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583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支架主体,所述安装支架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左焊接边和右焊接边,所述左焊接边和所述右焊接边的底面与前地板的中通道的顶面相抵并且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的底面与所述中通道的顶面之间有间隔,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上设有气囊安装点,安全气囊在所述气囊安装点处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后部的顶面上设有手刹安装点,手刹本体在所述手刹安装点处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后部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满足安装点刚度及动刚度要求,同时降低零件数量,减重降本,节约空间,提升人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如图1中所示,常见的手刹固定点部位设置在前地板4的中通道5上,中通道4通过增加加强板以提升安全气囊和手刹的安装点处刚度和动刚度,手刹安装点7与气囊安装支架11分开布置,该结构存在以下问题:一、在小型电动车车型上,前地板4较窄,一般起不了高的中通道5,或因布置等原因,手刹不能直接布置在中通道5的地板上,否则影响人机操作;二、手刹安装点7与气囊安装支架11分开布置不利于整车开发降低零件数量、集中提高零件性能、减重降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满足安装点刚度及动刚度要求,同时降低零件数量,减重降本,节约空间,提升人机性能。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支架主体,所述安装支架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左焊接边和右焊接边,所述左焊接边和所述右焊接边的底面与前地板的中通道的顶面相抵并且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的底面与所述中通道的顶面之间有间隔,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上设有气囊安装点,安全气囊在所述气囊安装点处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后部的顶面上设有手刹安装点,手刹本体在所述手刹安装点处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后部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还可以是: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气囊安装点,所述安全气囊在至少两个所述气囊安装点处均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上在每个所述气囊安装点处分别设有向上凸起的筋条。每个筋条的外侧分别向外向下延伸设置,位于左侧的所述筋条的外侧分别延伸至左焊接边处,位于右侧的所述筋条的外侧分别延伸至右焊接边处。所述安装支架主体的前端设有向下凹入的沉坑部,所述沉坑部的底面与所述中通道的顶面相抵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包括一体成型的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气囊安装部和手刹安装部,所述气囊安装点设于所述气囊安装部的顶面上,所述手刹安装点设于所述手刹安装部的顶面上,所述手刹安装部的前侧边缘与气囊安装部的后侧边缘的右部连接,手刹拉线设于所述气囊安装部的左侧,所述左焊接边连接于所述气囊安装部的左侧边缘,所述右焊接边分别与所述气囊安装部的右侧边缘和所述手刹安装部的右侧边缘连接。所述手刹安装部的左侧边缘的后部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中通道的顶面相抵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支架主体,所述安装支架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左焊接边和右焊接边,所述左焊接边和所述右焊接边的底面与前地板的中通道的顶面相抵并且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的底面与所述中通道的顶面之间有间隔,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上设有气囊安装点,安全气囊在所述气囊安装点处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后部的顶面上设有手刹安装点,手刹本体在所述手刹安装点处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后部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这样,安装支架主体上设置气囊安装点和手刹安装点,分别用于安装安全气囊和手刹本体,安装支架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焊接边和右焊接边以实现与中通道顶面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安全气囊安装支架与手刹安装支架合为一体,在满足手刹安装点与气囊安装点(安全气囊控制模块安装点)动刚度要求的基础上简化了支架结构,减少了零件数量,节约空间,独立式集成手刹安装支架可以结合人机性能布置手刹高度位置,提升人机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具有以下优点:满足安装点刚度及动刚度要求,同时降低零件数量,减重降本,节约空间,提升人机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手刹与安全气囊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1…安装支架主体2…左焊接边3…右焊接边4…前地板5…中通道6…气囊安装点7…手刹安装点8…筋条9…沉坑部10…支脚11…气囊安装支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中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技术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其中,气囊安装点6在前,手刹安装点7在后。下面结合图2,对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请参考图2,包括安装支架主体1,所述安装支架主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左焊接边2和右焊接边3,所述左焊接边2和所述右焊接边3的底面与前地板4的中通道5的顶面相抵并且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1的底面与所述中通道5的顶面之间有间隔,所述安装支架主体1前部的顶面上设有气囊安装点6,安全气囊在所述气囊安装点6处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1前部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1后部的顶面上设有手刹安装点7,手刹本体在所述手刹安装点7处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1后部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这样,安装支架主体1上设置气囊安装点6和手刹安装点7,分别用于安装安全气囊和手刹本体,安装支架主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焊接边2和右焊接边3以实现与中通道顶面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安全气囊安装支架与手刹安装支架合为一体,在满足手刹安装点7与气囊安装点6(安全气囊控制模块安装点)动刚度要求的基础上简化了支架结构,减少了零件数量,节约空间,独立式集成手刹安装支架可以结合人机性能布置手刹高度位置,提升人机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具有以下优点:满足安装点刚度及动刚度要求,同时降低零件数量,减重降本,节约空间,提升人机性能。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2,还可以是:所述安装支架主体1前部的顶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气囊安装点6,所述安全气囊在至少两个所述气囊安装点6处均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1前部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1前部的顶面上在每个所述气囊安装点6处分别设有向上凸起的筋条8。这样,每个气囊安装点6处设置独立的筋条8,以确保气囊安装点6的动刚度要求。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是,每个筋条8的外侧分别向外向下延伸设置,位于左侧的所述筋条8的外侧分别延伸至左焊接边2处,位于右侧的所述筋条8的外侧分别延伸至右焊接边3处。这样,每个筋条8与安装支架主体1的侧面(左焊接边2或右焊接边3)贯通,从而加强气囊安装点6的Z向刚度。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2,还可以是:所述安装支架主体1的前端设有向下凹入的沉坑部9,所述沉坑部9的底面与所述中通道5的顶面相抵并固定连接。这样,安装支架主体1的前端开口位置的中间部分设置沉坑部9与中通道5焊接,提高安装支架前端的位置刚度。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主体,所述安装支架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左焊接边和右焊接边,所述左焊接边和所述右焊接边的底面与前地板的中通道的顶面相抵并且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的底面与所述中通道的顶面之间有间隔,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上设有气囊安装点,安全气囊在所述气囊安装点处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后部的顶面上设有手刹安装点,手刹本体在所述手刹安装点处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后部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主体,所述安装支架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左焊接边和右焊接边,所述左焊接边和所述右焊接边的底面与前地板的中通道的顶面相抵并且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的底面与所述中通道的顶面之间有间隔,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上设有气囊安装点,安全气囊在所述气囊安装点处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后部的顶面上设有手刹安装点,手刹本体在所述手刹安装点处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后部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气囊安装点,所述安全气囊在至少两个所述气囊安装点处均与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主体前部的顶面上在每个所述气囊安装点处分别设有向上凸起的筋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手刹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筋条的外侧分别向外向下延伸设置,位于左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健严文杰侯明亮朱政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