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式变轨装置及防脱轨的轨道交通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649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动式变轨装置及防脱轨的轨道交通系统,联动式变轨装置包括升降式变轨机构,升降式变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反向同步机构,驱动电机通过驱动反向同步机构动作,使设置于反向同步机构一侧的变轨轮竖直上升,并使设置于反向同步机构另一侧的变轨轮同步竖直下降;还包括联动防脱部,联动防脱部与反向同步机构相连,联动防脱部用于与反向同步机构同步动作,并用于限制反向同步机构动作,实现防脱轨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采用竖直升降的方式同步调节变轨轮的位置,而且还能自动锁紧动作到位的变轨轮,使得车辆在通过岔口时,变轨轮可以与道岔形成稳定的配合,直到车辆通过岔口,达到防脱轨的目的,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动式变轨装置及防脱轨的轨道交通系统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联动式变轨装置及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悬挂式轨道交通是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通常包括轨道、设置于轨道的车辆(机车)以及与车辆相连、并悬挂在轨道下方的轿厢,轨道通常架设于空中,车辆沿轨道行走,从而带动轿厢前行;为便于车辆安全、平稳的通过轨道的岔口及便于车辆准确的实现变轨,车辆上通常设置有变轨装置,变轨装置通常设置有变轨轮,轨道岔口内通常设置有道岔,当车辆运行到岔口处时,通过变轨装置中变轨轮与道岔的配合引导车辆通过岔口或在岔口处实现变轨。车辆在通过岔口时,通常存在脱轨的问题,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变轨装置中,通常很难见到防脱轨的结构设计,导致车辆在通过岔口时,存在脱轨的风险,例如,现有技术中,车辆需要依靠变轨轮与对应侧道岔的相互配合通过岔口,而现有技术中,对于动作到位的变轨轮没有进行任何的约束或限制,使得动作到位并处理工作状态的变轨轮容易因突然掉电、变轨装置故障、抖动等问题,自行动作并脱离道岔,导致变轨轮与道岔的配合失效,从而导致车辆脱轨,因此,现有的变故装置存在较大的脱轨风险,安全性低,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联动式变轨装置,不仅可以采用竖直升降的方式同步调节两侧变轨轮的位置,更便于与道岔相配合,而且还能自动锁紧动作到位的变轨轮,使得车辆在通过岔口时,变轨轮可以与道岔形成稳定的配合,直到车辆通过岔口,达到防脱轨的目的,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联动式变轨装置,包括升降式变轨机构,所述升降式变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反向同步机构,驱动电机通过驱动反向同步机构动作,使设置于反向同步机构一侧的变轨轮上升,并使设置于反向同步机构另一侧的变轨轮同步下降;还包括联动防脱部,所述联动防脱部与反向同步机构相连,联动防脱部用于在反向同步机构的带动下同步动作到与轨道一侧的下缘相配合的位置处,并通过与轨道一侧的下缘相配合限制反向同步机构动作,实现防脱轨的功能。在本方案中,升降式变轨机构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反向同步机构动作,使得设置于反向同步机构两侧的变轨轮可以同步动作,且动作的方向始终相反,即,一侧的变轨轮竖直上升,另一侧的变轨轮竖直下降;当升降式变轨机构动作到位后,上升到位的变轨轮可以与对应侧的道岔相配合,从而可以在道岔引导下引导车辆前行,此时,该侧的变轨轮处于工作状态,而下降到位的变轨轮处于远离对应侧的道岔的位置处(通常处于道岔的下方),不能与道岔形成配合,处于非工作状态;从而使得,在岔口处,有且只有一侧的变轨轮与道岔形成配合,从而可以引导车辆在岔口处继续前行或实现变轨,以便顺利通过岔口;在这个过程中,联动防脱部会随着反向同步机构的动作而同步动作,当反向同步机构动作到位、并停止动作时,联动防脱部也同步动作到预定位置,使得当车辆进入岔口后,联动防脱部正好可以与轨道一侧的下缘相配合,即卡在轨道一侧的下缘或勾住轨道一侧的下缘,使得联动防脱部在通过岔口的过程中不能动作,从而达到限制反向同步机构动作、锁紧反向同步机构的目的,进而实现防脱轨的功能,可以有效提高车辆安全性。优选的,所述反向同步机构包括上摆臂、下摆臂以及两根连杆,所述两根连杆分别竖直设置,且所述变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两根连杆,所述上摆臂和下摆臂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两根连杆,且四个铰接处分别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所述上摆臂和下摆臂的中部分别与支撑座构成转动副,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上摆臂和/或下摆臂绕自身的中部转动,所述联动防脱部固定于下摆臂,用于与下摆臂一起绕下摆臂的中部同步转动。即在本方案中,所述上摆臂、下摆臂以及两根连杆可以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即运动简图是平行四边形),并利用支撑座对上摆臂中部及下摆臂中部进行约束,使得上、下摆臂的中部位置不发生移动、只能转动,从而使得当驱动电机驱动上摆臂或下摆臂转动时,上摆臂和下摆臂可以分别绕自己的中部同步转动,且变轨轮分别设置于两根连杆,两根连杆又分别竖直设置,使得两根连杆只能在竖直方向运动,即,驱动电机驱动上摆臂或下摆臂转动时,两根连杆中的一根连杆可以竖直上升,从而带动设置于其上的变轨轮同步上升,以便与对应的道岔相配合,另一根连杆可以同步竖直下降,从而带动设置于其上的变轨轮同步下降,以便远离对应的道岔;在这个过程中,联动防脱部与下摆臂同步动作,即下摆臂绕其中部转动(或称为摆动时),联动防脱部同步绕下摆臂的中部转动,当反向同步机构动作到位,并停止动作时,联动防脱部正好转动(或摆动)的一侧的极限位置处,并同步停止转动(或摆动),此时,联动防脱部正好可以卡住轨道下缘的一侧,以便限制反向同步机构动作,从而达到防止脱轨的目的。优选的,所述联动防脱部包括联动架和分别设置于联动架两端的限位部,所述联动架与所述下摆臂相连,所述两个限位部分别用于与轨道一侧的下缘相配。在本方案中,下摆臂转动时,与之相连的联动架同步绕下摆臂的中部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联动防脱部同步动作,当反向同步机构中位于左侧的变轨轮动作到位并与道岔形成配合时,联动防脱部中对应侧的限位部正好可以同步动作到该侧轨道下缘的外侧,并卡在轨道处或勾住轨道的下缘,从而防止联动防脱部继续动作,达到限制反向同步机构继续动作的目的,从而有效防止脱轨,使得车辆可以顺利、安全的通过岔口。优选的,所述联动架为人字形结构或T形结构。更便于与轨道相配合。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为凸起状结构,且所述凸起状结构可以优先采用杆状结构、板状结构或二者的组合等。采用杆状结构或板状结构的限位部,结构简单,便于成型和制造。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为圆柱杆、椭圆柱杆、三棱柱杆或方杆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更便于与轨道形成配合。优选的,所述上摆臂、下摆臂以及连杆分别设置有铰接孔,连杆上的铰接孔内设置有轴承或橡胶套,铰接轴通过与轴承或橡胶套配合构成铰接。即连杆通过轴承或橡胶套与上摆臂及下摆臂构成铰接,有利于增强铰接的效果,尤其是采用橡胶套时,在发生意外碰撞时,还能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这里不再赘述。进一步的,还包括传动轴和支撑轴,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摆臂的中部,支撑轴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于所述下摆臂的中部,所述联动架固定于下摆臂,或,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摆臂的中部,支撑轴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于所述上摆臂的中部,所述联动架固定于下摆臂或所述传动轴;传动轴和/或支撑轴分别通过所述支撑座固定于车辆的机架,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在本方案中,为实现上摆臂和下摆臂的转动,通过传动轴和支撑轴约束上、下摆臂,使得上、下摆臂的中部位置不发生变动,从而使得当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时,上摆臂和下摆臂分别绕中部的传动轴或支撑轴转动,从而使得两根连杆中的一根连杆可以竖直上升,从而带动设置于其上的变轨轮同步上升,以便与对应的道岔相配合,另一根连杆可以同步竖直下降,从而带动设置于其上的变轨轮同步下降,以便远离对应的道岔;联动防脱部中的联动架既可以固定于下摆臂,也可以固定于驱动下摆臂转动的传动轴。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动式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式变轨机构,所述升降式变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反向同步机构,驱动电机通过驱动反向同步机构动作,使设置于反向同步机构一侧的变轨轮上升,并使设置于反向同步机构另一侧的变轨轮同步下降;还包括联动防脱部,所述联动防脱部与反向同步机构相连,联动防脱部用于在反向同步机构的带动下同步动作到与轨道一侧的下缘相配合的位置处,并通过与轨道一侧的下缘相配合限制反向同步机构动作,实现防脱轨的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动式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式变轨机构,所述升降式变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反向同步机构,驱动电机通过驱动反向同步机构动作,使设置于反向同步机构一侧的变轨轮上升,并使设置于反向同步机构另一侧的变轨轮同步下降;还包括联动防脱部,所述联动防脱部与反向同步机构相连,联动防脱部用于在反向同步机构的带动下同步动作到与轨道一侧的下缘相配合的位置处,并通过与轨道一侧的下缘相配合限制反向同步机构动作,实现防脱轨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式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同步机构包括上摆臂、下摆臂以及两根连杆,所述两根连杆分别竖直设置,且所述变轨轮分别设置于所述两根连杆,所述上摆臂和下摆臂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两根连杆,且四个铰接处分别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所述上摆臂和下摆臂的中部分别与支撑座构成转动副,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上摆臂和/或下摆臂绕自身的中部转动,所述联动防脱部固定于下摆臂,用于与下摆臂一起绕下摆臂的中部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式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防脱部包括联动架和分别设置于联动架两端的限位部,所述联动架与所述下摆臂相连,所述两个限位部分别用于与轨道一侧的下缘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动式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架为人字形结构或T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动式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凸起状结构,所述凸起状结构为杆状结构、板状结构或二者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动式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圆柱杆、椭圆柱杆、三棱柱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仕见何先志刘彬陈科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飞梭智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