体;所述水泥墩13连接地下梅花桩11,且二者共同构成吊轨系统的地基;所述地下梅花桩11是将预制件打入地下四至五米深以保证地基的足够稳定;L型钢架12水平段下面固定连接有轨道安定座14;所述H型钢轨8安装在轨道安定座14上;在轨道安定座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隔音罩。设置隔音罩主要是降低吊轨车运行时轮轨之间产生的噪音。所述受电组件7包括滑轨701和滑刀702,滑轨701固定在H型钢轨8下翼缘板的下表面,所述滑刀702与滑轨701滑动连接;滑刀702安装在滑刀支架703上;所述滑刀支架703固定在车底盘2的上表面;所述滑刀支架703内设置有压缩弹簧,以保证滑刀702与滑轨701的恒定且可靠的接触;所述滑刀702与减速电机5之间电连。滑刀702与滑刀支架703以及滑刀702与车底盘2之间均进行绝缘处理。所述轨道安定座14是底面开口的矩形槽状结构,并且轨道安定座14固定连接在L型钢架12水平段的下侧。在轨道安定座14的左右两侧面对称设置有数个钢轴,所述钢轴的一端与轨道安定座14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延伸至轨道安定座14的槽内,并且在所述钢轴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由硬质橡胶材质制作的减震套;减震套与轨道安定座14的底面之间的间隙等于H型钢轨8上翼缘板的厚度;所述H型钢轨8吊装在减震套和轨道安定座14顶面之间。H型钢轨8上翼缘板的上表面与轨道安定座14固定连接,H型钢轨8上翼缘板的下表面与减震套相连接。即H型钢轨8纵向穿插在轨道安定座14的钢轴(包括套装在钢轴上的减震套)和轨道安定座14的槽内顶面之间的间隙中。在钢轴上安装装硬质橡胶制作的减震套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减缓车辆在运行时向轨道系统传递的振动,即在车辆行驶中起到缓冲和减震消音的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吊轨车,主要由车箱1、行走组件、连接架6和受电组件7等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轨车,包括车箱、行走组件、连接架和受电组件,该吊轨车在以H型钢轨为轨道的吊轨系统中行驶,所述行走组件沿H型钢轨的长度方向行走,且以H型吊轨下翼缘板的上表面为行走面;所述受电组件包括滑轨、滑刀和滑刀支架,滑轨固定安装在H型钢轨下翼缘板的下表面,所述滑刀与滑轨滑动连接;滑刀安装在滑刀支架上,所述滑刀支架固定在行走组件上;所述连接架的上端与行走组件连接,连接架的下端与车箱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底盘、行走轮、安装板和减速电机;/n所述底盘主体为矩形板状结构,底盘固定设置有相互对称设置的所述安装板,并且安装板平行于底盘的左右两侧端面;两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大于H型钢轨宽度的间距;在每个安装板靠近H型钢轨的一侧安装有一对行走轮,且两安装板上行走轮安装的位置相对应;/n行走轮设置有轮轴和轮体,轮体固定安装在轮轴的一端,轮轴的另一端与安装板铰接;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且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行走轮轮轴固定连接,减速电机与受电组件电连;相对称的行走轮轮体端面间距大于H型钢轨腹板的厚度;行走轮轮体外壁与行走面相接触;所述车箱内部的空间供两个成年人乘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轨车,包括车箱、行走组件、连接架和受电组件,该吊轨车在以H型钢轨为轨道的吊轨系统中行驶,所述行走组件沿H型钢轨的长度方向行走,且以H型吊轨下翼缘板的上表面为行走面;所述受电组件包括滑轨、滑刀和滑刀支架,滑轨固定安装在H型钢轨下翼缘板的下表面,所述滑刀与滑轨滑动连接;滑刀安装在滑刀支架上,所述滑刀支架固定在行走组件上;所述连接架的上端与行走组件连接,连接架的下端与车箱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底盘、行走轮、安装板和减速电机;
所述底盘主体为矩形板状结构,底盘固定设置有相互对称设置的所述安装板,并且安装板平行于底盘的左右两侧端面;两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大于H型钢轨宽度的间距;在每个安装板靠近H型钢轨的一侧安装有一对行走轮,且两安装板上行走轮安装的位置相对应;
行走轮设置有轮轴和轮体,轮体固定安装在轮轴的一端,轮轴的另一端与安装板铰接;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且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行走轮轮轴固定连接,减速电机与受电组件电连;相对称的行走轮轮体端面间距大于H型钢轨腹板的厚度;行走轮轮体外壁与行走面相接触;所述车箱内部的空间供两个成年人乘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轨车,其特征是:在H型钢轨下翼缘板下表面和底盘之间以及下翼缘板两侧立面及与其相邻安装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稳定轮;所述稳定轮设置有滚轮和滚轮支架,所述滚轮安装在滚轮支架的一端,且滚轮能够在滚轮支架上做定轴转动;所述滚轮支架的另一端用于与安装板或底盘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旺徐少明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亿铭智行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