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塞门疲劳试验设备、电路系统及测试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5368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塞门疲劳试验设备,包括底座;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在所述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实现所述传动装置的往复循环运动;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安装有塞门,且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传动装置的一侧,且塞门把手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接;在所述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实现所述塞门打开与关闭的循环转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塞门疲劳试验效率低、成本高且结果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塞门疲劳试验设备、电路系统及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塞门疲劳试验设备、电路系统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压缩空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源在轨道车辆上被广泛使用。目前轨道车辆上的基础制动装置、受电弓以及开闭机构等都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为了实现不同条件下压缩空气的使用要求,需要通过塞门对轨道车辆压缩空气管路中的压缩空气的通、断进行控制,由此使得塞门在车辆上的应用数量较大,且塞门的性能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轨道车辆的制动性能。对于塞门,目前对其各项性能提出了标准要求,且各项标准中均都提出了疲劳寿命试验要求。以上各标准对塞门规定的疲劳试验循环次数从2000次到10000次不等,疲劳试验所用压缩空气压力从600kPa到1000kPa不等。然而,由于塞门的安装方式及结构多样化,因此在塞门疲劳试验时很难用通用的试验装置进行疲劳试验。目前现有技术中,主要的方式为将塞门安装在专用安装板上或用铁丝捆绑在框架上,在其进气端充入压缩空气,同时人工旋转把手或旋钮的试验方式对塞门进行疲劳试验。但是采用此种方式的劳动强度大,试验时间长,试验效率低,且疲劳试验循环次数无法得到准确保证;同时采用专用安装板对塞门进行安装的方式会提高试验工装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塞门疲劳试验设备,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塞门疲劳试验效率低、成本高且结果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塞门疲劳试验设备,包括:底座;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在所述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实现所述传动装置的往复循环运动;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安装有塞门,且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传动装置的一侧,且塞门把手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接;在所述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实现所述塞门打开与关闭的循环转换。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结构与所述传动装置的结构相配合,使得所述传动装置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装置上。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动力件,所述动力件固定于所述承载件上,且其动力输出端穿过所述承载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撑组件沿着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进行延伸;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传动组件与塞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机械手,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所述机械手与塞门把手相对设置,且所述机械手的结构与塞门的把手相配合,使得所述机械手能够夹持住塞门把手。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且在所述动力装置的作用下使得所述传动件实现循环往复的运动;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传动件相接,且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机械手相连接,在所述传动件的作用下,使得所述转动件带动所述机械手实现循环往复的转动。优选的,所述传动件优选为齿条结构,所述齿条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转动件优选为齿轮结构,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使得所述齿轮能够随着齿条的移动而转动;且所述齿轮通过齿轮轴与所述机械手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装置上设置有油槽,所述油槽位于所述传动件的下方,且所述传动件的两侧边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使得所述传动件能够沿着导向槽来回滑动。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撑组件相对且平行设置;过渡件,所述过渡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且所述过渡件与所述机械手相对应设置,使得所述机械手能够夹住塞门把手;紧固件,其设置于所述过渡件上,且通过所述紧固件使得塞门固定于所述过渡件上。一种塞门疲劳试验设备的电路系统,包括控制开关SA、限位开关SQ1、限位开关SQ2、继电器KA1、继电器KA2、电磁换向阀;所述控制开关SA的输入端与电源正极相接,其输出端与限位开关SQ1输入端相接,并且与限位开关SQ2输入端相接及继电器KA1的触点开关的输入端相接;所述限位开关SQ1输出端与继电器KA1的线圈相接;所述继电器KA1的触点开关的输入端与限位开关SQ1输入端相接,其输出端与继电器KA2的触点开关的输入端相接,并与电磁换向阀1位端或2位端相接;继电器KA1的线圈一端与限位开关SQ1的输出端相连,其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相连;所述限位开关SQ2输出端与继电器KA2的线圈的一端相接;所述KA2的输出端与限位开关SQ2输出端均与继电器KA1的线圈的一端相接,继电器KA1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相接;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输入端与继电器KA1的触点开关的输出端相接,电磁换向阀的输出端与电源负极相连。一种塞门疲劳试验设备的测试方法,S1:打开塞门RI,电磁换向阀在1位端位置,活塞左移;S2:当活塞移动到限位开关SQ1时触发限位开关SQ1使其闭合,此时继电器KA1线圈得电,继电器KA1的触点开关关闭,电磁换向阀换向到2位端位置,活塞右移,限位开关SQ1断开;S3:当活塞移动到右位触发限位开关SQ2时,限位开关SQ2使其闭合,此时继电器KA2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A2的触点开关断开,继电器KA1线圈失电,继电器KA1的触点开关断开,电磁换向阀换向到1位位置,活塞左移,如此循环往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塞门疲劳试验设备,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固定装置,且动力装置与传动装置相连接,传动装置与固定装置上的塞门把手固定连接,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实现传动装置的往复循环运动,同时在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实现塞门把手打开与关闭的循环转换。由此,通过采用此结构,实现了塞门疲劳试验的自动化进行,而无需人工对把手或旋钮进行旋转来完成塞门的疲劳试验。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塞门疲劳试验效率低、成本高且结果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塞门疲劳试验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塞门疲劳试验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塞门疲劳试验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塞门疲劳试验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塞门疲劳试验设备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塞门疲劳试验设备的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2;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塞门疲劳试验设备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疲劳试验设备的电路系统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疲劳试验设备的测试方法框图。以上各图中:1、底座;2、动力装置;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塞门疲劳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n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在所述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实现所述传动装置的往复循环运动;/n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安装有塞门,且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传动装置的一侧,且塞门把手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接;在所述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实现所述塞门打开与关闭的循环转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塞门疲劳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在所述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实现所述传动装置的往复循环运动;
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安装有塞门,且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传动装置的一侧,且塞门把手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接;在所述传动装置的作用下实现所述塞门打开与关闭的循环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门疲劳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结构与所述传动装置的结构相配合,使得所述传动装置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塞门疲劳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
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动力件,所述动力件固定于所述承载件上,且其动力输出端穿过所述承载件;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塞门疲劳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撑组件沿着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进行延伸;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且所述传动组件与塞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塞门疲劳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机械手,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所述机械手与塞门把手相对设置,且所述机械手的结构与塞门的把手相配合,使得所述机械手能够夹持住塞门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塞门疲劳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且在所述动力装置的作用下使得所述传动件实现循环往复的运动;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传动件相接,且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机械手相连接,在所述传动件的作用下,使得所述转动件带动所述机械手实现循环往复的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塞门疲劳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件优选为齿条结构,所述齿条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转动件优选为齿轮结构,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使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星施玉奇丰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