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连轧的薄带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也就
,具体涉及一种连铸连轧的薄带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970年-1980年日本NKK的fukuyama厂提出了板坯热送和直接轧制的概念,这种工艺巧妙地把铸造和轧制两种工艺结合起来,相比于传统的先铸造出钢坯,将钢坯冷却后再送到轧钢车间,经过加热炉加热后再进行轧制的工艺相比,具有简化工艺、改善劳动条件、增加金属收得率、节约能源的优点。1980年-1990年西马克的CSP和德马克的ISP实现了工业应用,其工艺流程图如图1和图2所示。而CSP和ISP在精轧前需要将坯子切断然后再成组的进入精轧机,没有实现连铸与轧钢的无间歇的连接。2009年阿韦迪与奥钢联合作开发了ESP连铸连轧生产线,如图3所示,该生产线与CSP和ISP的最大区别是将剪切工序移到了卷曲前,实现了连铸和轧钢的无间歇连接。然而ESP工艺也存在着成品热轧卷的氧化铁皮压入问题、轧制翘皮等缺陷及轧制钢板厚度不均等不足。热轧卷的表面有黑褐色斑点,钢板厚薄不均,降低了成品的机械性能和美观性,使得产品的应用场景受到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连轧的薄带生产工艺,依次包括连铸—粗轧—感应加热—精轧—层流冷却—飞剪—卷曲成品工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连铸与粗轧工序之间进行在线加热,在线加热时,同时对铸坯的宽面、窄面和角部进行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连轧的薄带生产工艺,依次包括连铸—粗轧—感应加热—精轧—层流冷却—飞剪—卷曲成品工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连铸与粗轧工序之间进行在线加热,在线加热时,同时对铸坯的宽面、窄面和角部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连轧的薄带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线加热时,控制铸坯各处的温升,使铸坯的宽面温度和窄面温度提高10℃以上,角部温度提高2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连轧的薄带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线加热时,铸坯的宽面温升比窄面温升更高,角部的温升比宽面温升跟高。
4.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连铸连轧的薄带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对各步骤进行工艺控制:
连铸工序中,连铸拉速不小于4m/min,铸坯在结晶器出口厚度不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伟,刘强,孔意文,邓比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